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赞美还给学生

2019-09-10刘玉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20期
关键词:赞美心灵老师

刘玉梅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受到赞美的时候工作或学习效果最好。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学生亦是如此。赞美就像沐浴学生的阳光和雨露,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永远需要这样特殊的养料。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优秀教师吴永珍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赞美性语言与动作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卸掉了压在他们心上的自卑的巨石,于是学生的潜能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赞美是一门艺术,一种能力,一种高尚的情怀。教师的赞美能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提高自信心,从而更加自强向上。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一句赞美胜过一千句批评。因此,“赞美你的学生”是一名教师应有的素养,也是一种人格魅力的释放,更是一名教师的智能之源。老师只有学会赞美自己的学生,善用赞美,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温暖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赞美有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有着巨大的教育魅力,它能激励弱者变强,强者更强。它能将眼盲耳聋自暴自弃的海伦·凯特培养成“世界天使”,美国20世纪十大英雄偶像;它把智商只有30%的舟舟推上了保利剧院的指挥台;还是赞美,使一岁半就双耳失聪的大学生周婷婷通过父亲的赏识教育,6岁能认2000多汉字,8岁能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打破当时的世界吉尼斯纪录,10岁和父亲合写了一本书《从哑女到神童》,16岁被保送入辽宁师范大学,成为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21歲赴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较之优秀生,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赞美,鼓励,因为他们的心灵脆弱、敏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对他人心存戒备。当受到伤害时,他们将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不听管教,产生自卑心理,远离群体,故意违纪,尤其是身上毛病多的学生。有的教师对他们批评、挖苦、讽刺、揭伤疤,严重刺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增加了教育转化的难度,甚至造成严重的教育失误。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极希望老师的理解、信任,最希望老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这时教师应该用敏锐的目光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哪怕是细微的优点。特别是在班主任的实践工作中,教师应细心观察,及时把赞美给每一个后进学生,用激励的话语、赞美的眼神、鼓励的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毫不吝惜地去赞赏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满足其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动力,培养其自信心,让其享受到自信的快乐。用“相信自己”“你可以的”“成功是属于你的”这样的甘霖,用教师爱的心雨浇灌学生,激励他们不断前进,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向着“好”的方向转化,使每个后进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可以”“我会成功”,让他们扬起生活的风帆,立志成才。

教师要赞美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赞美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享受到自信和成功的快乐。陶行知先生曾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那么,怎样才能把赞美运用得恰到好处呢?

第一,赞美要注意个体差异性。在赞美学生之前要了解学生的性格,要对每个学生都“差别”对待。面对自卑的学生,我们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方面鼓励学生;面对过于自信的学生,我们要少表扬,选择在私下进行一点式表扬,同时要告诉学生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

第二,赞美要有针对性。学生的成长犹如赛场,他们是多么渴望老师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师要对学生的不同表现和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赞美。当学生处于被漠视状态时,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当学生取得进步或成功时,教师要适时的赞美、引导、鼓励和表扬,使学生能健康的成长、和谐地发展。

第三,赞美要多样性。教师赞美学生的方法可以多样。可以设专栏赞美,如班级后墙黑板设一个“一鸣惊人”“一举成名”或“荣誉栏”等,表扬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学习跃进、卫生积极、为集体利益而受了委屈等方面突出的学生,这种形式的表扬对被表扬者是一种激励。或在批改作业时写上“工整”“不错”“有进步”“有见地”“写得太好了!”等批语。这样的批语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也可在学生某方面取得进步或表现突出时发信息给家长,让家长第一时间知道并感受自己孩子的进步,这样更能沟通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第四,赞美要注意细节。事情越具体越明确,越让人信服;事情越有理越可信,越有说服力。因此,教师赞美学生,必须明确到人,具体到事,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切忌空发议论,泛泛表扬,更不要含混其词,囫囵吞枣。学生都是有思想、不断发展的个体,没有谁是一块天生的顽石,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只要我们当班主任的工作做到家,我们定能触摸到这块地方。要明白,这儿就是学生心灵的门户,打开它,你就能看到一颗颗鲜活的心。因为爱能创造教育的奇迹!爱能使教育走向成功!

第五,赞美要适时、适度。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选取适合教育的学生,应选取适合学生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批评或表扬都要深浅有度,用心寻找突破口,因材施教。也许就是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就能在不经意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和关系,达到心灵的沟通,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只有真诚的赞美才最能打动人的心灵”。教师赞美如一缕春风,会带给学生一种自信,使学生从心灵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和颤动,使得他们获得一股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教师只有细心地捕捉学生瞬间闪现的火花,才会表达出恰如其分、内涵深刻的赞美之情。因此,教师赞赏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必须遵循规律、讲究时机、场合、技巧和方式;必须灵活机智,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进行,适时、适度、适当、适宜地展开。只有这样,赞美才能随机而动、顺势而发、合乎理性、顺其自然,教育效果才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和谐融洽、自然天成。

猜你喜欢

赞美心灵老师
远离否定式赞美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老师,节日快乐!
为自己点赞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赞美胡子(共4则)
心灵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