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典故俄译的语境重构问题举偶

2019-09-06代勋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典故译者译文

代勋勋

(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河南洛阳 471003)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特色鲜明、耳目一新的重要讲话、文章等,被称为“习式风格”,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善用古代典故、经典名句。在现代社会,人们所说的“典故”往往指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1]。典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签,是文献外译过程中民族个性特征突出的部分,其翻译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治外宣工作效果。

1 语用视角下的语境观与翻译问题

关于语境的研究最早可追随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2],他将语境分为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并指出没有语境,话语就没有意义。该文对典故翻译的研究是基于语用顺应论对语境的论述。顺应论认为,语境是促成并影响语言选择的适应性成分,但是这种适应性成分的范围是有限制的。语境本身是随着交际过程而不断选择和生成的,部分语境甚至是参与者主动构建起来的, 这一过程又叫做“语境化过程”[3]。它是可以在言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追溯的,这是对语境因素进行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众所周知,文化因素是影响翻译进程的重要因素[4],是翻译活动要考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典故翻译可以看作文化信息的转换与传播,其实质是翻译中华文化这一大语境中的文化信息,力求将典故所传达的文化内容等效地传达给译文读者。

2 典故翻译过程中的语境重构问题

恰当使用典故能深化和突出文章主题,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深思。在翻译典故时,首先要对典故进行释义,通过查找典源、分析含义,而后再思考如何翻译以及何翻译得体恰当的问题。翻译典故一般使用直译、增译、减译或改译等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离不开对语境的解读和重构。

(1)直译。

直译是按照典故的字面意义进行翻译,将汉语典故所表达的意思直接解释出来。这一方法适用于翻译那些在原语与目标语背景下文化意义相同的典故词语。如:

例1:“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该典故出自苏轼的史论文《范增论》,比喻事物总是自己先有弱点才会被外物所侵。理解典故的关键在于“腐”与“虫”之间的关系。由于这一自然现象具有文化共性,因此可以可以直译,通过解释性说法“只有腐烂的东西里才会生虫子”,实现了对读者的文化语境顺应。

例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本典故出自《论语·雍也》。俄罗斯文化中对“兴趣”这一观念也是认可的,如谚语На интерес - есть терпенье; Любовь - это когда ты ставишь интересы другого выше своих 等。该例中关键在于了解“知”、“好”与“乐”这三个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基于动词的语义共性,译者使用直译法在原文与译文语义之间做到了平衡和兼顾,较好地实现了文化语境重构。

(2)增译。

增译是译者根据对读者理解的预判对可能产生理解难点的地方进行信息补充,使译文传递的信息量大于原文所表达的信息量,补充所缺失的文化信息。如:

例3:“德者,本也。”

该典故是文言文结构,直译无法将其内涵对等地传递给读者。因此使用了增译,将译文表述为“道德完善是人的根本”,通过对语义的补充使译文在逻辑和意义上都更加完整而易于读者理解,顺应了读者的语境。例4:“计利当计天下利。”

该典故诠释了“名”与“利”的深刻内涵。译文中“а не своим личным”是译者做出的信息补充,是为帮助读者理解该典故做出的解释说明,点出了原文想表达的寓意。此类信息补充是必要的,更是译文理解的核心,体现了译者对目标读者做出的主动顺应。

(3)减译。

减译是针对典故词语中出现词语重复或语义反复的情况,将语义上无关理解的信息进行适当删减,从而更加符合俄语的表达习惯。如:

例5: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该典故出自清朝诗论家袁枚的《续诗品·尚识》,意为学识的深浅影响才能的高低。准确来讲,在我国文化中“弓”与“弩”属于同一种类却存在差别的不同武器。但对于译文读者来说,了解两者的区别对于理解典故寓意不具有太大意义,因此译文中回避了文化意象之间的细致差别,保留词汇的核心语义而删减了其次要语义,提升了译文的流畅性。

例6:“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该典故中的词汇“寸”“仞”等是我国独有的计量单位。在译文中这些具体计量单位词汇是否译出不影响典故词语的整体理解。因此译者对词语进行了删减,降低了译文理解的难度,顺应了读者的认知水平。

(4)改译。

改译法往往会对译文结构做出改变,适用于翻译那些结构较为复杂、使用较多文化词汇的典故词语,能将原文用读者更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如:

例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该典故出自朱熹的《警世贤文·勤奋篇》,其中关键在于“宝剑”与“磨砺”“梅花”与“苦寒”之间的关系。由于“梅花”一词在俄罗斯文化中并没有诸如坚贞、顽强等文化联想意义,因此译文中使用了在与“梅花”具有最佳关联度的“слива”,降低了典故的理解难度,体现了译者对目标语文化语境的顺应。

例8: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本典故词语中的文化意象“宰相”“州部”“卒伍”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词汇,其中“宰相”代表文官中的最高官职;“猛将” 在武将中享有崇高地位。译者使用了“премьер-министр” 与 “宰相” 对应,“храбрый генерал”与“猛将”对应,将译者置于一个熟悉的文化背景之中,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到原文中所倡导的官员选拔机制,体现了对读者文化语境做出的顺应。

3 结语

通过分析以上几种翻译方法,可以看出语境的理解和重构在典故翻译中占据重要位置。如前文所言,典故翻译的实质是在语境中翻译文化信息。读者所处的文化语境与原文作者、译者都大相径庭,根据读者所处的语境作出适当的顺应是必需且必要的。有鉴于此,在典故翻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理解典故的来源、寓意与应用是典故翻译的基础。严复先生最早提出过翻译“信达雅”的标准,本文所遵循的顺应理论也认为解读原语文本是选择意义并进行顺应的重要一步。因此在典故词语翻译时,译者要在具体语境下充分熟悉、理解原文,切忌望文生义、断章取义。

(2)处理典故中的文化意象时,主要看原语言与目的语中文化意义是否一致。文化意义相同可以直译,文化意义不同则需要在目的语中寻找功能等效的意象来代替。特别是在文化意义有差异时,应当适当顺应目的语文化,使原文更容易理解。

(3)从语用角度来看典故翻译的评价标准时,最重要的一点是交际效果等值,也就是向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传达同样的价值观念,引起同样的交际效果。

总而言之,将典故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和顺应是其译文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也更加考验译者母语和外语应用的综合能力。唯有掌握原则、小心求证、大胆探索才能将更好地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介绍给全世界。

猜你喜欢

典故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