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助力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养成研究

2019-09-10王绚丽

度假旅游 2019年3期
关键词:工匠中华职业院校

王绚丽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华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3-0118-02

2016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此我们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深入研究如何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因此积极为学生提供精神支撑,助力大国工匠的养成成为职业院校教育的时代命题。

1 中华传统文化助力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养成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思想为探讨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工匠精神的养成提供了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相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而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的体现,在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升级中必将发挥重大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精髓一脉相承。工匠精神的培育,蕴含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精神的传递。社会的发展要求从业者具有敬业、创业和精益求精等品质,职业院校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把品质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能增强教育内容的感召力,也揭示了工匠精神培育的文化属性,发挥出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动性。其深刻意义还在于体现了创新性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的途径,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因此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而持久的教育力量会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

2 中华传统文化助力工匠精神的实践基础

树匠心是弘扬工匠精神的根本。工匠精神,匠心为本。工匠精神是否存在,关键看是否有一颗执着追求的匠心。树匠心,就是要甘于沉静,守住初心,秉承执着的精神,认真、创新和极致地做好本职工作。中国历史上的工匠精神源远流长,从古代的蔡伦造纸、鲁班雕木、赵春造桥。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国工匠的代表人物,如钱学森、王进喜、施品芳和胡双钱等。他们用自身行动实践着甘于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都是工匠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因此树匠心,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我们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也需要我们跟上时代步伐、开拓创新。因此要赋予工匠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让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成为社会共识,让工匠精神薪火世代相传。

3 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助力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养成路径的思考

3.1 精选中国传统文化中凸显工匠精神的内容,增强教育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可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能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有利于形成高尚的社会风尚,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养成良好的习惯等。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但是学生在校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精选内容,汇编成册,争取获得最大、最具成效的教育效果。例如学生或许不知道中国曾经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原创国家、匠品出口国家。中国工匠文化悠久且深厚,“虞驹作舟”“夏鳍作城”“奚仲造车”,工匠们的创新使当时的人民生活更加舒适。璀璨辉煌的“唐三彩”和“寸锦寸金”的云锦,体现出的精益求精推动了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而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青花瓷作为欧洲人眼里的“白色金子”,征服了欧洲。再如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班墨文化,强调人文品格和科技品格并重,“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教育目标,“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舉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的科学观,精益求精、钻研技术、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职业操守,对于现今的职业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些都是工匠精神合理性的历史明证。

通过这些内容的集中教育,让学生明确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理想的人生状态和高尚的职业精神可以通过“道技合一”得以实现。这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现实性,这是工匠精神的现实基础。

3.2 将优秀传统文化合理的、全方位的融入校园教育

要将传统文化合理的融入课堂教育中,需要发挥课堂作用,尤其是第二课堂的作用。我们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热情,真正做到把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比如组织开展了 “校园十大楷模”“校园道德模范”“最美孝心少年”等评选活动,通过宣传先进事迹和表彰先进典型,来引导和教育学生。同时可以组成道德楷模团队,引领职业校园积极向上的风尚。同时结合学校建设发展规划,在硬件设施的升级与自然条件的改造中渗透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比如利用教学楼内的走廊展板,校园里的展板、橱窗、校报以及草地标语等宣传工匠大师的典型事迹,让学生理解工匠人才应当具备的哪些品质和精神,为学生树立起榜样,让工匠精神在不知不觉之间生根发芽于学生的内心。

3.3 依托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内化工匠精神的主动性

传统的校园工匠精神教育,因知识流通方向上单一,导致学生在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上脱节,缺少多元化工匠精神认知的学习途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发挥的作用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利用自身优势参与教学思路的设计,实现教育过程向多样性、生命性、和谐性的回归。对此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的整体观、和谐观、顺应观,充分发挥课堂的综合要素如教师、学生、内容、载体和实践对象等要素的作用,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把过去相对封闭的教学过程彻底开放,将现实世界的融入教学中,吸取社会的养分,充分理解企业对工匠精神的诉求,有利于实现实际需求和我们工匠精神教育的对接。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3.4 依托传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要注重实际联系

在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弘扬工匠精神,还要注重学生所学的专业特色和学校地方特色,能够吸纳地域文化的正能量,要彰显学校地方的民间文化艺术特色,并根据合作企业的内在文化理念,不断提高学生对校企合作单位和职业学校所在地的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在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的同时,实现学生在企业的有效融合。

职业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与大国工匠精神相吻合的内容,可以汇编成册,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从而达到职业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久而久之,文化自信会融入每一个学生的血液中去,工匠精神也会遍地开花,从而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将会涌现,为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5.

[2] 周军,吴学峰.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探析[J].职教论坛,2016(29).

[3] 胡彩霞,檀祝平.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四大要

义” [J].职教论坛,2017(31).

[4] 郝琦,房磊.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高职院校学生工匠

精神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1).

[5] 杨蕾.传统文化精神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高教探索,2016(S1).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工匠中华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90后大工匠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致敬!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