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小区种养一体化模式优化研究
——以陕西榆林市横山区马家梁养殖小区为例

2019-09-05马彩英鲁印国曹容容彭振洋陈玉林

养殖与饲料 2019年9期
关键词:绒山羊陕北种养

马彩英 艾 浪 鲁印国 曹容容 彭振洋 陈玉林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榆林市横山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陕西榆林719000;

3.榆林市横山区石窑沟畜牧兽医站,陕西榆林719100;

4.榆林市横山区白界镇畜牧兽医站,陕西榆林719100;

5.陕西省陕北白绒山羊原种场,陕西榆林719100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禽饲养量和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但养殖废弃物未得到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农村振兴过程中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种养结合模式可使养殖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并充分利用自有种植土地、劳动力,又有投资少、好管理、效益高等优点,可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已然成为现代养殖的主推模式。

本文通过对横山区马家梁陕北白绒山羊养殖示范园内的种养殖情况相关要素进行调查、分析,探索更优化种养殖结合模式,以充分利用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农户现有饲草饲料资源,提高养殖综合收益,并使畜禽养殖废弃物得到综合利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陕北白绒山羊生产经营模式。

1 研究区概况

陕北白绒山羊是继1985年辽宁绒山羊、1988年内蒙古白绒山羊宣布为地方新品种之后,国家宣布的第一个白绒山羊培育品种[1]。横山是陕北白绒山羊主要育成区和主产区。

横山区马家梁陕北白绒山羊科技示范园位于横山区城北4.5 km 处的横山镇马家梁村,是2008年由榆林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首家陕北白绒山羊专业养殖小区。目前,园区全部实施标准化全舍饲养殖。2018年底,园区内存栏优秀陕北白绒山羊5 800 余只,户均养羊160 只。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现场访谈、统计分析等方法。

3 数据处理与计算

本次共调查园区内31 户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户,调查时间为2015—2017年,经整理分析共得有效问卷89 份。调查研究内容主要有家庭基本情况、种植业情况、养殖业情况、种养殖投入与产出等要素。

3.1 羊单位

为方便计算,将不同年龄、性别及采食量的陕北白绒山羊统一折算成“羊单位”,即以一只体重35 kg、日干物质采食量1.0 kg 的陕北白绒山羊空怀期能繁母羊作为一个羊单位,以方便本文分析计算。

3.2 饲草饲料产量及干物质含量计算

1)玉米产量根据榆林市农业局统计报告数据,以榆林市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正常年景玉米单产约750 kg/667 m2、玉米秸秆(干)单产约900 kg/667 m2来计算[2]。

2)苜蓿和野草产量根据调研分析结果,均以鲜干草400 kg/667 m2/年计算[3]。

3)干物质含量。《陕北白绒山羊营养需要研究》显示,榆林地区玉米干物质含量为87.97%,苜蓿(荒草)鲜干草干物质含量为88.7%。由于玉米秸秆中可采食部分比例较少,其干物质含量按照40%(玉米秸占秸秆的比例)计算[4]。

3.3 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过程中主要应用Excel 2007 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数据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为便于进行统计分析,以小区内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农户的家庭劳动力总数、养殖规模为主要划分依据,将其分为3 类进行统计分析。将家庭劳动力数≤2 人、年均羊存栏量≤100 只的设定为小型养殖户;家庭总劳动力≤5 人、年均羊存栏量100~200只的设定为中型养殖户;将家庭劳动力≥2 人、年均羊存栏量≥200 只的设定为大型养殖户。基于上述大中小类型划分标准,入户调研的31 户养殖户平均养殖规模分别为246、(125±17)和(80±15)只。

由于园区内大型养殖户较少,其调研样本也少,为1 户,且其主要以出栏育肥羊为主,分析数据不具有代表性,故后续不做分析。

4 分析结果

4.1 家庭基本情况

根据分析,2015—2017年3年分年调研的3 类型养殖户户数分别为:小型养殖户11 户、12 户和9户,中型养殖户20 户、18 户和19 户,大型养殖户0 户、1户和1 户。小中大3 类型养殖户平均劳动力年龄分别为(51.89±6.45)、(47.97±7.09)和(40.5±0.71)岁,平均养殖年限分别为(22.00±8.16)、(24.00±7.39)和17年,平均劳动力分别为(1.90±1.03)、(1.95±0.22)和2 个。

4.2 饲草饲料种植情况

根据调研得知,其一,被调研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户将种植的玉米作为养殖主要精饲料来源,所以将玉米种植面积作为计算养殖户种养一体化主要农作物分析数据。其二,在其他农作物马铃薯、糜子、谷子和荞麦等种植中,主要为养殖农户自己食用,对种养殖影响较少,故在此不做分析。为方便统一计算,将2类型养殖户每年种植所产的饲草饲料折算为干物质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小中2 类型养殖户玉米种植面积分别为(0.75±0.19)、(0.75±0.28)hm2,苜蓿和荒草地种植面积分别为(3.76±2.56)、(4.92±4.19)hm2,干物质产出量分别为(31 534.18±16 584.77)、(37 619.91±26 620.37)kg,羊单位可承载量分别为(86.40±45.44)、(103.07±72.93)只。

4.3 养殖规模和结构

对被调研养殖户3年内陕北白绒山羊养殖规模和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并折算为羊单位,分析结果小、中2 类型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户羊子存栏情况分别为能繁母羊(35.54±10.14)、(54.56±9.88)只,种公羊(1.89±3.29)、(3.00±5.52)只,育成羊(21.23±8.97)、(33.39±13.54)只,羔羊(20.31±6.73)、(33.64±12.28)只。被调研小、中2 类型养殖户年均总存栏量分别为(76.79±23.14)和(121.13±31.63)只,将其按照标准折算为羊单位分别为(52.79±31.19)和(81.86±43.91)个。

4.4 投入与产出分析

1)投入分析。被调研养殖户在不计家庭劳动力成本前提下,主要种植业成本有种植苜蓿、玉米所使用的化肥、种子、农药等。养殖业成本有购买种羊、购买饲草饲料、购置养殖业机械、羔羊补饲料、舔砖、疫病防治、固定资产折旧等方面。

按照单位羊成本进行核算后,得到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2)产出分析。调研可知,被调研养殖户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有销售活羊、绒毛2 个方面。只有个别养殖户有羊粪、羊皮2 项收入,且收入较少也不稳定,故在此不分析。

根据被调研户繁殖配种制度统计分析情况,以平均配种率90%、产羔率150%、羔羊成活率92%、年产胎次1.5 进行计算。以平均出售能繁母羊1 144元/只、种公羊2 500 元/只、羔羊787 元/只、淘汰羊650 元/只计算。陕北白绒山羊绒毛(套毛)平均产量以能繁母羊1.26 kg/只、种公羊2.36 kg/只、育成羊1.45 kg/只、羔羊产毛量0.78 kg/只进行计算。套毛单价以市场价格178.45 元/kg、羔毛单价以市场价格165.64 元/kg 进行估算。

依此标准对被调研养殖农户1 个羊单位的经济收益进行计算,其活羊收入、绒毛收入和羊单位总收入数据小型养殖户结果依次为1 245.8、248.4、1 494.2 元,中型养殖户结果依次为1 171.45、248.4、1 419.85 元。

3)养殖纯收入计算。在不计入家庭劳动力成本的前提下,养殖纯收入是养殖总收入与总成本的差值。据表1数据可计算出小、中2 类型养殖户1 个羊单位的纯收益分别为1 212.05 元和1 117.29元。根据其实际养殖羊单位可计算出小、中型2 种不同规模养殖户家庭年均收入分别为63 984.12 元和91 461.36 元。

5 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小区种养一体化模式的优化

5.1 优化的方法

基本方法和原则是以被调研农户现有饲草饲料种植面积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结果为基础,根据其干物质产出的“羊单位”承载力,即“草畜平衡”为依据和原则[5],在国家政策、土地粪污承载能力、畜禽粪污产生量、养殖设施设备、农产品比较优势等因素理想的状态下,估算出与饲草饲料种植地相匹配的、养殖效益最大化的陕北白绒山羊农户养殖规模和结构。

5.2 种养结合一体化、农牧循环平衡结构实现

1)养殖结构优化模式。羊群结构,是指在某羊群中,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羊子占群体的比例[4]。根据张雪[1]研究结果,本研究中2 类型养殖农户土地承载羊单位量为每667 m2饲草饲料种植地可承载1.685 个羊单位,能繁母羊以羊单位的55%计算。

经过实践及分析,在陕北白绒山羊群体中以能繁母羊占核心群体80%、后备青年母羊、后备母羔羊各占10%的比例为较为合理的羊群结构,可层层递进,5年更新1 次羊群,保证羊群年龄结构和生产水平的稳定。由于马家梁养殖小区的特殊状况,可在合作社统一设置一个公羊站,满足全小区的配种需要,以此增大公羊利用率,降低种公羊养殖成本。根据上述分析,繁殖制度以2年3 胎,即以产羔率150%、羔羊断奶成活率90%来进行计算,核心群母羊以使用年限5年、淘汰率20%来计算,得出2 类型养殖农户的饲养规模和羊群结构,见表2。

2)种植结构优化模式。种养一体化模型中,“为养而种”是核心原则[6]。本研究以表2中的优化养殖结构为依据,分别计算2 种类型的养殖户羊群所需的干物质总量来匹配合适的作物种植结构,见表3。其中,适繁母羊、青年母羊及后备羔羊的日采食干物质量分别为1.50、1.03、0.90、0.80 kg,精粗料比例为30∶70[4]。

表1 种养殖成本及组成分析表(按羊单位计算)元/只

表2 种养一体化模式养殖的结构优化

5.3 种养殖生产经营优化结构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依据上述计算所得陕北白绒山羊种养殖生产经营平衡计划结构和规模,按照前述一个羊单位的养殖收益,分析得出种养殖结构优化后依据羊单位估算家庭总经济收益小型养殖户为136 961.65 元、中型养殖户为158 655.18 元,分别较优化前增加了6 万~7 万元。

2)社会效益分析。一是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目前,横山羊肉在榆林、陕西乃至全国都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并且其需求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增加。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农户种养一体化、农牧循环的进一步科学高效发展,可促进羊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二是可促进就业。陕北白绒山羊的养殖需要一定的劳动力,且对劳动力文化水平要求不高,一般农村劳动力都可从事,因而可减少或避免农牧民外出务工。与务工人员拥挤于大中城市狭隘窄潮的生存空间和艰辛的打工道路相比,农村广阔的天地、清新的空气、善良淳朴的民风、不相上下的养羊经济收入,可大大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质量,繁荣农村经济,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基础。

3)生态效益分析。一是可使农牧业生产系统中的食物达到最佳优化状态,形成种养一体化的平衡生态农业综合体系,实现治理有效的可持续、和谐稳定发展的农牧业。二是由于有机肥的使用,可减少种植业的工业肥料用量,改善土壤环境,实现畜禽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亦能为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奠定基础。三是种养结合的生态化饲养方式,可生产绿色有机的农畜产品,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价值,促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发展,提高农户经济收益,增强农户的经营实力。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 论

本研究以榆林市横山区马家梁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现场访谈、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养殖农户的劳动力人数、饲草饲料种植规模和结构、养殖规模和结构等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养殖农户所拥有的土地资源还有较大挖掘潜力,故对其种植及养殖结构进行优化。以最优陕北白绒山羊羊群养殖结构为前提,对土地种植作物结构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前后种植规模(面积)差异不大,但羊单位和经济收益明显增加。小型养殖户较优化前增加了30~61 个羊单位,经济收益增加了72 977.53 元,中型养殖户较优化前增加了18~61 个羊单位,经济收益增加了67 193.82 元,充分挖掘了土地资源的价值,提升了劳动力及土地的利用率,综合经济收益明显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所优化的种养一体化模型虽然具有令人振奋的结果,但其是在假设国家政策、土地粪污承载能力、畜禽粪污产生量、养殖设施设备、农产品比较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处于理想状态下进行的优化研究,在现实中还需进行进一步实践验证,矫正其不足。

6.2 建 议

1)加大种养业结构优化政策扶持力度。本研究结果在进一步生产实践过程中,应积极寻求地方政府政策、农业农村部和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的支持,不断健全和完善地方扶持政策,制定具体的措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并综合长远利益考虑环境承载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要求等,逐步构建种养一体化农牧循环平衡的畜牧业发展机制[7]。

2)引进节水灌溉措施或设备。横山处于陕北黄土高原地带,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降水量不足,许多自然生长的作物生长受阻;另外,当地多为丘陵沟壑的地形地貌,交通不便,引水困难,故当地饲草饲料的产量较低,影响种养一体化的发展。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这一问题非常普遍。建议寻求科研单位对当地节水情况进行合作研究,并引进节水灌溉设备,以此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表3 种植规模和结构优化分析

3)制定科学的种养业发展规划。根据马家梁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小区和横山区现有的资源优势和种养殖业发展现状,坚持产学研结合,积极邀请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等来横山指导、建立示范基地;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统筹综合全方位的因素,应用科学、合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和统筹规划,研究调整出具体的、科学的种养业发展规划,逐渐调整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结构比例,并配合相对应的政策措施促进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治理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牛流行性感冒防治

牛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全身黏膜特别是呼吸道黏膜和消化道黏膜发生黏液性炎症,并带有四肢的关节炎和皮下气肿发生。该病发生后,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则传播迅速,发病率高达40%~60%,但死亡率却很低。

症状:该病潜伏期为2~4 d。病牛发病后体温上升,可达42 ℃,恶寒颤栗,眼结膜充血,呻吟。孕牛可发生流产。高热持续1~4 d 后下降,下颌垂部出现皮下气肿,淋巴结肿大。眼睑肿胀,畏光流泪。四肢关节肿胀,病牛起立困难。喉及支气管发生黏液性炎症,呼吸困难,咳嗽。

诊断:依据其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诊断困难。但该病传播迅速,有必要做出早期诊断。

预防: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畜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发现有病牛后应彻底检查牛群,对病牛早期做好隔离。畜舍、用具及运动场均用2%氢氧化钠热溶液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后利用。

治疗:轻病不必治疗,只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护理工作就可以痊愈。重症则要采取对症治疗,如给退热药、抗生素和缓泻剂等,也可以用清热、解毒、润肺、祛湿的中药治疗。

猜你喜欢

绒山羊陕北种养
新华指数 新增岢岚绒山羊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党建地图·陕北
辽宁绒山羊养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