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59年以来胡志明市华人工作机构变迁*
——越南共产党①华人政策与华人地位变化管窥

2019-09-05黄云静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西贡胡志明市华人

黄云静

(中山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越南是中国的近邻,也是华侨华人分布较多的国家。华侨华人在越南经济开发、民族解放和现代化发展各阶段均做出了重要贡献。越南南部商业中心胡志明市①胡志明市旧称西贡,辖区范围有大小变化,大西贡包括西贡、堤岸、嘉定。的形成和发展更是与华人②本文涉及华侨和华人两个群体,为行文简便,除部分引文及涉及国籍问题时使用“华侨”称谓外,其余统一以“华人”称之。的贡献分不开。长期以来,西贡是越南华人人口最集中的聚居地,二战前越南华人一半以上居住在胡志明市。1931年,居住在堤岸的华侨人数达6.6万,占该市人口的49%;西贡华侨人数3.4万,占该市人口的28%。[1]1954年7月,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签订,越南南北方暂时以北纬17度线为分界线,南方华人剧增,其中西贡—堤岸达到57.3万人,占南方华人总人口的71%。[2]根据越南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报》报道,2016年生活在胡志明市的华人为44.4万,约占该市总人口的 6%。[3]

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在北方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后,在争取南北方统一的革命活动中,积极动员华人参与革命抗战救国斗争。1959年,已更名为越南劳动党的越南共产党在胡志明市(当时称西贡)设立华人工作机构。从那时起到今天,胡志明市华人工作机构几度易名,“在越南共产党领导的悠久革命历史中,为了适应每个革命时期的形势任务的需求,动员华人参加本市各项革命活动的工作机关也多次易名。”[4]从1959年最早建立的“华人工运干事处”到现在的“民族处”,负责华人管理工作的机构中再无“华人”二字。那么,胡志明市华人工作机构变迁的背景是什么?其变迁过程与越南政府的华人政策与华人地位变化存在什么关联?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中,越南文、中文和英文文献均未搜索到专题探讨胡志明市华人工作机构的学术论著,一些探讨越南华人问题的论著有所涉及,但比较简略。在越南,华人问题是一个敏感话题,越南学术界关于华人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多,公开发表的论著大多数集中于越南共产党执政之前、历史上的越南华人问题研究。至于对华人现状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华人经济、社会和文化习俗等领域,很少涉及华人政策问题。陈氏英武主要从经济学角度探讨胡志明市华人私营经济的发展,未涉及胡志明市华人工作机构问题,[5]其著作是为数不多的关于越南华人问题的越南文文献。胡志明市民族处副主任梁鸿德是一位越南华人,他对历史上胡志明 市的华人革命活动进行了介绍,其中涉及各阶段华人工作机构的变迁,对本文写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6]

中文学术文献方面,未见到专题探讨胡志明市华人工作机构的成果,有几篇论文主要探讨越南华人政策和华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陈衍德以胡志明市华人为例,探讨不同政策背景下华人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变迁;[7]闫彩琴集中探讨了二战后越南华人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8]于向东主要关注华人政治地位;[9]衣远主要关注华人经济地位;[10]覃翊集中探讨华人经济社会发展;[11]赵卫华研究革新开放后越南华人政策调整及其影响。[12]这些论文在论及华人政策时偶有提及胡志明市华人工作机构,但基本上是一笔带过,并未深究。

英文文献中,拉美西斯·阿梅尔(Ramses AMER)主要探讨1975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越南共产党的华人政策,对越南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排华政策及1982年以后对华人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1982年政策与1986年华人政策效果不同的原因,认为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有助于华人地位改善和提升。[13]但该文亦未涉及华人工作机构问题。

本文将围绕1959年以来胡志明市华人工作机构变迁进行研究,并由此管窥越南共产党华人政策与华人地位变化,这是一项新课题;同时,本文在研究中综合参考了中文、越南文和英文文献,尽可能使资料来源多元化。

一、南方解放前西贡华人工作机构的创建和发展(1959—1975)

1959年越南劳动党作出在南方开展武装斗争,推翻南越政权,解放南方,统一全国的决定。西贡及周边地区是华人聚居之地,越南劳动党动员华人积极参与革命抗战救国斗争。华人武装力量出现在抗美救国战场前线,为越南南方解放和民族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从“西贡—堤岸—嘉定特区党委直属华人工运干事处”到“西贡—堤岸—嘉定特区党委暨华运处”

1959年创立的“华人工运干事处”是越南劳动党为了动员南方华人积极参与抗战救国斗争而专门建立的工作机构。在美军对越南发动全面战争后,1967年,西贡越南劳动党组织又把“华人干事处”升级为“华人工作处”,加强组织和培训华人武装力量,吸纳华人加入越南解放军。

1.“西贡—堤岸—嘉定特区党委直属华人工运干事处”(Ban Cán sự công vận người Hoa trực thuộc Đặc Khu ủy Sài Gòn-Chợ Lớn-Gia Định,1959—1967)及其革命活动

1954年7月,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签订。根据协议,以北纬17度为分界线,越南暂时分为南北两部分。协议规定,1955年南北方举行全国自由选举,实现统一。美国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并在法国撤退后随即派遣军事顾问到南越,扶持吴庭艳南越政府,越南南北方从此陷于分裂状态。1959年,越南共产党决定在南方发起武装斗争,夺取革命胜利,实现全国统一。由于南方华人人数多,且具备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国支持越南共产党在南方开展武装斗争,越南共产党十分重视动员华人参与解放斗争。1959年底,为了落实越南劳动党第三届中央委员会第15号决议,越南劳动党西贡—堤岸—嘉定特区委①越南劳动党中央在1959年底酝酿把西贡—堤岸党部与嘉定党部合并为一个组织。1960年初,西贡—堤岸—嘉定特区委正式成立,由武文杰担任书记。参阅 Lịch Sử Đảng Bộ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trang183。决定成立“华人工运干事处”,[14]动员华人参与抗美斗争。这是越南共产党在西贡最早设立的华人工作机构,直属特区委工运处领导,其任务是动员全市的华人工人阶层、劳动者参加斗争反对帝国主义入侵和西贡的傀儡政权。[15]

华人工运干事处在特区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开始提出民生诉求,进而提出民主要求,在这个阶段以非暴力的群众性运动为主要斗争方式。后来随着美国不断加强对越南事务的介入,越南共产党领导下的华人工运干事处也开始建立武装力量,开展武装斗争。1964年,华人干事处成立两个市区武装小组,1966年成立劳动区武装队与市区治安组。除开展武装宣传活动外,还进行了一些零星和小规模的武装斗争。华人武装力量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则是在美军在越南的侵略战争升级,1967年“西贡特区党委暨华运处”成立后展开的。

2.“西贡—堤岸—嘉定特区党委暨华运处”(Đảng ủy kiêm Ban Hoa vận Đặc khu Sài Gòn-Chợ Lớn-Gia Định(gọi tắt là Ban Hoa vận T4, 简称为 T4 华运处,1967—1975)及其贡献

1965年3月2日,美国总统约翰逊批准了“滚雷行动”(Operation Rolling Thunder),美军对北纬20度线以南的北越目标进行了攻击。3月8日,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越南岘港登陆,越南战争正式爆发。1967年初,美军向位于西贡以北地区的越共“铁三角”根据地发动了“雪松倒下”作战行动。随后,美军又于1967年2月在西贡市的西北部沿柬埔寨边境的C战区发动了“枢纽城市”行动,企图摧毁越南共产党在南方的指挥中心——越南劳动党南方局(Trung ương Cục miền Nam)①1961年1月23日,越南劳动党(即越南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3次会议决定设立南方局,领导南越的革命活动。为保密起见,使用B2战场、R战场的代号。。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越南共产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向城市,为此加强对城市民众的宣传和动员,号召各族人民投身抗美斗争。由于华人集中居住在城市,从1967初开始,越南共产党对华人的宣传动员工作进入新阶段。为适应新形势下华人群众运动工作的要求,特区委西贡—堤岸—嘉定特区党委决定把华人工运干事处更名为“华运处”,成立“西贡—堤岸—嘉定特区党委暨华运处”。[16]

“西贡—堤岸—嘉定特区党委暨华运处”设书记兼主任、副书记兼副主任,还有5个干事处:军事干事处(Ban Cán sự quân sự)、工运干事处(Ban Cán sự công vận)、学运干事处(Ban Cán sựhọc vận)、劳动区干事处(Ban Cán sự xóm lao động)和财经干事处(Ban Cán sự tư sản vận-kinh tài)。每个干事处由党委兼华运处的一名委员直接负责,至于宣训工作则由副书记兼副主任直接负责。除财经干事处外,其余四个组织均有武装队伍和武装宣传队伍。此外,华运处还成立了宣训暨华文报刊出版工作委员会(Ban Tuyên huấn kiêm công tác xuất bản báo chí chữ Hoa)和 T4 华运基地(bộ phận căn cứ Hoa vận T4)两个专门机构。上述各组织在特区党的领导下,在各种运动斗争中发挥了核心组织作用。

华运处在西贡—堤岸—嘉定特区委的领导下,因事制宜地制定政治斗争策略,结合当时城市形势与华人工人、劳动人民的特点,建立与发展革命力量,开展革命斗争活动。[17]首先,华运处成立后,积极在各阶层华人中组织和发展革命力量,建立和健全党组织,因地制宜,巧妙、灵活、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斗争行动。在华人集中的工厂均建立起党支部、工会组织,以各种形式引导工人参加各种斗争运动。至1967年底,在华人贫苦阶层居住的地区建立了劳动区干事处直属支部,其他各干事委员会也建立直属支部。[18]其次,华运处继续加强武装力量,开展抗美武装斗争。至1967年底,直属华运处的军事、工运、劳动区、学运等干事处都成立了自己的武装队,华运处动员华人工人和青年进入解放区,增强了特区和南方的力量。在1968戊申年之春季总进攻战役中,华运处已动员逾100名爱国华人青年从军,加入越共正规部队行列。华运武装力量全程参与了1968年春季总进攻的两轮战役,为抗美斗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在整个抗美战争期间,华运处不仅动员华人工人、知识分子等各界力量参与,还动员华人捐赠和贡献财力,有235名华人烈士为抗战献出了生命。[19]

(二)抗美斗争时期越南共产党华人政策与华人地位:团结合作的力量

在抗美斗争时期,越南劳动党创建华人工作机构,体现出越南劳动党在抗美斗争期间视华人为抗战的重要力量,争取和团结他们,并把他们组织和武装起来,参加抗战救国斗争。

由于二战后南北方分治,越南共产党在南方的华人政策与北方的政策并不完全同步。例如,在北方,党中央层面于1969年撤销了华人工作机构,并对有关负责干部进行清洗。[20]但在南方,由于抗美战争尚未结束,需要华人支持抗战,故在同时期,南方华人工作机构在发展壮大,并武装起来。

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与顾问委员会对华人的贡献给予肯定,向西贡—堤岸—嘉定特区华人同胞、干部授予“一等解放勋章”;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国防部向华运特区的工运干事处、劳动区干事处、军事干事处与宣训处授予“三等战功勋章”。[21]但是,越南共产党对越南南方华人抗战救国的功勋给予正式、全面的肯定评价则是在若干年之后,亦即革新开放之后。

二、南方解放后至革新开放初胡志明市的华人工作机构设置(1975—1988)

1975年5月,越南共产党解放了南方,胡志明市华人工作机构从党委独立出来,更名为“华运处”,成为越南劳动党市委直属机构。1978年,越南共产党胡志明市党委对华人工作机构进一步调整,改为“华人工作小组”,隶属市委民运处。这种调整反映了越南共产党在全国统一后同化华人的思路与政策。

(一)从“胡志明市委华运处”到“胡志明市委民运处所属华人工作小组”

1.“胡志明市委华运处”(Ban Hoa vận trực thuộc Thành ủy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1975—1978)

1975年4月30日,越南共产党攻下南越政权政治中心西贡,党组织率先更名,越南劳动党把“西贡特区党委”更名为“胡志明市委”;5月,南方全部解放。1976年4月选出统一的国会,7月宣布全国统一,并把西贡正式更名为“胡志明市”。

南方解放后,华人工作机构从共产党市委组织分离出来,成立华运处。胡志明市是一个大城市,越南共产党接管后,作为执政党,党务工作繁忙,不可能再直接管理华人工作,于是华人工作机构从党委分离出来,直属胡志明市委领导和管理。

2.“胡志明市委民运处所属华人工作小组”(Tiểu ban Hoa vận thuộc Ban Dân vận Thành ủy,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1978—1988)

在1975年越南南方刚解放时,大概由于越南共产党忙于全国统一工作,还来不及深入考虑华人工作机构设置,只是暂时让其从市委分离出去。待全国统一的各项工作告一段落,越南共产党才得以重新审查和调整华人工作机构。1978年,越南共产党胡志明市委把“华运处”改为“华人工作小组”,不再直属市党委,而是隶属胡志明市委民运处。[22]

(二)南方解放后越南共产党华人政策与华人地位:强制同化与排斥的对象

1975年越南南方解放后,越南共产党的华人政策尤其是南方华人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前面提到,在北方,党中央层面在1969年胡志明去世那年已经撤销华人工作机构,并对华人干部进行清洗。表明当时北方的华人政策,或者说中央层面的华人政策已经开始变化。但在南方,则从1975年开始与北方同步,与中央层面的华人政策同步。

这种调整表明越南共产党对华人管理的思路和政策发生了变化。抗美战争时期越南和中国协商解决越南华侨问题,尊重华侨自愿选择国籍;南方解放后则开始把华侨纳入内部民族工作中。民运处是越南共产党组织系统中的一个机构,主要负责民族和群众工作。早在1930年越南共产党成立后,便提出劳动人民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决定成立各种群众运动组织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等组织。1948年越南共产党成立民运部,各地方相继成立民运处。1981年中央民运委员会(Ban Dân vận Trung ương)成立。[23]民运机构主要管理民族和群众团体工作,其工作范围包括阵线工作、人民团体、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各阶层运动、各人民群体和海外越南人的工作。[24]胡志明市党委把华人工作纳入民运机构管理,则体现了要把华人融合到越南民族中去的管理思路。不过,当时的融合是强制性的,反映了当时的越南共产党用对立思维看待华人,一方面强制同化,另一方面排华,越南华人遭遇严冬。

1976年全国统一后,越南在南方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加上与中国矛盾公开化,越南开始掀起排华运动,华人从革命时期越南共产党的盟友成为打击对象,这个时期越南共产党对华人的政策是强迫同化与打击华人经济并行。

首先是强制同化,强迫华侨入籍。1976年2月,越南政府发布决定,强迫南方华侨一律按照吴庭艳统治时期非法强加于华侨的(越南)国籍进行登记。“官方将华人划为族裔少数民族”,强行将华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融入国家民族之中。其次是借社会主义改造打击华人经济和华人社会。其手法一是发行新货币,兑换旧货币,导致华侨财产严重缩水;二是对华人企业和财产实行公有化,剥夺华人财产;三是强迫华人工商业者迁往“新经济区”从事农业劳动;四是接管华人社团的学校、报刊、产业及其他机构。越南政府的排华运动导致大批华人逃离越南,造成举世震惊的难民潮。[25]

华人大批离开越南,既影响了越南的国际形象,对越南经济也带来负面影响。越南共产党开始调整华人政策。1982年11月颁布10号指示,提出把华人视为公民,给予华人和其他越南公民同等的地位。但不到一年,1983年9月越共中央政治局“第14号条例”又取消了华人的上述权利,并规定已实施者应予停止和整治。此后一直到1986年越共六大召开前夕,当局的华人政策未再有大的变化。[26]

三、革新开放后胡志明市华人工作机构与华人地位的重大变迁

1986年,越南实行革新开放,华人政策亦进入大调整时期,胡志明市华人工作机构相应作出了大调整。首先是更名为“华人工作处”;其次,由市党委直属机构转为市政府直属机构。这种调整体现了越南共产党华人政策的重大转变,也反映了华人地位的深刻变化。

(一)从“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直属华人工作处”到“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民族处”

1.“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直属华人工作处”(Ban Công tác người Hoa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1988—2012)设立

1986年越南实行全面革新开放政策,发展市场经济。为了调动华人参与市场经济的积极性,越南的华人政策也相应作出调整。在1986年12月越共六大召开前两个月,即1986年10月16日,越南政府部长会议主席作出256号指示,肯定华人的贡献,承认华人公民身份地位和权利义务,要求各级政府落实华人权益。[27]

胡志明市是华人聚居的城市,胡志明市党委和市政府很快对中央256号指示作出回应。就在越共六大召开后不久,1987年2月20日,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作出6号指示,要求贯彻执行中央政府256号指示精神。6号指示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贯彻256号指示基本精神。第二部分对各行各业提出落实华人政策的具体要求,例如要求劳动部门解决华人员工就业问题;要求教育行业解决华人儿童入学问题,解决华文教材、师资等问题;要求政府各部门增设专门负责对华人工作的设置等。第三部分就如何组织落实具体工作作了部署。[28]

1988年8月3日和9月17日,胡志明市党委和市政府分别作出411号决定和178号决定,把胡志明市华人工作机构更名为华人工作处,直属胡志明市政府(即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29]另外,在华人集中的第五郡、第六郡、第十郡、第十一郡等区分别设立华人工作小组,由华人工作处指导开展有关管理工作。

2.“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民族处”(Ban Dân tộc thuộc Ủy ban nhân dân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2012年3月至今)

随着华人地位的提高及华人融入越南本土社会的程度加深,越南共产党对华人的政策也相应作出了新的调整。2012年3月,胡志明市华人工作机构迎来重大的历史性调整——纳入民族管理机构“民族处”。“民族处”系根据2012年胡志明市人民会议“关于成立民族工作机构”的4号决议[30]和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关于成立市人民委员会直属民族处”的10号决议[31],于2012年3月16日正式设立,由直属市政府的“华人工作处”和内务处所属的“宗教民族委员会”中管理民族工作的职能机构合并而成。原“民族宗教处”则更名为“宗教处”。根据胡志明市“民族处”官方网页的介绍,民族处是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下属的一个职能机构,负责管理胡志明市民族工作,具有法人资格,有专项经费,接受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指导、检查和监督。[32]市民族处为市政府有关民族问题决策提供咨询,并协助市政府管理全市民族工作,共有15个工作小组,其中比较特殊的职能是依法开展国际民族合作。民族处有责任研究、引导及配各政府各部门开展民族工作,提出建议、办法动员和发挥全市少数民族同胞参加全市建设和发展。[33]

(二)革新开放后越南共产党华人政策与华人地位:民族同胞

1.从党务到公共事务的转变

华人工作机构由党委领导转为政府机构的一部分,表明华人管理从政治性问题转变为公共事务管理范畴,体现了越南共产党对华人问题认识的重大变化。

华人工作处领导干部从正职到副职均由华人出任,普通员工亦为华人。该机构主要职能是配合胡志明市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和管理华人工作,同时为市党委对华人工作的指导提供咨询参考。具体包括提出各种措施激发华人潜能,鼓励华人为城市经济发展作贡献;保留华人文化传统;与教育和培训部合作,根据教育和培训部的规定,为华人子女教授中文;设立堤岸经济发展服务咨询中心,为华人企业提供培训和交流经济信息的平台等。[34]

胡志明市华人工作机构更名及其隶属关系的转变,是越南共产党对华人工作思想转变的开始。革新开放后,越南共产党逐步落实华人政策,保障华人权益,越南华人的地位逐步得到改善和提升。1988年6月通过的《国籍法》,给予与越南公民通婚的华侨为其子女选择保留中国国籍的自由。1988年底,越南政府释放了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被逮捕的100多名华人知名人士,并下发文件,规定退赔过去被没收的华人房屋资产,允许华人社团恢复活动。

越南政府还重新评价华人,肯定了华人在越南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革命斗争中所做出的贡献。1998年8月4日,越南国家主席向胡志明市华人同胞、干部颁赠“一等独立勋章”;2010年,西贡—堤岸—嘉定特区华运处获国家授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35]此外,越南政府还对为越南民族解放和统一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华人同胞、干部、战士追赠和授予10位越南英雄母亲、4位武装力量英雄、追认235位烈士及上千位革命群众等称号。[36]

另外,越南政府看重华人的经济活动能力,制定各种措施鼓励华人投身越南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越南革新开放以来,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华人在招商引资中的特殊作用得到凸显,这也反过来促进了政府进一步改善华人地位。[37]华人得以发挥其所长,为越南革新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2.从侨民问题到内部民族问题的转变

越南各级民族事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可追溯到胡志明时期。1946年,胡志明领导的民主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少数民族署”(Nha Dân tộc thiểu số),主要负责少数民族工作。1959年,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民族委员会(Ủy ban Dân tộc),直属政府会议,各地方相应成立民族工作机构,在中央政府民族委员会领导下,分管当地少数民族事务。[38]民族处是越南地方民族工作机构。

从“华人工作处”到“民族处”,这个变更体现出越南政府对华人管理工作思路和政策的新特点。

首先,视华人事务为内部民族事务。从“华人工作处”到“民族处”,不再突出“华人”的族群名称,有意淡化华人与其他族群的差异,表明越南政府不再视华人为特别群体,而是视其为越南民族的一分子。也反映了越南共产党希望华人融合进越南民族大家庭的构想。

其次,加强对华人工作的领导。合并后的民族处正职即主任一职由越南人担任,副职则全部是华人。[39]这与过去华人工作处的正副职均由华人担任不同。这种变化至少有两种含义:一方面,体现了越南政府对华人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越南共产党虽然姿态上不再视华人为外人,但实际上还是有所戒备。当然,由于民族处不是华人的专门管理机构,如果由华人出任正职领导,可能会引起其他族群的意见,于是,民族处的正职顺理成章地由越南主体民族出任。不过民族处副职均由华人担任,也体现了胡志明市民族处的工作重点是华人。

2018年胡志明市民族处主要领导和科室干部

总体来看,越南政府对华人的政策越来越宽松,越南华人的待遇和地位也逐步得到提高。越南共产党机关报高度评价华人对越南发展的贡献,“在胡志明市,华人各类企业约占30%,对城市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华人也是越南联系世界、招商引资、发展与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重要桥梁。”[40]

不过,越南华人地位的提升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政治地位仍然有待改善。与经济政策调整产生的效果相比,政治上对华人政策的调整进展缓慢,许多尚停留在纸上,落实也往往大打折扣。华人进入政府尤其是公检法机构任职、入党、参军仍然受到严格限制,与主体民族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41]

四、结语

胡志明市作为华人在越南聚居的城市,汇聚了过半越南华人人口。因此,胡志明市共产党党委和胡志明市政府对华人工作的管理举措就成为越南共产党政府对华人政策的风向标。胡志明市华人工作机构数度易名,先是在1959年建立“西贡—堤岸—嘉定特区党委华人工运干事处”;1967年升级为“西贡—堤岸—嘉定特区党委暨华运处”;南方解放后,于1975成立市委直属的“华运处”;到1978年更名为“市委民运处所属华人工作小组”;再到1988年更名为“市华人工作处”;最新的更名发生在2012年,更名为“民族处”,目前胡志明市华人工作由“民族处”管理。至此,胡志明市官方负责华人管理工作的机构中再无“华人”二字。华人问题由政治问题转为公共事务,华人工作由执政党管理改为由政府管理,这个变迁过程反映了越南共产党华人政策的变迁与华人地位的改变,华人正逐渐融入越南民族大家庭,或者说越南政府希望华人融入越南民族大家庭,真正成为越南共产党所称的“同胞”(đồng bào)。“越南华人越来越融入越南的生活,他们在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使他们重新定位自己为越南多元族群社会积极的一分子。经济增长使战后出生的越南华人寄希望于越南。对他们来说,中华文化是一种符号和仪式,而越南是现实的存在。华人文化实践的重构体现在华人一些庆祝活动、语言中心及华人慈善工作方面,显示华人效忠于一种符合官方政策的文化。华人性不再与越南民族认同对立。新生代华人依然认为他们的根在中国,但中国不再是‘想象的共同体’。”[42]

不过,华人真正融入越南民族大家庭必须以取得与主体民族完全平等的地位为前提,而目前华人地位的改善主要局限于经济领域,其他领域的平等权益还受到各种有形无形的限制,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

[1] 华侨志编撰委员会:《越南华侨志》,台北:华侨志编撰委员会,1958年,第47页。

[2] 徐善福、林明华:《越南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300页。

[3] Dấu ấn đồng bào người Hoa ở TP Hồ Chí Minh-Báo Nhân Dân-Phiên bản tiếng Việt, http://www.nhandan.com.vn/chinhtri/item/29490702-dau-an-dong-bao-nguoi-hoa-o-tp-ho-chi-minh.html.

[4][6][15][17][36]梁鸿德:《华运力量戊申春季总进攻与起义及建设与捍卫祖国的贡献》,《西贡解放日报》(中文版),http://cn.sggp.org.vn/%E6%99%82%E6%94%BF/%E8%8F%AF%E9%81%8B%E5%8A%9B%E9%87%8F%E6%88%8A%E7%94%B3%E6%98%A5%E5%AD%A3%E7%B8%BD%E9%80%B2%E6%94%BB%E 8%88%87%E8%B5%B7%E7%BE%A9%E5%8F%8A%E5%BB%BA%E8%A8%AD%E8%88%87%E6%8D%8D%E8%A1%9B%E7%A5%96%E5%9C%8B%E7%9A%84%E8%B2%A2%E7%8D%BB-82547.html,2018年 5月 3日浏览。

[5] 陈氏英武:《胡志明市华人经济生活》,文化—文艺出版社,2017 年(Trần Thị Anh Vũ Đời sống kinh tế người Hoa ở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NXB Văn Hóa-Văn Nghệ 2017)。

[7][25][26]陈衍德:《从排斥到接纳:越南华人政策的转变——1975年以后民族关系变动中越南华人的处境》,《世界民族》2008年第6期。

[8] 闫彩琴:《二战后越南华人政策演变探析》,《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6期。

[9] 于向东:《目前越南华人的政治状况》,《当代亚太》2003年第6期。

[10] 衣远:《试析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华人经济新发展》,《东南亚纵横》2013年第11期。

[11] 覃翊:《当代越南华人社会研究》,《世界民族》2009年第2期。

[12][41]赵卫华:《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华人政策的调整与实践》,《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13] Ramses AMER,“Vietnam’s Policies and the Ethnic Chinese since 1975”,Sojour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in Southeast Asia, Vol.11, No.1(April 1996), pp.76-104.

[14] Phạm Bá Nhiễu, đồng bào người Hoa ở TP Hồ Chí Minh trong kháng chiến chống Mỹ và phát triển kinh tế hiện nay,http://mattran.org.vn/Home/TapChi/so%2086/ncdp.htm;Chiến công của một đơn vị anh hung, https://baomoi.com/chien-cong-cua-mot-don-vi-anh-hung/c/4104470.epi,2018年5月6日浏览。

[16] Phạm Bá Nhiễu, đồng bào người Hoa ở TP Hồ Chí Minh trong kháng chiến chống Mỹ và phát triển kinh tế hiện nay,http://mattran.org.vn/Home/TapChi/so%2086/ncdp.htm;Công tác Hoa vận vùng Sài Gòn-Gia Định trong cuộc Tổng tiến công và nổi dậy Xuân Mậu Thân 1968 https://thanhuytphcm.vn/tin-tuc/cong-tac-hoa-van-vung-sai-gon-giadinh-trong-cuoc-tong-tien-cong-va-n-1491841252,2018年5月6日浏览。

[18] Công tác Hoa vận vùng Sài Gòn-Gia Định trong cuộc Tổng tiến công và nổi dậy Xuân Mậu Thân 1968,https://thanhuytphcm.vn/tin-tuc/cong-tac-hoa-van-vung-sai-gon-gia-dinh-trong-cuoc-tong-tien-congva-n-1491841252,2018年5月6日浏览。

[19] Phạm Bá Nhiễu, đồng bào người Hoa ở TP Hồ Chí Minh trong kháng chiến chống Mỹ và phát triển kinh tế hiện nay, http://mattran.org.vn/Home/TapChi/so%2086/ncdp.htm;Ban hoa vận- xứng danh đơn vị anh hùng,http://voh.com.vn/chinh-tri-xa-hoi/ban-hoa-van-xung-danh-don-vi-anh-hung-106919.html;http://www.nhandan.com.vn/chinhtri/dan-toc-mien-nui/item/26214002-%C3%B0ong-bao-hoa-trong-nhung-nam-thang-lich-su.html,2018年5月6日浏览。

[20] Stephen, Fitzgerald, China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a study of Peking’s changing policy, 1949-197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2,pp.179-180.

[21] http://mattran.org.vn/Home/TapChi/so%2086/ncdp.htm,2018年5月6日浏览。

[22] Chiến công của một đơn vị anh hung, https://baomoi.com/chien-cong-cua-mot-don-vi-anh-hung/c/4104470.epi;MINH ANH, Chiến công của một đơn vị anh hung, http://www.sggp.org.vn/chien-cong-cua-mot-don-vi-anh-hung-227345.html,2018年5月6日浏览。

[23] Trang chủ | Ban Dân vận Trung ương, http://danvan.vn/,2018 年 5 月 13 日浏览。

[24] Ban Dân vận Trung ương, http://cpv.org.vn/tu-lieu-van-kien/cac-ban-dang-trung-uong/doc-592220153261556.html,2018年5月6日浏览。

[27] Chỉ thị số 256-CT về công tác đối với người Hoa, Ngày 11 tháng 10 năm 1986, Chủ tịch Hội đồng Bộ trưởng.

[28] Chỉ thị 06/CT-UB thực hiện Chỉ thị 256-CT công tác người Hoa, https://thuvienphapluat.vn/van-ban/Bo-may-hanhchinh/Chi-thi-06-CT-UB-thuc-hien-Chi-thi-256-CT-cong-tac-nguoi-Hoa-99004.aspx,2018年5月6日浏览。

[29] Quyết định thành lập Số 411QĐNS-TU,Ngày3/ 8/ 1988 của thành Ủy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Quyết định thành lập Số178/QD-UB, Ngày17/09/1988 của UBND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30] quyết số 04/2012/NQ-HĐND ngày 01/03/2012 của Hội đồng nhân dân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về thành lập tổ chức làm công tác dân tộc” .

[31] Quyết định số 10/2012/QĐ-UBND ngày 16/03/2012 của Ủy ban nhân dân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về thành lập Ban Dân tộc trực thuộc Ủy ban nhân dân thành phố”.

[32] Giới thiệu-Ban Dân Tộc(Tiếng Việt), http://bandantoc.hochiminhcity.gov.vn/gt,2018 年 5 月 13 日浏览。

[33] Ban Dân tộc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Long trọng tổ chức kỷ niệm 66 năm Ngày truyền thống Cơ quan quản lý Nhà nước về lĩnh vực công tác dân tộc, http://www.cema.gov.vn/2012-05-07/8cf292804b273dfdad70fdd0300878e1-cema.htm,2018年5月6日浏览。

[34] Quyết định 302/2003/QĐ-UB ban hành Quy chế tổ chức và hoạt động của Ban Công tác người Hoa thành phố do Uỷ ban nhân dân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ban hành, https://thuvienphapluat.vn/van-ban/Bo-may-hanh-chinh/Quyet-dinh-302-2003-QDUB-Quy-che-to-chuc-hoat-dong-Ban-Cong-tac-nguoi-Hoa-thanh-pho/34408/noi-dung.aspx Giới thiệu về Ban Công tác người Hoa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https://m.facebook.com/notes/người-việt-gốc-hoa- 越南华人 -vietnam-chinese/giớithiệu-về-ban-công-tác-người-hoa-thành-phố-hồ-ch%C3%AD-minh/ 184678558233163/,2018 年 5 月 10 日浏览。

[35] Ban Hoa vận đặc khu Sài Gòn-Chợ Lớn-Gia Định nhận danh hiệu anh hung, https://thanhnien.vn/thoi-su/ban-hoavan-dac-khu-sai-gon-cho-lon-gia-dinh-nhan-danh-hieu-anh-hung-420134.html,2018年5月13日浏览。

[37] Ramses AMER, “Vietnam’s Policies and the Ethnic Chinese since 1975”, Sojour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in Southeast Asia, Vol.11, No.1(April 1996), pp.76-104.

[38] Lịch sử phát triển của Ủy ban Dân tộc,http://www.cema.gov.vn/gioi-thieu/lich-su-phat-trien/lich-su-phat-triencua-uy-ban-dan-toc.htm,2018年5月8日浏览。

[39] 这是2018年5月10日笔者通过越南友人调查了解到的信息。

[40] Dấu ấn đồng bào người Hoa ở TP Hồ Chí Minh-Báo Nhân Dân-Phiên bản tiếng Việt,http://www.nhandan.com.vn/chinhtri/item/29490702-dau-an-dong-bao-nguoi-hoa-o-tp-ho-chi-minh.html,2018年5月8日浏览。

[42] Yuk Wah Chan,“‘Vietnam is my Country Land, China is my Hometown’:Chinese Communities in Transition in the South of Vietnam”,Asian Ethnicity, January 19,2018,pp.163-179.

猜你喜欢

西贡胡志明市华人
何为“华人”?
胡志明市杜拉斯式的爱情:世上只有一个西贡
财神(大家拍世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胡志明市中央公园
西贡,西贡
是胡志明市,还是西贡?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西贡味道
胡志明市网球运动对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