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地域功能理论研究进展

2019-09-01王云靓宋美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5期

王云靓 宋美娇

[摘要]地域功能是特定地域在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时所履行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地域功能逐渐表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复合型、空间分异的特征。基于吴传钧院士提出的人地關系地域系统理论,首先,分析乡村地域功能的研究背景;然后,对乡村地理学、现代地域功能理论进行梳理;最后,提出未来乡村地域功能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进程;乡村地域功能;空间分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尤其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片面追求GDP的“冒进式”发展与空间失控,使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我国乡村发展正面临主要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和乡村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等“五化”难题。为了解决制约乡村发展的问题,中共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其本质是乡村发展内核系统与乡村发展外缘系统相互耦合协调作用。因此,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研究乡村问题不能简单将乡村单位割裂出来,而须将其置于区域整体系统的大框架下进行研究。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8.52%。1978~2017年,人均GDP由385元增至元59600元,年均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至36396.2元,年均增长12.7%;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3.6元增至13432.4元,年均增长12.5%。在长期的城市优先发展战略中,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从209.8元扩大至22963.8元,城乡收入比从2.57扩大至 2.71,2009年达到峰值为3.33,城乡二元结构畸形发展,导致乡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落后,“五化”难题难以解决。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须加大对乡村发展顶层设计的研究。

2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

2.1 乡村地理学形成与发展过程

乡村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之一,主要是针对城市以外的广大乡村地区的人文地理问题展开研究,包括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地域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以及预测其发展等方面。全球乡村地理学的发展,基本都经历了兴起、发展、弱化、复兴四个阶段。乡村地理学最早起源于法国,1 9世纪法国著名地理学家白兰士及其弟子开始了早期的乡村地理研究,他们阐扬人地相关论,主张用历史的方法研究乡村聚落的类型、分布及其演变,延续至今多为以时间序列的思想研究地域功能演变。后来德国地理学家魏伯、奥特伦巴主要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起和制约的乡村景观或文化景观,为后世的乡村地理研究奠定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展与民族独立成为时代主旋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理学研究也忽视乡村向城市发展倾斜。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乡村地理学开始复兴,研究主题逐渐多元化。

我国乡村地理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竺可桢先生曾强调“地理学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建国后,邓静中、吴传钧先生主要针对农业地理调查、农业生产摸底和农业地域类型等展开研究,并提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但受文革影响,部分研究不得不中断。改革开放后,吴传钧先生提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农业地理学是典型的边缘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又是地理科学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是农业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标志着人文地理学进入复兴阶段。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人口流动加快、“三农”问题突出、乡村“五化”难题难以破解,近年来乡村地理学的研究致力于解决乡村发展的问题,遂研究主题涉及农村居住点、城镇化、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农村经济、土地利用、城乡一体化等。

2.2 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

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2006年,这是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初步形成阶段。在中国地理学者的推动下,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将国土空间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第二阶段是2007~2012年,为现代地域功能理论正式形成阶段。樊杰(2007)在分析地域功能基本属性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模型,认为标识任何区域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趋于大体相等。这标志着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正式形成。第三阶段是2013年之后,这是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学术框架逐步完善阶段。地理学者开始对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学术体系进行构思,盛科荣,樊杰(2018)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框架下,系统解析地域功能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探究陆地表层功能分异的动力过程,分析地域功能成长发育的动力机制,实现了从核心概念构建到系统学术思想探索的转变。

3乡村地域功能研究展望

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8.52%,距离发达国家70%到80%的城镇化率还有一定发展空间。伴随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地域功能向多元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未来乡村地域功能依旧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经过对乡村地理学与地域功能理论的梳理,结合近期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发现对乡村地域功能的研究不仅仅集中在乡村地域功能时空分异的划分,应逐步向探索其驱动因素、内在形成机理转变,进而对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做出进一步推导,完善乡村地域功能理论,并可以对乡村地域功能格局演变进行预测与模拟,为乡村区域规划做出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1] 吴传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及调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1-3.

[2] 陆大道,姚士谋.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科学思辨[J].人文地理,2007(04):1-5+26.

[3] 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73(04):637-650.

[4] 张富刚,刘彦随.中国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J].地理学报,2008(02):115-122.

[5] 金其铭.农村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领域——兼论李旭旦先生的农村地理思想[J].国外人文地理,1988(02):35-38.

[6] 郭焕成.乡村地理学的性质与任务[J].经济地理,1988(02):125-129.

[7] 杨忍,陈燕纯.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演化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05):601-616.

[8] 马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 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04):339-350.

[10] 盛科荣,樊杰.地域功能的生成机理: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解析[J].经济地理,2018,38(0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