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材料应用的当代建构设计分析

2019-09-09朱华李媛

工业设计 2019年8期
关键词:建构应用设计

朱华 李媛

摘要:现今,在建筑界提出“建构”的基本概念有着现实的社会背景。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地域“场所”形式正在日渐消失,世界各地的建筑正在走向同一种面貌,不同国家的都市之间差异性日渐减少。今天提倡建构概念,就是提倡一种健康理性的建筑设计方式。建筑师既要善于吸收先进技术,又不能忽视传统文化,而这种文化性不是仅仅通过简单地把建筑作为一种布景来体现,而是从建筑的基本意义出发,创造出富有不同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本文通过对于王澍作品的解读,分析王澍对于传统材料在当代建构设计的突破点和创新性,从而发现传统材料在设计中的新应用。

关键词:传统材料;设计;应用;建构

中图分类号:TU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8-0137-02

1传统材料在当代应用的局限性

纵观历史,几乎伟大建筑都多多少少体现了设计者们对于材料的探索,恰当地选择材料和对材料的深层次挖掘并且也合理地运用了材料。现在的一大趋势,就是设计师为了避免全球趋同化的出现,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把目光放在了传统材料上面。比如砖、瓦、石等等。然而在建构的过程中问题很多,困难重重。一方面,设计师对于传统材料的认识度还不够,仍然倾向于关注建筑的空间和整体建构;另一方面就是传统材料对于当代使用的局限性,传统的砖、瓦在当代已经不能够满足设计师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对于结构的多方面需求。其中砖瓦材料或多或少的局限性,来源于三个方面:

1)认识的误区对于传统材料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很多人会片面地认为传统材料和传统建构会阻碍设计的发展,因为设计发展到今天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随时代。其实,这只是用比较理性的角度来看待传统材料,传统材料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实用性和可用性,不能够根据可不可用,或者合不合用就评价传统材料的价值所在。

2)设计师对于传统材料的忽视。当代设计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快速建构建筑上面,而忽视了传统材料的本性。

3)使用功能与结构的限制。毋庸置疑,建筑首要的目标就是实用性,满足人们所追求的使用要求。所以建筑最需要具备的特点就应该是“耐用”“结实”“坚固”,现在的建筑大多都是大空间的,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所以无论是从建构、还是具体的施工这些方面,传统的材料都会有一些局限性。

2砖、瓦、木等传统材料的应用特点

以前的房子,运用砖瓦进行建构,砖的主要功能还是用来承重和分隔空间。不同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多方面的不同,泥土质地也不同,所烧制出来的砖瓦材料也有其当地的独特特点,这些传统材料都是承载着当地特殊的地域文化内涵的主体建筑材料。砖瓦等传统的材料,特性还有容易获取、并且成本低廉、用来加工简单、富有情感等优势。传统砖的尺寸大小,适合人们进行一层一层地堆砌,所以说传统材料是具有痕迹的建构形式(如图1)。木材具有重量轻、弹性好、纹理色调丰富美观等特点,木材本身具有的花纹有很强的装饰性,并且木材容易加工,取自天然,无毒无害。木质材料给人的触觉感受远远优于金属和玻璃,最重要的是,木的耐火性其实强于钢铁,很多木建筑经历大火之后,只是外部烧焦,但是仍然屹立不倒。

3建构的理论解析

“建构”一词指的是建构和构成,“建构”的观点来自于弗莱姆普顿,主要强调的是在建构上面的具体逻辑性,建筑构件之间要有所联系,连接处要符合逻辑等等,这里所提出的逻辑,包含了结构、材料、构造等等。所以“建构”本身就是独立存在的,设计师往往认为建构就是形式的,它是建构的结构,其实,现在意义上的“建构”所追求的是建构的形式美,而不是单纯的形式感,这两者是不同的。

“建构”的整体逻辑可以概括和归纳为两个方面,那就是内在逻辑和外在逻辑。内在逻辑主要指的是能够找到一个建构的合理办法,也可以是技术的解决方法,但是内在逻辑有个前提,那就是要充分地理解建筑,熟知建筑的造价以及功能,才能够达到易于建构的内在逻辑;外在逻辑主要就指的是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比如说场地、建筑的构思等等,这是在已经符合内在逻辑的基础之上所存在的。无论是形式还是风格,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从建构的角度来看材料,特别是传统材料,是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可寻的。所以,在建构视角下研究材料的真和本质,是与以往单单从建筑的外型和建筑的风格入手之外的又一个新的角度与新的思路,并且对于材料的研究本身也就是“建构学”所研究的一部分。

研究的意义就在于试图用建构策略将构造、建造、艺术表现力融合起来探讨,从而能够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出融合了技术和艺术的具体合宜实用的设计策略。最后根据研究能够总结并提出自己的建构策略建议和展望,能够为当代砖瓦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为营造具有传统地域文化的当代砖瓦建筑奉献一点思考,促进砖瓦实践的多样性和提高艺术品质。

4传统材糊生当代建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4.1瓦园

瓦园是王澍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第十届国际建筑展首届中国国家馆的参展作品,整个作品就是运用竹结构做支撑,用瓦搭建的一大片瓦园圈。首先,为了呼应当时的主题“超越城市”,王澍选择了中国的传统建筑材料,竹子和瓦都是人们经过时间痕迹留下的珍贵建筑材料,具有人文情怀;其次,在当时中国很多地区都在拆旧建新,因此留下了很多废旧瓦材,这也是王澍想要利用的一点。这一次尝试,是传统材料的新的诞生,是一次突破时间和界限的大胆尝试,并且非常成功(如图2)。

瓦园的整体结构是用竹子作为支撑的,它所构造的方法就是运用最古老的竹扎手法,有3名中国传统工匠帮助建构,然后以6万多片的瓦铺在上面,形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瓦房。整個建筑的创新点就在于能够给传统材料新的生命,并且寻求传统和当代之间的桥梁和突破,给予全新的诠释。传统的园林步道曲直,通过漏景、借景形成景色空间,参观路径和园林空间也是相互穿插的,能够形成园林的趣味性,总地来讲就是游园的过程都是在“屋顶”下完成的,人所行动的轨迹是在“屋内”。但是“瓦园”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整个园林都是以瓦为主要建构材料,并且瓦作为屋顶的主材料出现,所以瓦园给人的感觉就是好像将路线设置在了“屋顶上”,在瓦园的小路当中游览,会给人一种身处园内之感,这也是最具魅力之处了,并且传统的材料加入现在的建构手法,无疑是一次完美地结合和尝试。瓦园是一个具有文化性的建筑物,是对于传统材料的新的认识和发展,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佳品。

4.2弯窿的塌朽

弯窿的塌朽是王澍在2010年第十二届威尼斯双年展国际建筑展获奖的作品,作品是用木条作为支撑结构来进行搭建的,外型还运用了大穹顶的造型,类似欧洲中世纪的拜占庭建筑的大穹顶造型。王澍选择运用木材这种传统的材料作为整个建筑的主材料,原因是首先木材容易加工和建构,其次能够快速地拆卸,并且木材作为一种可循环使用和利用的材料,对于环境造成的负担很小,更加环保,有其独特的价值。弯窿的塌朽整个作品的建构方式都是运用传统的建构方式,类似于传统的木结构框架,整个外型是采用了西式教堂的造型,类似于十字架的结构,所以这也是一个东方材料在西方文化上的双重结合,运用传统的木材搭建出了一个圆穹顶的造型(如图3)。王澍正以他的作品,试图从建构的角度去看传统材料的特点。因此,对于当代的设计创作来说,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材料,继承并发扬传统材料的建构工艺,在结合新技术加以改良,从而更加发挥传统材料的新魅力,利用传统材料特有的属性,发挥生态节能的价值。

5结论

从王澍的作品当中能够解读出传统材料的新生命,砖、瓦、木等材料有自己独特的性能和特点,是可以被广泛利用和发展的,设计师想要寻求突破可以尝试从建构主义的大方向着手,去纵观全局看一看传统材料的特性和特点,找出传统材料的新的建构形式。中国人要不断坚持做自己的建筑,从更多的传统材料中寻求突破,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多方面融合,做出富有诗意的建筑,用饱含文化的材料建构出有情感的住宅,突破冷冰冰千篇一律的方盒子。

猜你喜欢

建构应用设计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建构游戏玩不够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