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角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探讨

2019-08-30张霞

青年时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

张霞

摘 要:本文根据国家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現状,结合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详细阐述了“一带一路”给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历史机遇与挑战,从而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策略。为培养国家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建构科技创新教育平台,整合高校优势资源,发挥教育中有利因素的作用,提高政府参与职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在访问东南亚和中亚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共同建设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策略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导向和发展契机[1]。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这将是一个双赢的历史机遇和大好局面。

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首次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2]。这意味着在今后的10年里,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开放,多方位引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努力联合各国并加强与其的教育国际化合作,从而加快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水平。

一、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各国高等教育在面向国内的基础上,日益注意面向世界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发展既适应本国国情的需要,又要和世界发展相接轨,既保持和发扬本国的传统文化和特色,又要注意吸收国外高等教育的丰富营养和成功经验;让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但具有广阔的国际视角,还有处理国际事务的知识和能力;加强语言教学,开设国际常用和通用课程,注意培养从事国际间事务和国际问题研究的专门人才;积极进行教育和学术的跨国合作,如联合培养学生、合作研究问题,互相提供资料、信息、设施条件等。这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与必然结果,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平台共用,促进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健康快速发展[3]。

(一)国际化的办学思想不够成熟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域跨度广,地理文化和人文文化复杂,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各国都拥有自己的办学思想,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的差异,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化办学思想有巨大差异,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变革[4]。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办学过程中,国内许多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和接受国际化的办学思想与理念的重要性以及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实际参与热情不高,实施力度不大,缺乏清晰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导致国内很多高校都是被动地去完成国家下达的国际化教学任务,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管理力量薄弱,缺乏竞争力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在组织机构与管理的国际化战略等方面不够健全和完善。“一带一路”高校中还有不少学校忽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作用,甚至一些高校还没有设立开展国际化活动的专门组织机构,许多高校未能把高等教育国际化举措纳入学校战略发展规划,缺乏国际化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将高校、政府和企业这三种力量形成一股合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才能踏上正规发展的快车道,才能在根本上解决人才、政策和资金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各个职能部分的作用。要做到这三种力量的结合、发挥出它们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增强管理的力量。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亟待完善

“一带一路”的发展策略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得到了空前加强和发展,但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亟待完善,尤其在法律监督体系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与国际通行的法律法规相比,我国目前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法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成熟,尤其是涉及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仍有诸多不完善。当前,除《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外,教育部还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如《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附和工作的通知》。这些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虽然涉及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各个方面,但都是从宏观方面给予相关指导,对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来说,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具体活动中,其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较为模糊,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四)本土文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相互融合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域跨度广,地理文化和人文文化复杂,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各国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渊源,同时中国具有5000多年的传统文化发展史,与“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的文化在渊源、认识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致使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大区别。因此,我国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各国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本着求同存异的国际外交法则,将中国教育国际化和“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五)缺乏优质的师资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知名度逐渐上升。来中国学习、任教和访学的人数在逐年增多。同时,中国走出去和走进来的各种人才也在逐年增多。这些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利因素。但从整体和需求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优质的师资还是比较欠缺的,其教师总人数的比重依旧偏低,国内师资队伍对满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外籍教师虽然也在逐年增加,但数量和质量也在短期内很难满足高等教育国家化的需求。

二、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对策与建议

为确保“一带一路”建设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够抓住机遇,健康、快速地发展,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培养和加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思想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交流及合作会极大地增强。因此应培养和加强我国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思想。通过举办讲座和培训来加强师生对当前世界发展趋势和格局的认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以及加深教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正确理解,鼓励他们放眼世界,开拓未来,以国际领先的管理、科研和教育理念要求自己,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同时,可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打造网络交流学术平台,吸引各国高校的专家和学者以及在校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会,从而共享各国优质的教育和教学资源,进而达到提高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目的。

(二)建构科技创新教育理念,勇攀科學技术创新高峰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合作还处于初期阶段,只有快速发展加强进一步合作与交流,才能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部分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科技创新,才能突破发展的瓶颈,达到快速和健康发展的目的。因此,国内高校必须着眼于世界,放眼未来,以开阔的视野、国际化的理念,开展多种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方式,吸引国际科技先进人才来中国高校工作或者访问交流。并建构长期稳定的合作理念和合作模式,促进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水平健康和稳步提高。

(三)重视沿线各国的地域文化,把文化和教育密切融合

不同民族国家在自身发展的历程中都创造了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并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后都形成了自身不同的价值理念。因此,我们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时,一定要本着求同存异的发展理念区别对待,不能生搬硬套。要有效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彼此交融,为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同时,增加国内高校优秀学生留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去中华文明文化的营养元素。充分了解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跨文化思想教育的研究现状,更好地处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价值观念上的相互碰撞和融合,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和质量。

(四)培养和引进优秀和高端人才,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奠定基础

有部电影里曾说过“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我国高校国际化起步比较晚,在师资培养的起步上更晚,师资队伍是高校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国内各高校应为教师制定详细的培训和发展计划。创造良好的软件和硬件条件,让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创造良机鼓励在校教师出国交换、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整体国际化水平。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熟悉国际规则、熟练掌握地方语言、熟知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国际沟通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五)政府积极参与,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减少对大学此类活动的行政审批流程和对大学教育与科研的职能干预,让国内高校更加自由地发挥其自身的能动性。此外,政府还应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提供足够的经费和优惠有利的政策保障,为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合理投入经费,为高校国际教育的发展带来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不断为国内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之间的合作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

环境。

三、结语

“一带一路”的健康稳步发展,必将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不断前进的动力。然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任重而道远,只有抓住机遇,不怕挑战,不怕困难,奋勇开拓,方能让我国的高校国际教育获得较大程度的飞跃和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使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廖迎春.“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J].现代交际,2018,485(15):173-174.

[2]申超.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辨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4(6):45-53.

[3]何瑾.“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7.

[4]刘凯,周文.“一带一路”视域下西部高校人才培养策略[J].江苏商论,2018,403(5):113-116.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