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背景下高职教育新商科人才培养研究

2019-09-04华冬芳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商科院校融合

华冬芳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 无锡 214028)

近年来,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断展现新的活力,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社交网络等互联网经济体的形成加速了产业价值链体系的重构,引起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新经济发展已驶入快车道[1-2]。新经济的发展对市场分工要求越来越细化,对商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新经济市场中的商科人才的要求显著区别于工业社会时代。商科作为专门研究营利性经营活动及其管理的学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遗憾的是,高职教育作为市场中商科人才主要输送渠道之一,其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明显滞后于产业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出适应市场要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新商科人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索。

一、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一)新商科概念的提出

商科是实践性很强、市场结合度很高的应用性学科。随着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组织结构在市场中不断涌现,驱动市场未来发展的要素从物质能源转向信息技术,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正发生颠覆性变化。学术界普遍认为,基于工业时代的商科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经济的发展,商科教育的调整改革必须具备颠覆性的创新思想。教育界学者适时提出了新商科的概念。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会议上,齐佳音从新商科学生知识构成的视角指出,新思维、新规则、新理论和新工具是新商科的“新”;席酉民指出,商科融入工科、理科、行业教学中将会是新商科的发展趋势。综合而言,与传统商科相比,新商科一是淡化了商科的学科属性,强调商科与其他学科跨界融合;二是强调商科人才对于数字经济思维和工具方法应用的重要性;三是强调新商科人才与产业对接的适时性。因此,新商科是传统商科的拓展与创新,是在商业、技术和人文愈发深层次融合的新经济时代,对传统商科的教育理念、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探索,旨在培养出符合新经济环境需求的商科人才。

(二)新商科人才培养的内外需求驱动

正确理解新商科的需求驱动,有助于回答为什么要开展新商科人才培养这一基础性问题,有助于高等院校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新商科人才培养实践。传统商科向新商科变革既是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外部驱动,也是高校自身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新商科人才培养的需求驱动如图1所示。

1.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外在驱动

首先,新业态需要新型商科人才。新经济的发展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核心,通过商业模式、商业形态的改变,重新配置生产要素,以减少人力资本对物质生产要素的依赖[3]。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多样的新商业形态,生产、销售、服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发生改变。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技术,市场中出现的共享行业等新兴产业对商科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新兴业态的出现对于商科中原有的商贸服务、供应链管理、品牌管理等领域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譬如,供应链管理需要能进行数据分析的技术人才,品牌管理需要懂线上营销的工商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互联网打破空间距离的障碍,推动商业全球化的发展,市场中会产生传统商科中所没有的新的专业人才需求。譬如,了解和掌握不同国家法律、商业形态、语言文化等知识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则是市场中亟需的新型商科人才。

其次,产业升级需要跨界商科人才。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对商科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质量要求。市场中需要的商科人才除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外,对传统行业技术必须有一定的理解,同时还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具有善于处理基于互联网的人际关系等一系列能力。本质上,新经济时代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都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信息技术应成为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此基础上,市场还要求新商科人才对其他行业的技术知识有所了解。譬如,如火如荼的工业品网络销售正成为新零售线上平台的业绩增长点,此类商品线上销售服务人员除掌握基本的市场营销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所售产品及该行业的部分技术知识。跨界融合是产业发展的趋势,新商科人才必然需要具备跨界知识的储备与知识应用复合能力。

图1 新商科人才培养需求驱动

2.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新商科的提出和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作为我国商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所培养出的商科人才必须受市场的欢迎,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市场是高等教育商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高等教育要提质增效,就必须适应市场变化,改革传统商科教育。因此,创新商科教育是高等商科教育自身发展的内驱动力。

首先,技术发展推动商业学科演化。由于技术进步,市场对商科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若高校不能培养出市场所需的新型商科人才,高校必将走向市场边缘,并会被市场所摒弃。当前,新经济背景下的新技术呈现出生命周期显著缩短的客观趋势,而高等学校新商科人才的培养周期需要3到4年,导致新商科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发展需求。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商科人才,高校必须从发展的观念进行新商科人才培养设计,积极关注市场中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特别是颠覆性的技术以及商业形态,提前布局新商科专业人才培养,加快新商科专业建设,主动改造传统商科专业,实现新商科专业的跨界融合[4]。

其次,高职教育必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分工和布局,高职院校办学应立足区域、根植地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高职教育要实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作用,必须积极适应经济发展变化趋势,回应新商业人才市场的要求,开展新商科人才培养[5]。当前,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性,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商科人才时,需要加强对新商科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做好专业增量优化、存量调整的研究论证,制订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商科人才培养计划,做到新商科专业调整与新兴产业发展同步,新商科专业集群支撑地方产业集群发展。

二、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高职院校结合各自特点建立特色鲜明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厘清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特点。新经济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在于“新”,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新、培养内容新和培养方法新。

(一)培养目标新

相较于传统商科培养特定职场岗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新商科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跨学科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较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多素养人才。因为,新经济时期,一是信息环境的巨变,使得原先利用市场中信息非对称性开展的经济活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市场越来越向信息对称逼近,原有的市场环境和交换模式在不断改变,数据价值凸显,并成为市场中核心的生产要素。这要求商科人才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变化,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二是未来的市场中,技术知识的更迭周期加快,要求商科人才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国际化的互联网思维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等。三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要求商科人才具备较强的协作能力。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市场需要何种能力的商科人才,高校就应该以培养何种能力为教育目标,目标的适时动态调整也是新商科人才培养“目标新”的体现。

(二)培养内容新

高职院校要实现新经济背景下新商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在培养内容上推陈出新。首先,是专业设置新。高职院校要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及技术趋势,前瞻性地设置商科新专业,如电子商务数据与分析应用专业;或者对原有商科专业进行升级,如将物流专业升级为信息物流专业。其次,是课程设置新。未来,各专业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新商科专业都应设置大数据、互联网传播等基础性课程,还应设置交叉学科的专业课程等[6]。再者,是知识体系新。课程教学内容不再是传统技术技能的掌握,而要及时更新知识体系,融入新知识、新技术。

(三)培养方法新

高职院校要将新经济市场知识传递给学生,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或方式。培养方法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和非课堂教学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创新,这需要教师提高自我素养,要借助信息技术,运用形式多样、学生喜爱、易于知识传播和吸收的教学方式。非课堂教学,是教师在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实践项目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互联网思维方式等。新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高职院校在知识传递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和非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

高职院校新商科人才培养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在总结传统商科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新、内容新、方法新”的特征,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新商科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可概括为“一中心、二重构、三对接、四融合”。

(一)一中心:以学生成长为中心

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成就学生,高职三年是学生重要的学习阶段,是奠定学生未来职业走向的基础。新商科人才培养要始终秉承高职教育本质,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今后,技术进步、知识更迭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极其有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教授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多元的文化素养,才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最优秀、最有能力的商科人才,而是以学生的人生成长规划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持续学习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新商科人才。

(二)二重构:专业重构和课程重置

为培养出本区域市场所需的新商科人才,高职院校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产业规划,提前重构专业。专业重构既要创办新专业,又要对传统专业转型升级,还要基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根据产业链建设专业群,以新商科为主线,构建现代商贸流通、现代金融服务和现代商务服务等多类型的专业群新格局。专业群是由多个学科或专业交叉组成的共同体,譬如,现代商贸流通专业群可以设置智能物流、跨境电商等专业;现代金融服务专业群可以设置会计服务外包、会计信息管理等专业。

课程重置是要突破原有的课程架构,形成“通识模块+专业模块+个性化模块”的新商科课程架构。通识模块主要由文化、思政、基础课等课程构成;专业模块主要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及交叉学科课程构成;个性化模块是根据学生自我发展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主要有技师型、科技创新型、创新创业型等课程模块,学生可选择任一模块学习。

(三)三对接: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接行业动态发展需求、对接人才自我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的立足之本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开展新商科人才培养最基础、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人才培养委员会、科技合作委员会、政校行企联盟等组织进行调研、论证,从“三个对接”入手厘清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一是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对新商科人才的需求。新经济的发展会促进物联网、电子信息、数据处理等产业的发展,商科人才除掌握自身知识技能外,还要对这些产业特征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因此,新商科人才培养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预测产业发展人才新需求,同时,要对这些产业内的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其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包括专业知识、各种岗位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综合素养等,以此作为制订人才培养目标的参考和依据。

二是对接行业动态发展对新商科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要对新商科所涉及的专业、产业进行分析,特别关注新经济背景下,市场中产生的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以及这种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对新商科人才所提出的新要求。譬如,借助云端技术展开的代理记账业务正在推动会计代理服务业的改革发展。一个会计师同时为多家企业提供会计服务成为新的行业特征,会计人员的管理知识、人文素养等方面都需要综合提升。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样是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参考和依据。

三是对接新商科人才职业发展的需求。根据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办学思想,重点分析、研判、对接新商科人才自我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毕业5年,甚至更长时间段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实践表明,5年工作经历决定新职员是否具有职业发展空间,以5年后的能力需求作为新商科人才发展的自我需求目标,既有针对性,又有把控性。应重点培养新商科人才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满足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需求。

(四)四融合:资源融合、双创融合、产教融合、文化融合

四融合本质上是高职院校在新商科人才培养方法上的创新,是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和资源,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制定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具体策略。

资源融合是指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新商科教学情境的重构。新商科作为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的学科,需要紧贴市场开展实践教学。新商科教学情境指依托各资源主体,建立各种贴合市场实际、紧密匹配各种课程内容所创设的实践教学情境。要实现新商科教学情境的重构,需推进商科教学与校外行业、企业、政府资源的融合,为教学情境重构提供物质、场景的资源支撑;需推进商科在不同二级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打破学科壁垒,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商科人才夯实基础。

双创融合是指创新创业实践与教学过程的融合。创新创业思维和精神对于新商科人才尤为重要。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特色,建设多个双创平台,鼓励优秀的、有创新想法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是新商科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也是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战略方向,开展双创融合有利于推动商科教学改革,有利于新商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自我评价,推动多功能复合型新商科人才的培养。

产教融合是指将产业发展与教学目标相融合。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商科人才是高职院校教学的关键目标,人才培养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改变人的行为决策,人的行为决策改变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进而影响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植入。所以产教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产业+教育”,而是将产业先进要素融入课程教学。高校应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从海量的企业招聘信息中分析产业发展进程和趋势,推进教育对接产业。

文化融合是将多种文化内容融入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加快发展,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已被淡化,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新商科人才需要具有国际视野,需要更多了解域外文化、法律、风俗等。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聘请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展开相关国家文化教学;同时,聘请一线企业运管人员担任指导教师,重点传授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化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化、互联网化的新商科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四、结语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无论是工科,还是理科,抑或商科,各学科领域都需要变革创新。传统的商科人才培养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既有的培养体系越来越难以支撑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发展的人才需求。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改革是大势所趋,但新商科的研究和实践却明显滞后于新经济的发展。

今后一段时期,作为高职院校,要积极推动高职教育新商科的建设与发展。首先,要做好高职教育新商科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当前,新商科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学术界和教育界已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教育主管部门仍未给出清晰的发展规划。教育部门要运用系统方法对各要素进行系统配置与组合,自上而下,制订新商科发展的具体规划。其次,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环境。新商科人才的培养需要不同社会主体的参与、支持,政府、学校、企业都需要创新教育理念,协同致力于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发展需求的具有可持续性竞争力的商科人才。再者,建立特色鲜明的新商科教育体系。未来,我国高职教育要避免同质化发展,引导各高职院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办出具有不同特色的新商科教育院校。总之,新商科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唯有坚持信念,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才能探索形成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商科院校融合
面向现代产业急需 培养复合型商科人才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融合菜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融合》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