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 长链脂肪乳不良反应分析

2019-09-06赵小琳宿怀予

智慧健康 2019年22期
关键词:脂肪乳长链过敏史

赵小琳,宿怀予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随着营养支持领域的逐渐发展及肠外营养补充治疗在全国各个医疗机构的开展,肠外营养愈来愈多地应用到临床。各类肠外营养制剂产品在临床应用愈发广泛,包括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水与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脂肪乳作为机体代谢的重要能量底物及储能来源,在肠外营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常用的脂肪乳类型主要有豆油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结构脂肪乳、橄榄油长链脂肪乳、鱼油脂肪乳、多种油脂肪乳这六大类[1]。本文主要讨论中/长链脂肪乳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中/ 长 链 脂 肪 乳(Medium and long chain triglyceride, MCT/LCT):C6-C24 或C8-C24, 由50 %中链甘油三酯和50 %大豆油组成,含少量甘油及卵磷脂,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包括pH 值、氨基酸、葡萄糖、电解质的浓度及构成脂肪乳脂肪酸的种类及比例等[1]。目前用于消化道功能障碍导致的严重营养不良患者、无法进食的患者、严重分解代谢状态下的患者(如严重创伤、烧伤患者)补充能量。随着临床使用增多,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解我院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2016 年至2018 年不良反应中心上报的11 例关于中/长链脂肪乳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统计,以期为该药的安全使用提供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据来自我院不良反应中心自2016 年至2018 年上报的中/长链脂肪乳的不良反应。根据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不良反应判定标准[2],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过敏史、原患疾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类型、联合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的转归、对原患疾病的影响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 统计学方法

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 值小于0.05 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分布

统计使用中/ 长链脂肪乳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11 例,其中6 例为男性(54.55 %),5 例为女性(45.45 %),性别分布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均集中在40 岁以上,41-60 岁的患者所占比为27.27 %,60-80 岁患者占比为54.55 %,>80 岁的患者年龄占比为18.18 %。详细资料如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

2.2 患者既往过敏史

调查资料中的患者既往过敏史均为不详,对既往是否发生蛋、豆类或脂肪乳等食物过敏的情况无详细记录。

2.3 患者原患疾病情况

发生不良反应的11 例患者中,仅有1 例为神经系统疾病(硬膜下血肿、脑挫伤)使用中/长链脂肪乳,其余10 例均为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肝细胞癌、直肠恶性肿瘤等)。

2.4 患者用药情况调查

患者所用中/长链脂肪乳主要为中/长链脂肪乳(C8-C24)及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C24),前者使用占比36.36%,后者占比63.64%。

中/ 长链脂肪乳(C8-C24)用法用量均为100 mL qd,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C24)用法用量均为 250 mL qd,均符合药品说明书中的标准用法用量。

在发生不良反应的11 例患者中,采用联合用药方式的仅1例,配伍使用的药物为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其余10 例均为单独用药情况下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

2.5 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

纳入调查研究的11 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略有差异,8 名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在中/长链脂肪乳的输注过程中(占比72.73%),3 名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在药物输注完成后(占比27.27%),发生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6 中/长链脂肪乳不良反应表现及构成

中/长链脂肪乳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表现、过敏样症状、胃肠道系统、心血管系统表现为主,其他的不良反应类型还包括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损害。其中皮肤系统表现主要包括皮肤潮红、皮温升高、口唇发绀等,占总不良反应发生例次的百分比为20.00 %。中/长链脂肪乳导致的过敏样反应主要有发热、畏寒、寒战、高热等,胃肠系统表现有恶心、腹部不适,心血管系统主要有心悸等表现,上述不良反应类型占不良反应发生例次百分比均为20.00 %。部分患者不良反应还可表现为呼吸气促、头晕头痛、背部疼痛等情况。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表现及构成

2.7 不良反应转归及对原患疾病的影响

输注中/长链脂肪乳发生不良反应的11 例患者中,经停止输液或对症抗过敏药物处理后症状均好转。仅有1 例患者因不良反应的发生导致病程延长,其余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对原患疾病影响均为不明显。

3 讨论

3.1 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基础情况

3.1.1 患者年龄因素

本研究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半数以上为61-80岁的患者。该年龄段的患者生理代谢功能差,肝肾功能较60 岁以前年龄段的患者存在生理性降低。因此在手术后或疾病打击后常需要使用脂肪乳制剂补充能量以满足生理活动需求。但该年龄段的患者属于特殊用药人群,用药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资料较少,因此存在一定的用药风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更高。

3.1.2 患者用药适应症合理性

肠外营养的总体使用适应症包括三类:(1)>7天以上无法进食或无法经肠内途径摄取所需能量及代谢活动所需营养;(2)胃肠功能严重障碍或无法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3)肠内营养途径无法满足机体代谢活动所需能量及营养[3]。本研究中患者多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本身胃肠道功能障碍(如肠梗阻、肝细胞癌、胆管炎)或因疾病因素导致肠内营养途径无法满足能量需求(脑挫伤、胰结石、直肠恶性肿瘤等),故选择使用中长链脂肪乳作为能量、营养供给。从用药适应症及用法用量而言,本研究中的患者并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

3.1.3 患者既往过敏史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中/长链脂肪乳可能存在交叉过敏的情况,因此对于鸡蛋、豆类过敏的患者,可能对脂肪乳也产生过敏反应。对于既往有鸡蛋、豆类等食物过敏史的患者,在使用脂肪乳补充能量时更需要谨慎。研究表明[4],婴幼儿对鸡蛋、牛奶等食物过敏发生率约为5 %-8 %,随着年龄增长,部分食物过敏患者过敏情况可能有所改善,故成年人食物过敏发生率较年幼儿低,但食物过敏仍不容轻视。通常食物过敏的患者需要严格禁食过敏食物,避免食用含有过敏成分的食品[5]。但部分药品所含成分可能与食物存在交叉过敏情况,如不清楚患者的食物过敏史或药物中易致敏成分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死亡。因此,详细询问患者既往过敏史及用药史对于预测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有重要意义。

3.2 中/长链脂肪乳所致不良反应

3.2.1 不良反应类型

中/长链脂肪乳所致的不良反应按照其发生速度可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常见的速发型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呼吸困难、紫绀、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迟发型的不良反应包括肝脏肿大、血小板减少、暂时性肝功能异常、脂肪超载等[6]。不良反应发生还与药物静脉滴注速度密切相关,脂肪乳滴注过快可导致液体量超载或脂肪负荷过重,继而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发绀 、心动过速、发热、恶心、呕吐等急性症状[7]。

本研究中/长链脂肪乳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以速发型反应为主,主要涉及呼吸系统、皮肤系统、胃肠道系统的损害,较为容易观察判断,能够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同时合理调整脂肪乳的静脉输注速度对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积极影响。

3.2.2 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

本研究中,72.73 %的患者在输注中/长链脂肪乳过程中出现恶心、腹部不适、心悸、皮肤潮红、发热等不良反应,27.27 %的患者在输注后出现紫绀、气促、发热、头晕、背部疼痛等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多在停药或是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

较为严重的1 例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出现畏寒、寒战、气紧、心悸不适、恶心、呕吐等情况,查体时体温达39 ℃,脉搏130 次/分,呼吸27 次/分,血压121/103 mmHg,血氧饱和度94 %,呼吸急促,唇色发绀,双肺可闻及干鸣音,怀疑为输液导致的过敏样反应。停止输注后给予吸氧5 L/min 及心电监护,地塞米松5 mg 静脉注射及盐酸异丙嗪25 mg 肌内注射抗过敏对症治疗,24 分钟后畏寒、寒战、气紧、心悸不适好转,当天夜间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基于本研究结果可知,中长链脂肪乳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多在静脉输注过程中发生,以速发型不良反应为主,因此用药期间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必要时给予抢救处理,避免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3.2.3 联合用用药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本研究中的11 例患者仅有1 例为静脉联合用药,因此可推测联合用药对中长链脂肪乳所致的不良反应影响较小,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该药本身的关系更为密切。

3.3 不良反应的机制及防范

3.3.1 过敏样反应

粒径较大的脂肪乳微粒经静脉进入体内后可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源性物质,导致机体免疫系统激活而产生强大的免疫反应,继而出现过敏样症状[8]。因此用药前需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用药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过敏体质的患者用药更应当慎重。患者用药期间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过敏样症状应当立即停药,并予对症及抗过敏处理以缓解症状。

3.3.2 神经系统损害

中/长链脂肪乳导致的神经系统损害常见的为头痛、头晕,部分可出现兴奋、躁动、谵妄等改变。其发生机制主要为:脂肪乳中所含的大豆磷脂酰胆碱进入大脑后可释放胆碱,胆碱在乙酰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乙酰胆碱,产生的乙酰胆碱激动脑内的胆碱能神经元,继而引起兴奋、躁动、谵妄等中枢不良反应[8]。该类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可缓解,必要时需给予对症处理。

3.3.3 肝脏功能损害

脂肪乳在体内代谢清除速度缓慢,除部分氧化供能外,其他可以酯类形式储存在肝脏等器官中,用药过量或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导致胆淤、脂肪浸润等不良反应[8]。因此用药前需综合评估患者病情,老年、肝肾功异常、肥胖等患者用药需严格把握指征。静脉滴注时需要掌握患者血液循环中脂肪的廓清情况,必要时检查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保证甘油三酯浓度不超过3 mmol/L。

4 总结

脂肪乳制剂是临床常用的静脉营养药物,能够为人体提供所需能量及必需脂肪酸。中/长链脂肪乳是将中链脂肪乳、长链脂肪乳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制成物理混合型脂肪乳剂,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静脉营养制剂[9]。本研究的中/长链脂肪乳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药物输注过程中,以速发型反应为主,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停用药物后患者症状多可改善,部分患者需予对症或抗过敏处理后才能缓解。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患者的原患疾病小,患者病情转归好,未出现残疾、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为预防中/长链脂肪乳导致的不良反应,应仔细询问患者既往食物、药物过敏史,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合理控制药物静脉滴注速度,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生不良反应时立即予对症及抗过敏处理。

猜你喜欢

脂肪乳长链过敏史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脂肪乳在药物中毒解救中的应用研究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基于散列的长链处理算法
沉默
静滴脂肪乳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分析
肿瘤患者应用结构脂肪乳和中/长链脂肪乳的住院费用对比分析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调控Rac1b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长链磷腈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在聚丙烯中的阻燃应用
63例脂肪乳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