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品质与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基于中国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

2019-09-04朱云鹃江文君

关键词:面板人力资源科技

朱云鹃,江文君,王 杰

(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科技人力资源的生存和发展依附于城市,所以城市品质的高低与科技人力资源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科技人力资源聚集是一种有序的流动和迁移。赫希曼不平衡增长理论关于劳动力流动的分析认为,发达地区对于劳动力的吸引是有选择性的,吸引的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素养较高的劳动力,这样的引进会使发达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并刺激其他生产要素增长;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刺激该地区对人才的需求,该地区工资再次增长,人才继续流入。

近年来,“传统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弱带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人口红利”加速向“人才红利”转变,“人才红利”正在形成,为推动高质量的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高地提供智力基础与支撑。[1]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转换、区域竞争政策的调整、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以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使得城市之间的人才竞争加剧,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各城市积极实施品质提升年计划,为吸引科技人力资源创造有利的空间和条件;科技人力资源个体也在寻找最大限度发挥潜能的空间。探究城市品质与科技人力资源聚集之间的内在联系,既为中小城市吸引并留住人才提出对策和建议,也为吸引人才的品质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因此,针对区域间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模式的转变,从研究角度应关注如何度量城市品质和各城市的科技人力资源聚集度,以及科技人力资源聚集与城市品质各个层面的关联性,从而为各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笔者以科技人力资源的需求为落脚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索吸引科技人力资源的城市品质以及城市品质的各因素对于科技人力资源的影响程度,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一、文献回顾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已有较多理论与实证研究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的影响因素。卡尔森(Karlsson)等人提出,大城市人才集聚的原因是具有知识密集型企业、众多的创造活动以及较高的收入来源。[2]麦克米伦(Mcmillen)等人认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政策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才集聚。[3]傅玉明等人研究发现,目的地人力资本集中对高技能人员移民具有重要影响。[4]阿福肯(Alfken)等人基于德国的 412 组面板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探究人才集聚的因素,发现一个区域与舒适性相关的因素对于人力资源的聚集具有主要的影响作用。[5]克尔(Kerr)等人提出,从全球范围来看,高技能工人定向的移民与集聚地的技术和知识生产能力有关。[6]

王勇指出,产业集聚是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的依托,通过企业群体将两者联系在一起。[7]高子平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以及对科技系统的日益重视,是海外华人科技人才回流的决定性因素。[8]胡蓓等人指出,人才集聚需要与产业集聚相匹配,人才拥挤不会引起经济增长反而会产生消极影响。[9]袁洪娟等人将影响科技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的因素归纳为政府、外界条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10]

国内外文献从不同的层面对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是将城市品质作为科技人力资源聚集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很少。有些文献虽然证明了城市化水平与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相关,但没有深入分析影响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程度具体的城市品质因素以及各因素影响力的大小。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灰色关联模型研究城市品质相关因素对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的影响。

二、研究模型构建

傅玉明等人通过构建定向迁移模型评价影响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的因素[4],斯科特(Scott)等人通过构建多项式 Logit 模型探究影响科技人力资源移动的因素[11],阿福肯等人基于面板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探究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的影响因素[5],张樨樨等人运用耦合模型对海洋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海洋产业集聚之间的耦合性进行研究[12]。这些模型对于样本的要求比较高,所需样本量较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笔者参考刘震关于面板数据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13]来研究科技人力资源聚集与城市品质之间的关系;面板数据能反映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信息,从而使信息更加丰富。

(一)面板数据的矩阵表示

假设

X0表示参考序列科技人力资源聚集关于时间和城市两个维度的面板数据,Xi为城市品质i指标对应的截面数据的矩阵表示,xi(t,n)是关于时间和城市两个维度的观测数据,其中t=1,2,…,T,n=1,2,…,N。

(二)数据处理

公式一:将参考系变为点,仅选择一个数据作为参考点,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面板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则

(三)面板数据的灰色关联系数

(四)面板数据的灰色关联度

三、实证数据分析

(一)样本和数据来源

考虑到样本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笔者选取4个直辖市和22个省会城市2012—2017年的数据进行研究。数据来自2013—2018年各城市统计年鉴、2012—2017年各城市统计公报,以及各城市的旅游局网站等。

(二)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技人力资源集聚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有不同层次。在人才需求的驱动下,科技人力资源作为高水平人才,其对城市品质有更高的需求,对各需求渴望程度的不同将会导致人才向不同的区域流动。科技人才是一个自身素质和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他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更需要被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机会。城市品质的高低与科技人才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科技人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城市,而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科技人才的聚集必须和城市品质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尽管我国关于城市品质的统计指标体系已初步形成,但由于指标数目众多,要从中挑选能够集中反映城市品质的指标相当困难。因此,笔者从人才的需求视角出发,基于指标的代表性、全面性以及科学性,选取经济品质、基础设施品质、生活品质、文化品质和生态品质作为影响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的主要城市品质指标。

第一,城市之间的经济品质差距是影响科技人力资源选择一个城市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经济品质包括四个指标:(1)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城市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客观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是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2)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表明一定时期内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3)城镇居民的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地区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劳动力市场情况,为社会公众进行就业选择提供有益参考。(4)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代表着地区的经济形势,反映社会整体的就业形势以及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变化趋势。

第二,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具体而言,基础设施品质包括两个指标:(1)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是医疗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医疗水平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科技人力资源选择某一城市工作必然会考虑其医疗水平。(2)交通便利度,交通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便捷的交通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迁移通道的阻力就会变小,交通越便利该城市对于科技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就越大。

第三,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是与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相关的客观条件。具体而言,生活品质包括三个指标:(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收入减去生活成本才是实际可支配的净收入,有些一线城市虽然薪酬较高,但生活成本也高,其实际收入就显得较低,生活成本是影响科技人力资源选择城市的重要因素。(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城市居民生活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反映了对职工实际收入的影响。(3)房价收入比,一线城市的房产增值是吸引科技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高额的房价同样会阻碍一部分科技人力资源的进入,因此这是影响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的重要方面。

第四,优良的城市文化对科技人力资源聚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具体而言,文化品质包括两个指标:(1)景点数,能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对城市的了解。(2)公共教育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城市政府对于教育的投资,从侧面反映了子女能获得良好教育的机会,极大地影响着科技人力资源的聚集。

第五,一个地区的气候、自然条件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具体而言,生态品质包括两个指标:(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空气质量是衡量城市宜居度的重要指标,空气质量恶化对于科技人力资源的聚集具有抑制作用。(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展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科技人力资源聚集评价体系

图1 2012—2017年平均科技人力资源聚集度

(四)面板数据的灰色关联度研究

首先,分别构建科技人力资源聚集度、城市品质各指标的面板数据X0、Xi,将X0看作参考面板数据,Xi看作比较面板数据,并根据公式一将面板数据X0、Xi进行标准化。其次,根据公式二计算每一年26个城市的城市品质各指标Xi与科技人力资源聚集X0的关联系数(部分结果见表1)。最后,根据公式三进一步计算城市品质与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的灰色关联度(见表2)。表2显示,经济品质、基础设施品质、生活品质、文化品质以及生态品质都和人才聚集有很大的相关性,且经济品质>生活品质>生态品质>文化品质>基础设施品质。经济品质与人才聚集的关联性最大,其中,人均GDP、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与人才聚集的关联度都在90%左右。由此可见,最吸引人才的城市品质是经济品质。

表1 2012—2016年部分城市面板数据的关联系数

表2 面板数据的灰色关联度

四、结论与建议

科技人力资源聚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城市品质提升年阶段,城市品质与科技人力资源相辅相成,科技人力资源的聚集效应能促进城市品质的提升,而城市品质的提高又能吸引科技人力资源的聚集。类型和地域不同的城市对于科技人力资源的吸引力也不同。笔者在分析2012—2017年中国26个城市的城市品质及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灰色关联模型研究了城市品质与科技人力资源聚集之间的关系。

第一,科技人力资源聚集与城市品质密切相关。城市品质是一个城市吸引科技人力资源的关键因素,城市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城市科技人力资源的聚集程度。一个城市要提高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只有提升其综合实力,提高经济品质、基础设施品质、生活品质、文化品质以及生态品质。

第二,对于城市而言,影响科技人力资源聚集最重要的是经济品质。与二、三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虽然生活压力很大,但仍吸引着广大的人才。因为这里人均收入高,工作机遇多,发展空间大,在经济利益、服务需求、发展机会方面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并且,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公平公正、尊重人才的氛围,人才聚集形成的聚集效应使人能发挥巨大的潜能。因此,二、三线城市应创造有利于人才发挥才智的环境,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区,把更多精力放在产业发展上,因地制宜发挥本地优势,打造与一线城市不一样的城市品牌产业。政府要为产业的发展提供配套政策和措施,产业集聚一旦形成,科技人力资源聚集就会自然形成。通过政策扶持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工作和机会,政策的制定要注重对就读于本地高校的科技人力资源的留用。因为他们对该城市有一定的感情,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对城市的熟悉度和适应性会使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该城市作为居留城市。抢夺人才不是目的,让人才为城市的发展发挥作用、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才是根本。城市要吸引人才首先应当提高其经济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收入,切实为居民创造收益。

第三,二、三线城市在经济品质上无法与一线城市相提并论,其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生活品质、生态品质、基础设施品质、文化品质等方面。二、三线城市应发挥其优势,加大城市社会文化环境的塑造以及城市宜居、城市崛起等良好形象的宣传。科技人力资源在选择城市时更看重这个城市是否宜居,即是否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等。在吸引人才时,城市必须打造一种对外来科技人力资源及不同风俗习惯等开放与包容的态度,塑造良好的城市氛围。城市房价是外来科技人力资源决定居留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要注意宏观调控房价收入比,避免因房价过高而把一部分科技人力资源拒之门外,同时要加强对科技人力资源的住房补贴、购房等政策。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人力资源作为高端人才,其对气候和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应加强城市绿化以及空气、环境治理等生态品质建设,打造宜居城市,以吸引科技人力资源的聚集。

第四,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科技人力资源在选择城市时,其家属的归属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要留住人才就应在原有社会保障制度下提供更好的权益保障,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配偶就业问题给予关注和支持。

综上所述,城市品质与城市对于科技人力资源的吸引力息息相关。笔者对影响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的城市品质各要素的实证研究表明,要提高一个城市科技人才的聚集度就必须提高其经济水平以及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当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城市品质的评价方面只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部分数据缺失,虽然对缺失数据进行了处理,但仍可能对最终的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这些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面板人力资源科技
石材家具台面板划分方法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科技助我来看云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Photoshop CC图库面板的正确打开方法
科技在线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