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的教学策略

2019-09-10赵萍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5期
关键词:化学初中有效性

赵萍

摘  要:一个有效的课堂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当前我们教师普遍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学生为基础,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如何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希望通过这些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最终为学生后续的化学学习乃至后续的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好的思路和方法,起到举一反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本文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如何开展有效课堂进行了策略分析,通过这些方法和策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与交流,实现了化学知识与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笔者结合初中化学教学的内容,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时,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门知识的学习中去,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初中化学又离不开实验,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因此,我们在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学生从实验步骤、现象、结果中完成了化学知识的学习,进而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和神奇,最终实现了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例如,在讲授“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这部分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牛奶”“间谍传信”等。通过这些实验完成了对学生感官的有效刺激,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兴趣一旦形成,他们就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和思考中去。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能够充分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最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创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是否能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开展学习,直接关系到学习效率和质量能否取得有效的提高。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积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努力为学生营造出活泼、积极的教学氛围,进而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展化学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长久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

例如,我们在讲述“金属的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来进行“铁置换铜”的实验演示。当教师说到“请观看我们的小魔术师,给大家带来铁置换铜的魔术表演”时,学生顿时就会变得活跃起来,对于讲台上发生的化学实验就会产生极大的好奇,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高度地集中。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又问:“大家想不想在自己的小刀上附上一层铜呢?”这句话一说出,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化学实验中去。而实验后教师取出一些锌皮、铝丝,让学生猜测“是否能够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这时有的同学会说“可以”,有的同学说“不能”。通过学生的大胆质疑和猜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最终,当教师展示结果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不难看出,在这样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注重化学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课堂作为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组成,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有效的课外活动实现了化学课程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联系,实现了两者的相互促进,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在进行化学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丰富有效的化学指导,让学生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看不到的知识,进而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动手的能力,同时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高。

例如,教師在讲授“二氧化碳制取”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引导学生自主去设计并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通过自主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装置,掌握实验步骤,理解实验现象。同时,还可以为自主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如有的学生选择“稀盐酸、CaCO作为制备二氧化碳的原料,并将燃烧的木条伸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等。不难看出,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实现了自主探究,使学生对二氧化碳制取的条件、步骤、装置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必须以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前提,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与激发,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活力,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的双重提高。其次,作为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让教师走入学生的内心,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最终,通过良好的教学设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明.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204-205

[2]高彩云.浅谈初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路和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2(2):68-69

[3]陈现苗.浅谈初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路和做法[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2):129-130

[4]黄福兵.增强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浅探[J].科学咨询.2009(16):75-76 .

猜你喜欢

化学初中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奇妙的化学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