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山区典型沟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2019-09-01穆松林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

[摘要]沟域经济作为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在生态优先理念下,统筹生态保护与山区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践行了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北京市山区是沟域经济原产地,有必要对典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和梳理。选取三条典型沟域,分别从起步期、发展期和集聚机理进行分析,为其他区域沟域经济经济发展提供研究案例与实证借鉴。

[关键词]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北京市山区是沟域经济原产地,较好的平衡了山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必要对典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和梳理。典型沟域的选取主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体现沟域发展的差异特征,杜绝雷同性,即主导产业和发展模式具有代表性和分异性。其次,覆盖三大地域类型(山前平原、浅山、深山),全面反映沟域发展的典型性和一般性。据此,选取了以山前平原沟域为代表复合沟域—昌平区百里环形沟域,浅山沟域为代表的门头沟区妙峰山沟域和深山沟域为代表的门头沟区田庄沟域。

1 复合沟域—昌平区百里环形沟域

百里环形沟域是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样本和太行山重要的生态发展沟域,是一个集山前平原、浅山和深山区三大阶梯,立体性、垂直性和多样性富集,地质文化、长城文化、民俗文化、农业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区域。沟域面积240km2,涉及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25行政村;由白羊沟、高崖口沟和老峪沟三条自然沟域组成环形复合沟域,其中白羊沟为典型的山前平原沟域。

1.1 沟域经济的起步期

沟域经济:沟域经济的概念尚未明确提出,存在相似概念,如经济沟和生态经济沟。

产业状况: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是该沟域的基础产业,第二产业很少,工业化程度不高,且布设在平原与山区的过渡地带,第三产业属于刚起步阶段。

沟域经济政策:农业税与农林特产税被免除,政府对农村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为沟域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经济转型:沟域的发展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已经由集体经济为主转化为家庭独立经营的自主性产业,解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生态治理:自2001年开始实施京津风沙源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围绕水源保护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治理,2003年,在昌平区黑山寨地区建成了第一座农村地区垃圾无害化处理试验站,2004年,在响潭水库上游建成了山区农村第一座污水处理站。

农民自身发展:收入相对平原地区偏低,致富意愿强烈;注重参加各种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2 沟域经济发展期

沟域经济:明确了沟域经济的概念,发展定位和功能,并对沟域的自然边界进行准确界定,高崖口沟长28km、白羊沟长23km、老峪沟长11.2km。

政府扶持: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沟域内所有村庄实现了“五通”(通电、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公路);全部村庄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所有村庄建成体育健身场所;75%的村庄建有图书室和文化站;对沟域内景区建设给予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

空间规划:发展理念“先规划、后发展”,2010年,北京在世界范围公开征集7条沟域发展规划方案,百里环形沟域名列其中,市財政对7条沟域的发展规划征集给予专项定额资金补助,以确保沟域经济科学、有序发展。

1.3 百里环形沟域经济集聚机理

1.3.1 地理条件:三条沟域处于山体阴坡,植被覆盖好,多样性丰富,生态条件优越;三条沟域西南部为太行山余脉,西北部为燕山余脉,东部为冲积扇,囊括山前平原、浅山和深山区三大阶梯。

1.3.2 区位条件:交通对区域发展具有引导、支撑和保障能力,是反映区域发展条件优劣的重要指标(金凤君等,2008)。交通可达性的优越对区域发展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且对经济现象的空间集聚性产生影响,最终改变沟域经济的空间布局。百里环形沟域是北京山区为数不多的距北京城区最近的沟域之一。距市中心约50km,距八达岭高速仅10km,具备东西南北的通达条件,区域优势明显。

1.3.3 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是专业化分工、地理性临近、组织性临近、群内组织相互关联,以及协同与溢出效应等特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地理临近性对百里环形沟域经济的集聚发展起到了主要推动作用。特色林果产业是沟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山区不同地形、不同坡向和不同高度的小气候、小地质均不相同,因此,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必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百里环形沟域充分发挥地理临近性的独特优势,以三条沟域为轴带串联“盆景农业”,集聚成为六条产业带,保持沟域的完整性,打破行政界限,真正通过产业聚集实现区域统筹发展。

旅游文化产业是沟域经济发展的“引爆点”,产业集群是指围绕旅游核心吸引物,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核心企业、要素企业、关联辅助企业聚集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网络集群,并拥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地方根植性的经济集聚体,最突出的特征是空间集聚性和集群网络性。百里环形沟域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互补性强,沿沟域呈现“线型环状”分布,地质旅游文化资源、长城旅游文化资源、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农业旅游文化资源、红色旅游文化资源聚集在沟域内,形成景区网络和品牌效应。

1.3.4 社会资本进入:社会资本具有嵌入性、公共性和无形性,产业集聚根植于对社会资本的依赖。百里环形沟域凭借优越的资源、区位条件,成功引入了渔山(北京)投资有限公司、瓦窑(北京)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瑞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金球时代体育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环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起源矿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投资建设旅游景区、休闲山庄、高端度假酒店、文化创意园区等实体产业,提高了沟域经济的整体层次和发展水平。

1.3.5 发展模式:景区带动与沟域联动型模式(见图1)。该模式主要依托沟域内景区带动沟域联动发展,开发布局应以著名风景区为核心,对于跨沟域或跨区域的景区或景观带,可以实行廊道式开发,使景区的带动作用增强。此种模式具有较强的依附性特征,即沟域中的村庄对毗邻的风景区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因此,开发建设要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把乡村旅游纳入区域旅游范围加以统筹规划,以沟域内龙头景区为核心点,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打破沟域的行政界限,沟域联动,形成辐射面较大的经济区域。

2 浅山沟域—门头沟区妙峰山沟域

妙峰山沟域位于门头沟区东北部,是典型的浅山沟域,亦是联结门头沟深浅山区的纽带,沟域内永定河和G109国道交错穿过,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地理优势,具有丰富的自然山水生态资源、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1 沟域经济的起步期

沟域经济:妙峰山亟须产业转型、区域生态修复与再开发,因此,沟域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与发展路径,在门头沟首次提出,并付之于实践。

产业状况:一二三次产业形成Ⅲ>Ⅱ>Ⅰ的倒梯形结构。

经济转型:2004年以前妙峰山镇经济发展主要靠开发矿产资源,传统企业有采石厂、石灰厂、化工厂,虽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损害了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亟须经济转型,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达到区域经济和生态的最大“磨合效应”。

生态治理:资源依赖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造成了巨大破坏。妙峰山沟域地处石灰石覆盖区,多为石质山体,水土资源匹配条件较差,植被单一,加之多年非煤矿山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破损山体,导致了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的破坏,是门头沟浅山区的生态脆弱区。生态治理与再开发中以废旧矿山和被破坏的山体治理为重点,根据地形、地貌、地势的不同特点和功能需求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农民自身发展:农民种植业收入主要依靠樱桃、京白梨、盖柿、红果和玫瑰花等经济作物,但种植业的收入都不足以维持农民的生活,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2.2 沟域经济发展期

沟域经济:以山水(妙峰山和永定河)为发展的本体,突出民俗文化的核心功能,发展樱桃、玫瑰、京白梨、玫瑰花等特色产业。

政府扶持:沟域内“村村通”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电力系统比较发达,生活垃圾基本得到无害化处理。

空间规划:2010年5月26日,中芬门头沟生态谷项目签约,协议内容包括《门头沟生态谷(妙峰山沟域经济)总体规划合同及附件》和《门头沟生态谷国际市场推广合同》。

2.3 妙峰山沟域经济集聚机理

2.3.1 地理条件:妙峰山沟域地处浅山区,石灰石覆盖区,多为石质山体;地势北高南低,最高为妙峰山主峰,海拔1290.8m,最低处永定河谷,海拔134m,相对高差1156m,因此,沟域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出露区均呈陡崖峭壁,火成岩裸露坡面受原生节理影响,坡面上怪石嶙峋,坡积、残积堆积普遍。

2.3.2 区位条件:区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区位性直接关系到经济类型、发展速度与规模。妙峰山沟域是门头沟进入山区的第一條沟域,沟域距离北京市区30km,距离环路3km。交通十分方便,永定河、109国道、丰沙铁路通过境内。

2.3.3 经济集聚:名山、名品和名寺带动产业和乡村发展。妙峰山全名“莲花金顶妙峰山”,自古香火旺盛,对于沟域经济发展起到集聚和带动作用。妙峰山具有悠久的民俗文化、优美的人文景观、优良的自然环境的山地空间综合体(谢凝高,1987),它不仅是北京民众心目中的宗教圣地,更是一座名山。沟域内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562~2639小时,大于10?C的日数188~202天、积温3589~4180?C,无霜期190~205天,日较差在10?C以上,特别有利于果品的糖分积累,加之特有的“冷湖”现象,沟域内樱桃品质优良;京白梨是北京果品中唯一冠以“京”字的地方特色品种,亦是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

2.3.4 一沟多景集聚发展:集聚发展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实现品牌效应的有效途径。妙峰山沟域充分利用“一沟多景”的优势,以沟域为自然主线,推动沟域内景区集聚发展。集聚景区包括:樱桃园景区(现代观光农业)、仰山栖隐寺景区(宗教文化)、滴水岩(青檀林)自然风景区(地质文化、自然风光)、玫瑰花景区(特色风光、体验观光)、娘娘庙景区(民俗文化、香道文化)。

2.3.5 发展模式:特色农业与民俗文化展示型模式(见图2)。该模式利用已有的特色支柱产业资源,结合休闲农业,注入科技、绿色、健康内涵,配套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发展特色产业,并带动特色林果业、休闲农业和农业科技园区等现代都市型山区农业发展。通过农业与艺术、文化,农业与旅游业、民俗的有效对接和融合,将文化艺术转变为创意农产品、旅游文化消费品,赋予农产品、景观文化特色内涵和价值,有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

3 深山沟域—门头沟区田庄沟域

门头沟区田庄沟域位于门头沟区中北部,是典型的深山沟域,永定河穿境而过,水流冲击出山间一系列的峡谷,加上峡谷里的300多条支流,形成了树枝状的沟谷系统,使这里的地层出露明显。多年来没有矿产开采,长期的荒山绿化,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优良。

3.1 沟域经济的起步期

沟域经济:沟域内林木资源丰富,果树品种多。可利用资源比较匮乏,没有煤、石灰石等,主要矿产资源为紫砂岩和白砂岩。该时期沟域经济发展以林果业和农业为支柱产业。田庄地区的香椿、大村地区的黄芩、薄皮核桃和大杏扁是特色林果的知名品牌。

生态治理:以京津风沙源治理为重点,大力实施生态植被修复、绿色通道、永定河生态修复治理等生态工程。

农民自身发展:参与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特色林果业的科学水平;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区内务工,开拓了眼界,助推了产业结构调整。

3.2 沟域经济发展期

沟域经济:以雁翅镇的资源和产业现状为基础,发展特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并对镇域内三条沟域(珍珠湖、田庄、大村)的功能定位进行有效组合与错位,并提出高标准建设国际化沟域经济的发展理念。

政府扶持:推进山区主要道路路网建设,并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为沟域经济深度发展奠定基础。

空间规划:雁翅镇结合农民发展意愿和区政府整体对田庄沟域发展定位,积极争取是农委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支持,面门社会公开征集头沟区田庄国际化沟域规划设计方案。

3.3 田庄沟域经济集聚机理

3.3.1 地理条件:田庄沟域是典型的纯山区沟域,基本以永定河为界,处于永定河北侧,位于太行山北段深山区的前沿地带,具有明显的立体性、垂直性和多样性。受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山地地形的影响,夏季雨量适中,平均气温比市区低2℃~3℃,气候宜人。并且多年来没有明山开采,长期的荒山绿化,田庄沟域植被覆盖率比较高,生态本底良好。永定河及其支流形成的谷地,不仅为现代农业发展补充了水源,也为特色林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3.3.2 区位条件:距北京市中心70km,距门头沟区政府驻地40km。雁翅镇境内有109国道和丰沙线(丰台至河北沙城)铁路穿境而过,并且是从门头沟城区进入斋堂川的必经之路,有公交车相通。

3.3.3 经济集聚:沟域联网发展,系统整合、优化配置大区域内资源和产业统筹发展。田庄沟域目前农业是产业体系的基础,知名特色农产品主要为香椿、黄芩和干果,但从规模上看,相关农业产业规模总量较小,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市场开发和需求;田庄沟内有十分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既有古长城、金城山白瀑寺、田庄娘娘庙、杨村娘娘庙戏台等,还有民间庙会、民间戏曲、民间花会等以及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同样面临产业规模较小,单独难以形成旅游目的地。沟域联网是指在特定的区域,以沟域为自然通道和连接枢纽,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把单一分散的沟域进行区域化的资源与产业整合,其核心内容是保持沟域开发的完整性、生态性和沟域发展的区域协调性,统筹设计沟域内资源、产业、文化、村镇体系、品牌和形象。

田庄沟域分别与河北省怀来板镇沟跨省域连接,与昌平区流村老峪沟跨区域连接,与昌平区流村高崖口沟跨流域连接,并且与雁翅镇内大村沟、芹峪沟和房良沟跨沟域连接,不仅统筹了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且还从沟域上源确保了生态优良,更是打破了行政界線对资源、产业完整性的隔离,而且从产业规模和品牌共用上都形成了集聚。相应的沟域经济发展形成香椿产业带、黄芩产业带、干果产业带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

3.3.4 发展模式:生态旅游与文化休闲耦合型模式(见图3)。该模式以自然生态景观和特色农业为依托和基础,开发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文化的差异引起旅游者的文化旅游动机,产生了对异地文化或异质文化的憧憬、遐想等的文化介入的冲动,进而激发创新思维,改变人们现有的消费观念、方式和途径,通过创意产业的发展积极拓展沟域文化内涵,提升沟域文化价值;并借助生态良好、空气含氧量高、地势起伏度适宜等资源优势和国际体育赛事,发展休闲体育产业。

[参考文献]

[1] 张义丰,贾大猛,谭杰,等.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J].地理学报,2009,64(10):1231-1242.

[2] 穆松林,张义丰,李涛,等.北京房山山区沟域经济产业空间布局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04):588-600.

[3] 陈俊红,曹均,易芷娟.北京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调研与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9):169-175.

[4] 何忠伟,李昀,王有年.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31(09):105-109.

[5] 刘春腊,刘沛林.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11):1923-1929.

[6] 穆松林,刘彦随,刘春腊.山区沟域经济发展中土地支撑能力评价及其响应途径——北京市密云县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11):1880-1885.

[7] 穆松林.大都市郊区生态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研究——以北京山区沟域经济为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06):98-104+132+2.

[8] 穆松林.北京山区沟域经济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09):169-173.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一般模式及实证研究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