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层积思想的城市公园更新探讨
——以天津市西沽公园改造方案为例

2019-09-03李鹏波张丹洋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层积水体公园

李鹏波,张丹洋,刘 腾

(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384)

2005—2010 年,上海市组织改造了80 多个建于20 世纪80 年代以前的公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上海市的成功使得全国各地掀起了老公园改造的热潮.但是由于紧迫的更新步伐且没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在改造更新过程中,很多只是在表层和局部进行了更新,这种更新方式造成了公园历史人文价值的损失、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公众使用感的下降等问题.同时,由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公园的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体验等方面.因此,以往的城市公园更新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的需求,亟需探寻一种新的公园更新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

1 层积思想的引入

层积思想最早运用于历史城镇的保护和建设中,201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提出了“历史层积”的概念[3],“历史层积”将城镇视为持续进化的有机体,认为城镇的空间形态会随着社会经济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4],城镇的历史会不断层积于城镇的景观之中.层积思想在城镇的保护规划当中,扮演着摸清城市历史,确定城市“基桩建构”的作用.

同时,城市公园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会受历史文化、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这种变化不断累积形成了现在的公园,而现在的公园又会随着客观环境和未来发展的需求不断进行新的转变.因此,根据公园时间上的沉淀和更新中的重点,即保护公园历史文化;满足现代居民的使用功能和游览功能;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入科学技术使公园与时俱进,把层积思想融入公园的更新中,可将公园划分为历史层、现代层和未来层三个层次.

2 基于层积思想的公园更新模式

本文将层积思想与公园更新相结合,通过对历史层、现代层、未来层的改造设计,形成一种新型公园更新模式(见图1).

图1 基于层积思想的公园更新模式

2.1 历史层

历史层的设计要以保护为前提,其确定主要通过:①查阅公园基础资料,确定古建筑、古树名木以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景物的存在,如若存在,应根据相关条例进行保护;②通过访谈公园游客的模式,统计其希望保留的景物,选定具有区位记忆的部分,并尽可能做到原样保留,依据实际的磨损或损坏情况进行修缮、整修或改造.

2.2 现代层

现代层的规划基于整体规划和因地制宜的理念.首先,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公园主要功能,确定功能分区和场地设置,梳理道路和水系系统;同时了解场地现有设施的使用情况并进行记录,对于仍能使用的设施进行保留,对于不能使用的进行修补或替换,所选材料和用具要做到环保和可持续使用.其次,了解公园周边区位环境,确定公园整体的设计定位.最后,检测公园的水质和植物种植情况,水系治理可请教专业人士,植物配置在适地适树的前提下营造自己的特色.

2.3 未来层

一个适应新时代的城市公园需要做到未来感和历史感并存,既要保护历史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由于未来层所需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储配较高,且受时代影响较大,所以未来层的设计对设计者要求较高.它要求设计师有敏锐的感觉和不断追求新事物的思想,需要设计师不断地了解时代前沿的资讯,并将其用于公园的规划当中,使其起到提高公园管理效率、提升公园科技感、丰富公园活动等作用,这样才能使更新后的公园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2.4 三层之间的联系

在城市公园这个有机体里,历史层、现代层和未来层不仅仅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它们彼此之间还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层在凝炼历史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作为现代层中的历史分区存在,丰富公园的文化活动;未来层通过引进现代科技,方便公园现代层的管理工作,节省人力物力,节约能源;历史层与未来层的结合可以丰富历史的展示形式,让历史知识不再枯燥乏味.三个层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公园更新模式.

3 层积思想指导下西沽公园的改造

3.1 西沽公园背景

3.1.1 西沽公园区位

天津市西沽公园为天津市西北部唯一的大型综合公园,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光荣道与红桥北大街交口,规划设计面积31.7 hm2,公园始建于1958 年,是全市三大公园之一,周边用地以城市干道和居民区为主,交通环境良好[5].

西沽公园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所在区域东畔北运河,南邻流霞里居住区,西邻青春里居住区与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北邻河北工业大学.周围交通便利,西北门处设有“丁字沽一号路”公交站.

3.1.2 西沽公园存在的问题

根据现场调研发现,西沽公园在历史层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内有历史建筑但是很少使用;园内没有体现红桥区以及天津市历史文化的景观.

在现代层的功能分区方面,整体分区遭到破坏,场地被分割成星状,且功能不明确;在场地设计方面,公园内原有的场地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周围居民的使用,许多种植区已被踩踏成裸露的土地,被当作活动场地使用,且出现一场地多用的情况;在交通系统方面,道路系统混乱,主次不明;在生态环境方面,公园内原本设计六个植物观赏区内的植物以及其他稀有珍品植物由于疏于养护,已不存在,园内水体缺乏流动性,富营养化严重;在基本设施方面,园内设施老旧,一些基本设施已经拆除或不能使用,且存在安全隐患(见图2-3).

图2 光秃的地面

图3 泛绿的河水

在未来层方面,西沽公园几乎没有引入现代科技进行未来层的建设.

3.2 西沽公园改造设计总体构思

本次更新总体设计思想以层积思想为基本思想.历史层上融入天津市红桥区历史特色;现代层旨在打造集文化、运动、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公园;生态上突出地域性特色的植物景观营造和水体净化治理的措施;未来层上运用太阳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旨在打造自然与人文共融,物种多样丰富的休闲运动公园(平面图见图4).

图4 西沽公园改造后平面图

3.3 基于层积思想的各层设计策略

3.3.1 历史层的保护

西沽公园历史层的设计首先进行保护物质的确定:通过现场调研发现,西沽公园中心辟有著名书画家龚望、梁琦的纪念馆,还有荣宝斋和西沽书画院(见图5-6),曾吸引各方书画爱好者来此举办书画展.同时发现人们常在滨水长廊内进行传统娱乐活动,例如快板、演奏古典乐器、唱民歌.经过查阅资料确定,天津市红桥区是天津的发祥地,同样也是天津商业、华北民族工业以及近代教育的发祥地.

针对历史层需要保护的物质,西沽公园历史层的设计从三方面展开:①重点保护纪念馆、荣宝斋等建筑,并且在书画院内不定期举办书画展览、书画比赛等活动;②修缮滨水长廊,确保其使用性和安全性,使其成为公园的传统娱乐活动集聚地;③园内可设置景墙、浮雕等记录天津市的发展历程,还可以设置展示工业、商业、近代教育发展过程的剪影画墙和vr 体验区,融合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起到继承、弘扬红桥区历史文化的作用.

图5 荣宝斋

图6 西沽书画院

3.3.2 现代层的维护

西沽公园现代层的设计主要是解决功能分区混乱、道路系统不明显、水体污染、植物景观效果不佳和设施老旧化这5 个问题.

(1)更新功能分区.西沽公园作为红桥区代表性公园的同时,也是周围居民的市民公园,所以现将公园重新规划分为两个大区:综合运动区和休闲文化区.其中综合运动区注重的是市民的运动和娱乐活动,而休闲文化区侧重于游览、科普类活动.两个大区内还分别设有五个小分区(见图7).

综合运动区内设有运动健身区和林间运动区,其涵盖了公园内所有的健身活动,并在两个分区内细致划分各个运动的场地,防止出现私自开拓场地,一场地多用等情况;多功能活动区、交流活动区,主要是用来进行文化类活动,例如下棋、读书等;花卉观赏区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所处位置和周边环境较好,但现状只有草坪没有观赏效果,现将此处种上多种花卉,增加景观效果的同时,还可成为一个野餐、拍照的好去处.

图7 西沽公园改造后功能分区图

山水休闲区位于公园的主入口处,假山配合水体、植物,打造一种青山绿水的感受;历史文化建筑区主要是公园内原有的纪念馆和书画馆;文化休闲区配合场馆,举行纪念活动和书画展,同时还作为切磋技艺、看书读报的场所;滨水休闲区设置了游船码头,为公园打造一处亲水空间;儿童活动区设置了游戏设施、戏沙池,以及开展一些智力、文化活动,在孩子娱乐的同时增加了科普教育性,同时在场地内设置了家长看护区,保证儿童的安全.

(2)梳理园内交通.园内交通分为两部分: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陆路交通现状的道路系统混乱,主次不分,所以需重新规划一级道路,使其成为一个可以连续浏览的环路;二、三级道路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删减不合理的路线、修缮被损坏的道路、增加必要的道路丰富游览路线.园内现有小规模的健身步道,但满足不了健身的需求,现增加其长度,以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园内本无水上游览路线,现在公园的河道上设置游船路线,既增加园内的亲水活动,又增强了水的循环(见图8).

图8 西沽公园改造后交通分析

(3)治理水体污染.针对水体污染情况,现提出三种治理模式,水动力治理模式、植物治理方式和生物治理方式[6].水动力治理的方式本质上是增加水体的流动性,让死水活起来,在逆时针方向上设置闸门,逐级蓄水,水满跌下,曝气增氧并形成景观效果;利用高差,配合机械措施,将水体从低处抽至假山顶部,顺流而下,形成跌水(见图9).植物治理方式主要通过设置卵石浅滩配合水生植物,通过卵石和植物的沉淀与吸附作用对水体进行初步净化,种植具有净水功能的植物(如荷花、香蒲、芦苇),通过植物的根系净化水体、杀灭细菌(见图10).生物治理法通过投放白鲢、鲤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并辅以具有净水能力的藻类、菌类共同构成水下生态系统,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形成水净化良性循环(见图11).

图9 水动力治理模式

图10 植物治理模式

图11 生物治理模式

(4)丰富植物种类.公园植物长势较好,但是缺少色叶树和特色植物,而且由于管护不当,已经找不到原设计中的观赏植物与珍稀树种.所以在西沽公园更新中,植物的配置应以适合天津生长的植物为主,同时引进珍稀树种,进行换土并营造小气候.植物配置以园区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有景的大型植物园为目标,其中春景园位于园区西南侧,有桃园、海棠园、兰园、梨园和牡丹芍药园(见图12);夏景园位于园区中部,主要种植蔷薇、荷花和槐树(见图13);秋景园位于园区的西、北、中部,主要观赏银杏、五角枫、金叶槐等色叶树种(见图14);园区东北部为冬景园观赏区,观赏梅花和松柏(见图15).

(5)老旧设施更新.对于公园内的老旧设施,要做到“逐个进行,保质保量”.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对需要修缮和更换的设施进行逐个记录,重点标明存在安全隐患与急需处理的情况;其次,根据记录情况,对于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先隔离再处理,以免发生危险;最后,进行修缮和更换时做到保质保量,材料选择时遵循可以循环使用的原则.

图12 春景园示意

图13 夏景园示意

图14 秋景园示意图

图15 冬景园示意

3.3.3 未来层的升华

西沽公园未来层希望通过引用现代科技起到方便公园管理、提升公园科技感和节省能源这三个作用.

(1)方便公园管理.园区内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联网安全监控、水体检测和土地湿度检测[7],当水体污染达到一定程度以及土壤含水量不足时,就会激发物联网总机的处理功能,相对应的处理设施会自动做出处理行为,当被处理物的指标达到预设的标准时,处理行为自动停止(见图16).物联网的运用可以节省人力物力.

图16 模拟物联网技术

(2)提升公园科技感.公园内通过引入二维码技术和光影技术增加游客对科技的体验感.二维码技术主要运用在植物以及景点处,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植物的基本信息与景点的电子讲解(见图17).园内使用电子地图实时显示个人位置,不用再担心在公园内迷失方向.园内设置剪影画墙和VR 体验区体验光影技术,剪影画墙展现红桥区历史以及中国书画作品,VR 体验区让人身临其境置身于天津市的发展历史当中(见图18).这两个技术的运用在提升公园科技感、吸引游客的同时,可以让游客在游览、体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开阔眼界.

(3)节约能源.公园引入太阳能技术节约能源,太阳能技术是转化太阳光的能量来服务于人类的技术,在公园内设置太阳能路灯、座椅、科技跑道等,早上吸收太阳光晚上自身发光,节省发电产生的能源.其中,科技跑道通过太阳能转换存储能量,夜晚的时候可以转换为灯光;同时局部设置“影墙”,可以虚拟形成跑步者的身影,仿佛自己和自己赛跑,使夜跑的人们不再孤独(见图19).

图17 植物二维码识别技术

图18 剪影墙

图19 太阳能科技跑道

4 结 语

基于“层积思想”的公园更新理论不仅是一种观念和思想,也是一种指导方法和手段[8].本文在城市旧公园的更新过程中,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一个有机体,拆解成三个部分进行规划设计再组合.然后,通过西沽公园的改造案例,验证这种更新方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证实了基于层积思想的更新方式可以完善公园体系,优化公园功能结构,塑造个性特色,使得公园更新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

猜你喜欢

层积水体公园
美蔷薇种子萌发研究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层积处理对截叶铁扫帚发芽特性的影响
层积前GA处理对老山芹种胚发育及物质代谢的影响
复合修复技术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评价
在公园里玩
屏边三七种子后熟生理研究Ⅱ. 层积后的种子内源抑制物粗提取及生物活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