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场批次化生产设计

2019-09-05王亚楠施辉毕

中国猪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输精公猪发情

王亚楠 施辉毕

(1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漯河查验区服务中心,河南漯河 462000;2漯河双汇肉业有限公司,河南漯河 462003)

母猪批次化生产是指根据母猪群体的规模按计划分群(组)并利用生物技术使母猪同期发情、同期配种,以达到组织批次生产的一种生产方式,是一种可以使母猪高效繁殖的管理体系,也是实现猪场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关键。批次化生产的关键控制点是利用生物技术使母猪达到卵泡发育、发情、排卵、配种和分娩的同步化。本文以连续生产模式下1 000头基础母猪的养殖场为例,进行批次化生产设计。

1 养猪场基本情况

批次化示范养猪场位于河南省,存栏基础母猪1 000头,场内饲养丹系长白和大白杂交二元母猪,2019年前猪场实行连续生产,因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猪场提出批次化生产,根据猪场栋舍及栏位情况,进行批次化生产设计(表1)。

表1 猪场栋舍及栏位

2 猪场批次选择

根据猪场消毒操作规程,猪场分娩舍空栏时间为10 d(清洗、消毒、烘干和熏蒸),分娩母猪提前4 d上产床,根据分娩舍空栏时间整理出批次化生产对应表,具体见表2。

繁殖周期=妊娠期+哺乳期+断奶发情间隔;分娩舍占用时间=母猪提前上产床时间+哺乳期+分娩舍空栏时间;母猪群分组=繁殖周期/批次间隔;分娩舍分组=分娩舍占用时间/批次间隔。

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要求母猪群分组和分娩舍分组为整数,根据表1和表2可知,猪场可选择1周批(哺乳期28 d,6组产床,每组2栋分娩舍)、3周批(哺乳期28 d,2组产床,每组6栋分娩舍)和5周批(哺乳期21 d,1组产床,每组12栋分娩舍),考虑到猪场妊娠舍定位栏及人员等因素,该猪场以3周批生产最佳,以下按照3周批生产进行设计。

表2 批次化生产对应表

3 3周批生产设计

根据批次化示范养猪场的母猪存栏数量、妊娠猪舍定位栏数量、保育栏数量等选择3周批生产设计,每3周集中配种、分娩和断奶1批次,对每批次的配种母猪头数、后备母猪数、妊娠定位栏、保育舍、育肥舍栏位数等参数进行计算(见表3)。

3.1 3周批次化生产各阶段猪只数量计算

由表2数据计算可知,猪场分娩舍均分为2组,每组6栋,每栋22个栏位(每栋预留1个分娩栏位),则每组产床为126个,即每批分娩母猪为126头。

批配种头数=批分娩数÷配种分娩率×100=126÷87×100=145头;

母猪年周转次数=365÷繁殖周期×配种分娩率=365÷147×87%=2.2次;

批母猪更新率=年更新率÷母猪年周转次数×100%=40%÷2.2×100%=18.2%;

批断奶淘汰数=批分娩数×批母猪更新率=126×18.2%=23头;

批断奶数=批分娩数-批断奶淘汰数=126-23=103头;

批返情数=批配种数×返情率=145×10%=15头;

批返情再配头数=批返情数×返情再配率=15×60%=9头;

批后备母猪数=(批配种数-批断奶数-批返情再配头数)÷后备母猪利用率=(145-103-9)÷88%=38头;

批哺乳仔猪数=批分娩母猪数×窝产活仔数=126×11=1 386头;

批断奶仔猪数=批哺乳仔猪数×离乳仔猪成活率=1 386×90%=1 247头;

批保育猪数=批断奶仔猪数×保育仔猪成活率=1 247×95%=1 185头;

批育肥猪数=批保育猪数×育肥猪成活率=1 185×97%=1 150头。

表3 3周批次化生产参数计算

3.2 3周批次化生产各阶段栋舍分组及栏位需求量计算过程

各阶段猪所需栏位=各阶段栋舍占用时间÷批次间隔×各阶段猪的数量;各阶段栋舍占用时间包括占用时间和空栏时间,各阶段栋舍占用时间÷批次间隔按整数计算。

后备母猪所需栏位=后备母猪占用活动栏时间÷批次间隔×每批后备母猪数÷每个活动栏容纳后备母猪数=97÷21×38÷5=35个。猪场后备舍有活动栏60个,满足生产需求。

断奶空怀母猪所需栏位=断奶空怀母猪占用栏位时间÷批次间隔×每批断奶母猪数=9÷21×103=44个。

后备母猪所需定位栏=后备母猪占用定位栏时间÷批次间隔×批后备母猪数量=30÷21×38=54个。

妊娠前期(含交配)所需定位栏数量=妊娠前期(含交配)占用栏位时间÷批次间隔×批配种母猪头数=41÷21×145=283个。

妊娠前期定位栏数量=断奶空怀母猪所需栏位+后备母猪所需定位栏+妊娠前期(含交配)所需栏位=44+54+283=381个。猪场妊娠前期舍有定位栏448个,定位栏足够。

妊娠中后期需要栏位=妊娠中后期占用时间÷批次间隔×批配种数×受胎率=77÷21×145×0.9=479个。猪场妊娠中后期有定位栏504个,满足生产需求。

保育分组=保育舍占用时间÷批次间隔=42÷21=2组,猪场有保育舍12栋,则每组6栋;

每组可容纳保育仔猪数量=每组栋舍数×每栋栏位×每栏容纳保育猪头数=6×22×10=1 320头。上面已经计算了每批断奶仔猪数量为1 247头,每组6栋保育舍满足生产需求。

育肥舍分组=育肥舍占用时间÷批次间隔=126÷21=6组,猪场有育肥舍16栋,每组3栋(差2栋育肥舍)。

每组可容纳育肥猪数量=每组栋舍数×每栋栏位×每栏容纳猪只数=3×22×20=1 320头。

上面已计算每批保育猪转育肥猪数量为1 185头,每组3栋育肥舍满足生产需求,按照每组3栋,猪场需要再建设2栋育肥舍或出售部分保育猪。

公猪舍栏位(公猪和母猪比例按照1∶30计)

基础母猪数=妊娠母猪数+分娩母猪数+空怀母猪数

实行3周批次化生产,妊娠栏始终有5批次母猪,分娩舍1批,空怀1批,每批受胎率按90%、返情淘汰率按40%、母猪年更新率按40%计算,母猪年使用2.2次,则每次大概的更新率为18.2%,那么猪场基础母猪数如下:

妊娠母猪数量=(5×145×0.9) -(5×145×0.1×0.4) =624 头

分娩母猪数量=1×126=126头

空怀母猪数量=1×103=103头

基础母猪数量=624+126+103=853头

成年公猪数量=基础母猪数量÷30=29头

后备公猪需求量=成年公猪数量×公猪更新率÷后备公猪利用率=29×70÷85=23头

公猪定位栏需求量=成年公猪数量+后备公猪数量=29+23=52个

猪场公猪舍有定位栏108个,足够生产用。

4 3周批次化生产定时输精程序及注意事项

批次化生产必须使用性激素使母猪达到卵泡发育、发情、排卵、配种和分娩同步化,批次化生产常使用的激素有烯丙孕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如血促性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如生源)。后备母猪在210日龄120 kg左右开始饲喂烯丙孕素,连续饲喂18 d后,注射血促性素促进卵泡发育,再使用生源促进排卵和同期发情,达到批次化;经产母猪主要是采取统一断奶,注射血促性素促进卵泡发育,再使用生源促进周期排卵和同期发情,达到批次化。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如下。

4.1 后备母猪定时输精程序及注意事项

4.1.1 后备母猪定时输精程序

①挑选210~230日龄,体重120 kg以上的后备母猪,饲喂烯丙孕素18 d。

②18 d后停止饲喂42 h,在第20 d上午注射血促性素1 000单位;

③间隔3 d后在第23 d下午注射生源100 μg;④间隔1 d,第24 d下午所有母猪配种,第25 d上午再配一次。

4.1.2 后备母猪定时输精注意事项

①本程序适用于正常生长的后备母猪,后备母猪在限位栏饲喂及配种;

②为方便母猪饲喂和吸收,烯丙孕素应在喂料前饲喂,在开始饲喂前先调教2~3 d,每天定时定量饲喂,饲喂量5 mL/头;饲喂前校准饲喂器刻度。饲喂期间,不得接触公猪,不进行免疫;

③后备母猪饲喂流程不变,配种前2周做好短期优饲;

④注射生源当天公猪查情,如有静立反应的母猪,根据静立状态在注射生源后立刻输精,以后24 h和40 h分别输精1次,第二次输精后24 h使用公猪再次查情,如仍有静立母猪则再输精一次;

⑤配种时在精液中或输精管中添加10单位缩宫素,注意现配现用;

⑥部分母猪注射生源24 h后静立反应不明显,只要有发情征兆,即可配种,无任何发情表现的,可以不配。

4.2 经产母猪定时输精程序及注意事项

4.2.1 经产母猪定时输精程序

①同批次母猪集中断奶(如下午17时),断奶当天记为d1;

②d2下午17时注射血促性素1支;

③d5下午17时注射生源,从断奶开始到注射生源前都不要让母猪接触到公猪,人工巡栏即可,注射生源当天使用公猪查情,发现静立母猪配种,之后24 h和40 h各复配1次。

④d6下午17时所有母猪配种;

⑤d7上午9时所有母猪复配一次;

⑥d8上午9时使用公猪再次查情,有静立的母猪再复配一次即可。

4.2.2 经产母猪定时输精注意事项

①本程序适用于21~28 d正常断奶的健康母猪,超出该时间段或发情异常、健康度差、掉膘严重、有蹄病、有子宫炎症等情况的母猪另行处理;

②输精时在精液内或输精管后端添加10单位缩宫素,注意现配现用;

③部分母猪注射生源24 h后静立反应不明显,只要有发情征兆,即可配种,无任何发情表现的,可以不配。

5 数据记录统计

严格记录各组母猪耳号、栏位、给药时间和剂量、后备母猪饲喂过程中发情情况、发情静立、配种、孕检和产仔等数据,定期分析各组数据。

6 讨论

实行批次化生产,批次间猪只不混养、不并栏,可减少猪产生应激。不同日龄猪分别在隔离的空间饲养,可以有效防止水平感染疫病,阻断疾病的传播,进而提高猪群健康水平。每天或每周都在执行的母猪配种、母猪查情等工作,集中于短时间内完成,可节省工作时间,提高管理效率。可以改变员工没有休息日的现状,让工作变得有计划性和可预知性,批次化生产使员工的工作量相对集中,便于在工作量大的日子调动员工或聘请临时工人支持。按照批次生产,制定完善的生产计划,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猪场栏舍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批次之间空栏时间容易控制安排猪舍硬件的维修、清洗及消毒工作,可为新批次猪只提供洁净的饲养环境。此外,批次化生产给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母猪饲养管理、诱情、发情鉴定和人工授精技术的要求更高、更严。

猜你喜欢

输精公猪发情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深部输精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猪人工授精技术关键点
>>上期回顾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改良后深部输精方式在后备母猪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