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有效提问与数学教学融合初探

2019-09-10徐爽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融合课堂

摘 要:提问是教师课堂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将学生引导到该知识技能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兴趣。有时候,还能够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友好桥梁。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巧妙的问题,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本文将从感知课堂问题的导向性、重视课堂提问的创新性和掌控课堂提问的层次性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课堂;有效提问;融合

教师往往在注重教学环节的同时,忽略了对于提问设置的细节方面。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无意间提出很多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问题。这样的操作有时候会对中等偏下的学生造成一定的误导,甚至是给学生设置了无形的障碍而不自知。因此,有效的提问设置,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显得尤为必要。那么该如何有效的设置课堂提问,引发与学生的共鸣和思维的火花碰撞呢?

一、感知课堂问题的导向性

作为一名教过小学以及中学两个跨度的数学教师,深知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不同的问题的引导回答具有很大区别。在对学生开始提问之前,教师需要事先根据所任教班级的学情以及学生的喜爱偏好等方面,去构思设计此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让学生达到怎样的效果。例如在《数与形》此课时中,笔者先设计一个让每位学生画出自己想表达的数字的图画,然后将图片以PPT的形式展演给班级学生观察,此时我向学生抛出的问题是:“看到上面同学们画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我想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数与形之间的密切联系,以数可以补形,以形可以助数。

在《數与形》这节课中,笔者先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认真听课的目光。然后再抛出一个问题,更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有助于课堂内容顺利的展开。笔者更深一步去钻研此环节设置问题的目的是什么之后,更有针对性地提问。在面对一个新的知识时,一个看似随意实则颇为用心设计的提问抛出后,可以让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对于课堂提问背后的目的更深入地思考,更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思考以及热情地参与活动。

二、重视课堂提问的创新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对于课堂的有效提问,同样应该与生活分不开关系。笔者在课堂中试图通过提问,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重难点有效的吸收,首先的前提就是要将此问题的设置取材于生活中,并具有创意性。一个来源于生活并具有创意的问题,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以及普遍性,提升学生对于数学本身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思维碰撞的火花。

例如在讲解《数与形》这节课中,教师把数作为学生常见的数字符号,把形作为学生用眼睛所观察到的万事万物。本节课重点是教师需要将数与形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此知识点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是难度较大的。需要学生更多地去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并且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为了消减学生对于此环节的陌生感觉以及畏难情绪,笔者尝试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所感知的形和数的理解。将问题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此,学生产生了对于此知识点的学习兴趣,都纷纷举手发言讲述自己的理解。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彻底被激活。重视学生对于数学个具创意的理解是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笔者在数学教学中,设置一些颇具创意的问题,既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创新技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取丰富的活动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借着设置课堂提问的创新性,便于学生知识的生成,加强学生思维发散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质疑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掌控课堂提问的层次性

在教学中,课堂是面对全体的学生,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有必要构思不同的环节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具有个性化,差异化,注重课堂提问的层次性,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可以认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问题,发散思维能力。对于能力较薄弱的学生,应该适当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对于能力中等的学生,需要教师提取一些颇具思维拓展的问题,让中等生有事情可以去做;同时,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也不能忽视,需要抛出一个比较难度大的问题,让他们去思考。教师需要根据自身所在班级的学情,学困生、中等生以及优生的数量比例分布,设计相应成比例的问题。如此一来,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热情,促进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中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

在关注学生不同的层次性,笔者认为还要关注问题本身所具有的层次性。教师必须严格把控提问的难度以及学生差异的层次性,教师必须掌握每节课教学内容所对应的教学目标的导向性。根据学生不同层次,提出相应程度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随着问题的简单到难,学生的思维发散的能力也逐步推进。随着课堂探究的结束,教师需要设计具有总结性的问题,用来帮助学生加强并巩固知识。一言以蔽之,数学教师在问题设计的创造性方面,需要做到因地制宜,时刻掌控课堂提问的层次性。

四、结束语

通过优化课堂提问的设置,数学教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还可以夯实教师自身对于数学教学技能。在课堂的提问中,用心的设计和巧妙的提问,可以培养学生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的好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通过优化课堂提问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数学教师可以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方面更加了解,对于数学教学会有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J].教育研究.2010(4):65-70.

[2]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大出版社,2012.

[3]蔡甜甜等.数学课堂留白艺术的理论探析与实践反思[J].数学教育学报,2018,27(6):29-32.

作者简介:

徐爽(1990.12-),女,汉族,湖北省孝感市人,本科学历,厦门市第五中学数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融合课堂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欢乐的课堂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