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细胞癌和局灶性结节增生CT定量参数差异及临床鉴别意义

2019-09-02李茂胜谢微波

肝脏 2019年8期
关键词:灶性肝细胞定量

李茂胜 谢微波

肝细胞癌是常见的一种肝脏占位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对该疾病进行诊断、鉴别,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存在重叠性,易出现漏诊、误诊[1-2]。而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不多见良性肿瘤,在早期缺乏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也易造成误诊、漏诊,若将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误诊为肝癌进行治疗则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者均为肝内富血供占位性病变[3],影像学检测时表现较为相似,鉴别难度大,因此如何有效对2者进行鉴别诊断已成为众多医师和患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次研究对肝细胞癌和局灶性结节增生CT定量参数差异进行分析,为2者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基础资料

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30例肝细胞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外将我院同期收治的30例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病灶直径(3.42±1.33)cm,最大直径5.00 cm,最小直径1.00 cm;年龄(54.16±8.65)岁,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44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病灶直径(3.37±1.41)cm,最大直径5.00 cm,最小直径1.00 cm;年龄(54.21±8.50)岁,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44岁;两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病灶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肝细胞癌及局灶性结节增生,且病灶直径≤5.0 cm;②单发病灶;③18~75岁;④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目的、方法后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肾功能障碍或血液疾病者;②意识不清晰或语言障碍无法正常沟通者;③存在肝外原发性恶性肿瘤者;④急性感染或先天肝脏畸形者;⑤对比剂欧苏过敏者。

三、仪器及对比剂

选用philips ICT型256排螺旋CT 、ULRICH双筒高压注射器及欧苏(300 mgI/mL)对比剂。

四、方法

平扫:患者取仰卧位,深呼吸后屏气,使用螺旋CT从上腹开始平扫,肝脏病变情况得到确定后选择病灶最大层面作为中心,肝脏灌注层面上下4 cm处作为扫描层面,观察门静脉主干(灌注扫描应尽量包含肝门)。

灌注成像:关闭CT自动呼叫系统,调整为Cine扫描模式;随后使用ULRICH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50 mL欧苏,速度5 mL/s,对比剂注射8 s后叮嘱患者深呼吸、屏气,再次注射20 mL生理盐水,速度5 mL/s,对比剂注入1.91 s即开始动态扫描肝脏全层。扫描参数:电压120 kV,重建间距、层厚5 mm,机架转速0.5 s/r,肝脏扫描时间50 s。

图像处理: 将灌注扫描图像传送至工作站AW4.4,借助iCT肝脏灌注软件对灌注扫描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灌注参数图,在灌注参数图上选择感兴趣区则可获得相应灌注参数值(HBF、HBV、TLP、PVP、mTT、HPI),选择感兴趣区应尽量避开大血管、硬化伪影明显的区域。对两组定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将有差异的CT定量参数纳入ROC曲线分析其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

五、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两组病灶实性部分螺旋CT定量检测各项定量参数对比

经对比观察组HBF、HBV参数分别为(205.41±87.26)、(32.45±14.27)显著高于对照组(114.85±45.52)、(20.89±9.88),且观察组mTT、HPI参数分别为(5.14±2.14)、(61.53±19.48)显著低于对照组(8.55±3.18)、(79.54±2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HBF、HBV、mTT、HPI诊断肝细胞癌的ROC曲线分析

经ROC分析HBF、HBV、mTT、HPI四项指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2、0.919、0.901、0.906,见表2。AT、TTP、mTT、PI四项指标曲线图见图1~4。

表1 两组病灶实性部分螺旋CT定量检测各项定量参数对比(±s)

表2 HBF、HBV、mTT、HPI诊断肝细胞癌的ROC曲线分析

图1 HBF检测肝细胞癌的ROC曲线

图2 HBV检测肝细胞癌的ROC曲线

图3 mTT检测肝细胞癌的ROC曲线

图4 HPI检测肝细胞癌的ROC曲线

讨 论

肝细胞癌和局灶性结节增生均为肝脏富血供病变,后者属于良性肿瘤,恶变发生率低,一般情况下不用行手术治疗,前者相对于后者发病率、病死率较高,需通过手术进行治疗[4]。病理学活检能够确诊上述2种占位性病变,但多数患者无法接受创伤性的检查方式,而CT灌注检查对患者肝脏血流循环进行测量后依据测量结果评估肝脏的生理及病理状态,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式[5],本次研究使用CT灌注成像的方式检查肝细胞癌和局灶性结节增生,并对CT定量参数进行分析,为2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HBF、HBV显著高于对照组,mTT、HPI显著低于对照组。李靖翊[6]、黄宇峰[7]等研究指出肝细胞型肝癌患者PHI参数显著高于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与本次研究基本相符。笔者分析2种病变CT灌注参数差异原因如下:①肝细胞癌患者CT灌注参数HBF、HBV显著上升可能是病变导致血管出现扭曲或改变,造成动脉供血量上升,随着病情不断进展,动脉供血量也会随之上升,从而提高HBF、HBV;②局灶性结节增生是血液循环出现异常时肝细胞作出的反应,同时病灶中央还有一条或多条动脉,可由肝动脉直接供血,而肝细胞癌受肿瘤内生长因子影响,存在较多肿瘤毛细血管,2者均为肝内富血供病变,在此差异下肝细胞癌患者mTT、HPI显著低于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另外,经ROC分析HBF、HBV、mTT、HPI四项指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2、0.919、0.901、0.906,表明HBF、HBV、mTT、HP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鉴别具有重要意义。HBF、HBV、mTT、HPI检测肝细胞癌的敏感度分别为0.867、0.867、0.933、0.867,特异性分别为0.900、0.867、0.867、0.867,利于提高肝细胞癌的诊断、鉴别准确性。

猜你喜欢

灶性肝细胞定量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并文献复习
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无灶性癫痫静息态功能MRI的功能连接研究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
良性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手术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