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美国现代派钢琴作品的苦与乐

2019-09-09姚卉

音乐爱好者 2019年8期
关键词:现代派琴弦作曲家

姚卉

二十世纪伊始,美国现代派作品的涌现为古典音乐创作的历史打开了新局面。无调性、非功能性和声、复杂多变的节奏、缺少旋律性等特点突破了传统古典音乐的创作模式。在美国现代派钢琴作品中,新颖的弹奏方式例如拨弦、安插零件、击打档板,或用拳头、手掌和手臂同时在键盘上演奏而形成的密集二度音程“音簇”(Tone Clusters)等技术特点充分展现了作曲家们的创作理念,赋予了音乐全新的语言。

美国先锋派音乐家中勇于探索的杰出人物亨利·考威尔(Henry Cowell)在1925年創作的“预制钢琴”(Prepared Piano)作品《班希女巫》(The Banshee),需要提前在钢琴琴弦上安置不同的零件,像是橡皮、金属、木屑等器具,这样在用手指指甲扫弦时能制造出不同的音响效果。二十世纪中期,另一位美国现代派音乐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创作的《四分三十三秒》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作曲家在接触了中国佛教以后创作了这首无声作品,全曲的休止符长达四分三十三秒,旨在让大家聆听空间结构中发生的所有自然声音,像是观众的咳嗽声、东西掉落声、窃窃私语的人声等等,在演奏交响乐版本时还能听见乐队成员同时翻谱的声音。

现代派音乐的作曲家们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尝试着创新,而演奏家们对待弹奏不同于传统钢琴作品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我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音乐舞蹈学院攻读博士期间曾跟随华人作曲家陈怡教授和周龙教授学习相关课程,多次获邀首演各国作曲家们创作的现代派钢琴作品,现与大家分享几点我在演奏过程中感悟出的苦与乐。

识谱的苦

美国现代派钢琴作品的谱面记法与传统作品相比是大相径庭的。在弹奏方面,很多作曲家会在谱子上标记各种符号代表的意思,不熟悉现代派作品的演奏家需要细心揣摩每个符号的涵义才能正确演奏。例如在亨利·考威尔的代表作《班希》中,字母“A”表示用指肚从钢琴最低琴弦扫到该旋律音的所有琴弦;字母“B”代表用指肚在该音的相对应琴弦上纵向扫弦。在节奏方面,现代派作品中会出现各种多变的拍号或完全无拍号只有音符组成的节奏型等情况,这也是对演奏者算数能力的考验。我曾经获邀首演美国青年作曲家鲍威尔(Aubrie Powell)为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创作的三重奏《我不能说话》(I Cant Speak)。这部作品除了频繁变化的节奏之外,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者还需要用嘴根据节奏发出“ts”和“ai”的声音。美国现代派钢琴作品中全新的演奏技法和复杂的节奏影响着演奏者的识谱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时间和耐心,仔细地学习各种新奇的演奏方式,才能慢慢对作品熟悉起来,最后达到演奏水平。

记忆的苦

美国现代派音乐的和声打破了传统的和弦结构与功能进行模式。为了寻求全新的声音色彩,作曲家不仅大量采用不和谐的音程与和弦,还经常在乐器的极端音区制造出特殊声响,或是像“预置钢琴”作品那样在钢琴的琴弦里安插各种零件,如螺丝、钉子、橡皮、塑料等材料都可以成为作曲家创造特殊声响效果的实验用品。这样的创作使旋律的连贯性和规律性无迹可寻,另类的演奏技法和乐谱标记法也增大了演奏者记忆乐曲的困难。因此,众多演奏者会在音乐会上看谱弹奏现代派钢琴作品,这是对曲目的尊重,也是对演出质量的保障。

猜你喜欢

现代派琴弦作曲家
小小作曲家
“三论”新视野下的美国后现代派小说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探出城市日常生活的“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评介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作曲家
“生活比较法”:走进现代派小说的艺术世界——以卡夫卡《变形记》为例
现代派雕塑家明大多.罗索的肖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