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化发展研究

2019-09-03曾邦玮杨海霞周国林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

曾邦玮,杨海霞,周国林

(广东金融学院,广州510521)

1 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步入信息化和全球化轨道,产生了新的贸易模式——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贸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改变了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使供、产、销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便利,开辟了更广阔的竞争大市场。若将农产品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则农产品可以销往更多地方,农民不再担心产大于销的问题,转而专心生产,提高农产品产量,使农民收入增加,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为了农产品更好地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结合在一起,发展农产品经济,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电商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同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创新概念。

2 互联网背景下制约农产品电商化发展的因素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三农”事业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是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2.1 农村地区存在的限制因素

2.1.1 农村生产模式落后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农业大国,土地面积辽阔。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50.32%,而同年农业占GDP 比重却只有10%,一个重大原因就是我国农村生产模式落后,大部分农村经济体是“一家一户”式的小农生产模式,农产品产量靠天而不是靠先进技术。他们按照经验生产,不懂使用物联网、传感器、无人机等科技产品。这种落后的生产模式导致农产品的产量不稳定,质量参差不齐。

2.1.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多数农村及边缘地区的基础建设较为落后。其中,仍有许多农村配电网及网络覆盖不全面,没有网络就不可能发展电子商务,并且丧失了发展农村产业地区远程监控等经济模式的可能性,限制了农村规模经济的发展;内陆地区水域系统建设不完善,农产品因缺水导致产量及质量下降,限制了内陆地区农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发展;而破旧的路面,距机场路程遥远更是阻断了优良的农产品往外运送的道路。

2.1.3 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

大部分农村沿承了我国历史上的集市,许多农村百姓现在依然沿用在“街日”上集市购买所需物品的传统习俗,各家各户基本上自产自销,在街日面对面进行交易。这种方式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但是在如今这个经济、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这种方式不能满足社会对异地产品的需求,不能满足现代人对时效性的追求。

2.2 外部环境对于农村发展存在的限制因素——人才引进难

除了农村本地存在的上述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外部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才引进难。

2.2.1 人民观念沉痼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镇、城市流入,城乡差距逐渐增大,人们逐渐形成农村就是“贫困、落后”的观念。接受高素质教育的人才往往都不愿意回到落后的农村[1],而是在现代化的城市中继续拼搏。

2.2.2 农村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

现代年轻人基本上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并且多数具有懒、宅的属性,缺乏体育锻炼。因此,他们不愿意回到体力劳动繁重的农村,不能承受农村的劳动量。相比起来,他们更愿意做脑力劳动。

2.2.3 国家政策推介力度不足

虽然各级政府推出了鼓励外出求学的人才返乡创业的政策,但宣传力度不足,政策福利不够诱人。政府介入的力度不足,基本上持“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态度,人们并没有感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和优惠。并且,政府对外地人的关怀不足,导致难以留住人才。

3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化的途径

为实现农产品电商化,刺激农村经济发展,应当尽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改进农产品经营模式

将农民“小家小户”的劳动力及土地资源汇集成一个巨大集合体,由合作组织或企业制定科学、绿色的生产计划,提供技术机械以协助生产,并按照社会需求合理分配生产每种农产品的数量,以求达到供销平衡,再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广泛地宣传推广,由企业负责规划生产、销售及流通的经济模式,实际上是将农业经济各模块加以细致分工,并通过电子信息系统高效率地沟通、协商并使多方赚取合理回报。

3.2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全方位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还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人民幸福指数。加强水利、电力建设有助于农产品生产格式化、规模化,节省人力、物力;改善农村道路建设,增设机场、港口可以改善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加快物流业发展,有助于农产品向外运输。

3.3 制定农产品质量统一标准

因许多农产品没有标识登记,消费者购买产品都是凭借经验,其他仿冒企业的劣质产品便趁此漏洞混入市场,扰乱市场价格,靠低价抢占市场,导致质量上乘的产品销售情况不乐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应明文规定食品各项参数的范围,统一评定各级产品的质量,严格按照食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执行,把关各类产品的评级,严禁不安全食品的流出、不达标食品非法获取合格证,禁止“无证”产品混入市场,并对通过等级评定认证的企业和产品进行长期检查监督[2],保证产品的质量。

3.4 建设农村人才队伍

表1 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单位:%

现在中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在一线城市勉强生存,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农村也是一块宝地,如果能将农业产业化、电商化,将农村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中国的农村摆脱了“贫困、落后”的标签,才能真正走向共同富裕。政府应当颁布福利政策并加强宣传,鼓励城市高素质人才下乡,如通过职业性格测试、就业推荐等方式找到适合在农村发展的人才,并针对各农村的实际需求将其推荐到合适岗位,使岗位和人才相匹配,资源合理配置。

在互联网商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产品电商掀起了一轮新的电商热潮,并且农村电商作为新型扶贫模式,又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必将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现阶段,农产品电商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面临着许多问题,只有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共同努力,农村电子商务才能迎来春天。政府应深化改革、改善基建,并给予政策鼓励,企业应给予人才、技术等支持帮助农村发展电子商务,农民应改变陈旧观念,学习、接受新技术、新观念、新事物。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农资电商逃得过地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