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健康”产业背景下中药学专业师生共创策略思考

2019-09-10杨涛樊兰兰卢汝梅黄宏妙

高教学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大健康

杨涛 樊兰兰 卢汝梅 黄宏妙

摘  要:在“大健康产业”崛起与坚持传承创新发展的双重驱动下,高校中药学专业师生适时抓住机遇,注重强化“师生共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文章分析了当前中药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并探讨阐述“大健康产业”背景下中药学专业师生共创策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模式的构建,旨在指导提高中药学师生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健康产业;师生共创策略;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0-0035-03

Abstract: With the rise in demand for the "big health industry" and quest f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Chinese pharmacy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ab the opportunity and focus on the academic and research co-ope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training mode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of Chinese pharmacy maj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health industry". This program is designed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innovative ideas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iming at improving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ies.

Keywords: big health industry; teacher-student co-creation strateg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随着“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环境适应、寿、德、智、美、乐等因素”构成的健康理念更加引起了国民重视。大健康产业具备良好的前景以及发展趋势:一是产品形态更加多样化、多元化;二是新一代技术的出现将会有效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快速转型,并升级产业和产品形态[1]。

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大健康产业”属于技术化、信息化、远程化的产业,该产业发展的前提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科技创新技术。中药健康产业属于健康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健康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中药健康产业快速成长[2]。因此,“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为高校中药学专业的科技创新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中药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对“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高校中药学专业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为了响应“科技兴国”与“人才强国”基本国策的号召,“大健康产业”背景下中药学专业师生共创策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药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随着“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高校致力于加紧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了衡量学校综合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3]。然而,在高校科技创新研究过程中,中药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遭遇瓶颈。

(一)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到位

中药学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胜任现代中药新药研究开发、质量评价、中藥新药制剂及中药工程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中药科技人才。中药学专业大学生,甚至是部分的硕士研究生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仅处于表面的层面,缺乏科研精神;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忽略了此类活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低,受“师徒”模式影响,仍然依赖于接受型的学习模式;二是学校在科技创新活动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吸引力有待提升,未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二)培养模式传统,忽视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转换,很多中药学高校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甚至生硬照搬已被现代医学论证为错误的医古文内容,忽视了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和学习观等教育理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传统层面。在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很多大学生,甚至是部分的硕士研究生过于重视理论辩证知识,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实践摸索与探讨。然而,知识是不断更新的,特别是生物学相关知识,传统医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滞后性。

(三)缺乏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师资队伍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产学研结合起步较晚,很多中医药大学也不例外,缺乏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师资队伍。高水平师资队伍更加关注科学,关注科学前沿领域以及技术的发展动态,对学生的科研启蒙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不完善

虽然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但是学生作为科研主体的一部分参加到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还很少。需要建立更加系统、更加规范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中药学专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不完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缺少资金的支持,高校的很多科技创新项目得不到发展;二是实验室条件不足,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达不到相应的培养效果;三是组织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等制度不够健全,难以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4]。

由于在高校科技创新研究过程中,中药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遭遇瓶颈,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制约,有效的培养策略就显得极其重要。

二、师生共创策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一)师生共创策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师生共创策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科技创新意识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师生共创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通过平等的交流以达到相互理解、共同创造的目的[5]。在师生共创策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团队的一员,要给予学生自主权。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也意味着教师扮演着引导学生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转化科研成果的角色,而不是主导的角色;学生在教师引导的同时要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实践,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讲,善于诱导、启发以及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平等交流,以达成共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要做到积极主动、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探究问题,在探究的同时也促使教师在教研上不断地拓展与深入。

(二)师生共创策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优势

在科技创新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与发展的今天,师生共创策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由于其具有平等交流、相互理解以及共同创造等特点,俨然成为高校科技创新教育发展的趋势,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师生科技创新的热情

目前,高校的科技创新的主体是老师,若是制度不完善,不能鼓励教师的科技创新热情,则会直接影响其指导学生的效率,从而影响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师生共创策略不仅能激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投身科技创新活动,还能激励指导教师发挥自身特长,从而促进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这种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紧密联系的共创模式有利于两者之间教学相长,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2. 促进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

高校目前的科技创新教育主要是通过开展实践类课程,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举办科技竞赛的等形式开展,不免存在空洞性、重复率高、受众面窄、实践培训不充分等缺点。然而,师生共创策略则可在凸显教师优势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因为教师在参与团队实践,跟进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平等交流创新思想,引导学生联系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为了响应“科技兴国”与“人才强国”基本国策的号召,高校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高校重视科研成果的技术价值,少关注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而企业重视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少关注其技术价值,导致很多科研成果,特别是很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的市场导向不明确,从而导致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处于低水平状况。通过运用师生共创策略,学生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实现成果转化。一是鼓励师生合作,共同探讨创新创业的想法,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二是鼓励进行校企合作,特别是与校友创办的企业的合作,使科研成果与中药学专业社会需求對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三、“大健康产业”背景下中药学专业师生共创策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模式构建的思考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为高校中药学专业的科技创新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又因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中高层次教育,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肩负着创造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大健康产业”背景下中药学专业师生共创策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模式的构建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6]。“大健康产业”背景下中药学专业师生共创策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模式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实行师生共创相长制

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应当注重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把“要学生学”的教育现状改为“学生要学”的教育现状,扭转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教学局面。由于网络的普及,学生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有时更能把握市场需求。实行师生共创相长制,师生之间便于进行面对面的平等交流,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讨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在“某宝网”上捕获相关某中药道地药材供不应求,原因可能是因土地某种元素缺乏导致产量下降,可以反馈给具有相关科研经验的老师,通过“师生共创”研究该药材所需地质要求,再与相关企业合作,提高该道地药材品质与产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

(二)构建中药学专业实践教研体系

就高等中药学教育而言,实践教研是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构建中药学实践教学体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优化实践课程设置,淘汰单一性的实践类课程,增加综合性的实践类课程。例如,可以将某一种药材作为出发点,将中药鉴定、炮制、药物分析、质量评价、药剂制作、专利调研、产品开发作为一个统一综合实践教研课程、贯穿学生大一到大三的实验课程,将一个完整的药物研发过程呈现给学生。二是加强实验室平台的建设力度,以加快药学的研究进度[8]。首先要将校内的骨干人员、实验设备以及实验室进行集中管理,根据实验室开展的需要定期对实验室管理员进行评价与考核,定期更新实验设备与管理规则,确保实验室资源的先进性与合理性。鼓励校内科研人员相互合作,让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在各实验室之间进行常态短期轮转,了解中药相关药物研发的整个流程,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三是面向全校师生,定期举行文献汇报,紧跟科研前沿,给学生了解各个专业研究内容,鼓励老师在校内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将各方力量紧握成拳头,重点突破某一科学问题。例如,针对某一药物研发,从学校层面进行组织,分工合作,不同专业师生相互协作。多元化的中药学实践教研体系有利于加强师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9]。

(三)开发科研成果转化渠道

由于高校重视科研成果的技术价值,少关注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而企业重视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少关注其技术价值等原因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制约了科技创新积极性的提高。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应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促进“产学研”模式向大学生教育倾斜[10],增大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支持,鼓励大学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之物,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二是高校建立先进的科研基地。科研基地要了解市场动态,明确市场需求,对具有广泛发展空间的产品或者产业进行深入研究,为科技创新成果做好铺垫。目前中药的销售形式主要采取线上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销售渠道有医院、药房、诊所、保健店以及杂货店五种。中药学院校要联合销售方,从受众入手,进行深入调研,根据受众反馈以及市场需求,加强药物研发力度,提升原有药物的质量,并且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新型药物,以促进药学科研成果的转化。三是优化科研方案,降低药物的研发成本,增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既要考虑药物的性能指标、预计费用、预计时间,也要考虑资源的获得性、现有的技术水平以及人力资源等因素。四是高校创建产业培训中心,聘请高水平专家进行指导,加强教师培训、优化科研资源、完善管理机制,形成科技创新企业集群。切记产学研成果转化不能简单沦为“卖专利”。

四、结束语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是高校中药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当抓住“大健康产业”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认真探索、分析“大健康产业”背景下中药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利用师生共创策略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从而促进中药学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且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提供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胡凡,杜小磊.中国大健康产业前景及趋势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2):122.

[2]田镇源,文庠.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对中医药教育影响述评[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0):75-78.

[3]易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模式与渠道研究[J].才智,2018(17):173.

[4]董辉,雷鸣,曹艳龙.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5(24):46.

[5]陈晓暾,关晓莹.师生共创促双创教育发展[J].知识经济,2018(16):159-162.

[6]刘桂霞,董相廷,王进贤.浅谈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8(S1):40-41.

[7]林佳,林晓明,石光.基于“挑战杯”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9):186-187.

[8]冯素香,刘培,许闽,等.构建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 推进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01):129-131.

[9]罗向红,吴春福,毕开顺.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藥学教育,2006(05):1-4.

[10]孔文军,李金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21):16-17.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能力大健康
以机器人为载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培养
大健康背景下贵州苗医药传承和创新途径的探索
全民共建共享“大健康”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大健康”时代到来了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首届贵州绿博会关注“大健康”
怎样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基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