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克劳、墨菲领导权理论初探

2019-08-30崔德凯

青年时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墨菲领导权马克思主义

崔德凯

摘 要:20世界8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全球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的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富足,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社会矛盾变得错综复杂,各种新运动相继兴起,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要解释这样的社会现实必然要进行新的思考和发展。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后马克思主义孕育而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拉克劳和墨菲的领导权理论。他们在列宁的政治领导权和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了继承与超越,构建了话语领导权,颠覆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解构了经济决定论和阶级斗争理论,完成了对非决定性和偶然性的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说明与论证。但他们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等基本观点,滑向了唯心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

关键词:拉克劳;墨菲;领导权;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扩张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社会呈现出多元性的样态,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社会现实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思考,拉克劳和墨菲突破了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思想,提出了话语领导权,这就彻底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历史观相对立。拉克劳、墨菲的领导权理论试图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去改造马克思的传统理论,这点是值得肯定的,马克思主义面对新的形势的确是要进行丰富和发展,但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统统抛弃,最后滑向唯心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误读。

一、列宁的政治领导权与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列宁根据当时俄国革命实际情况的需要,提出了“最薄弱环节”的思想。他认为整个帝国主义是一个链条,而当时的俄国正是其中最薄弱的环节,因为特殊历史发展情况使得俄国社会充满了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些特有的历史矛盾被压缩在了俄国这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中,这些矛盾共同促成了革命的爆发,乃至革命最后取得成功,也就说革命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各类因素的汇集,而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个一般矛盾的累积和激化,列宁将这些特殊矛盾的汇合定义为“环境”和“潮流”。在这个基础上,列宁提出了政治领导权理论,无产阶级的政党在革命时期具有领导的能力和义务,通过团结领导群众和各方面的社会力量,结合成反对旧统治政权的阶级联盟,从而推翻旧的统治阶级,达到革命的胜利。在这里,政治领导权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获得了政治领导权才能团结大众,才能获得现实的革命力量,保证革命的成功。

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了僵化的理解,走向了经济决定论,他们认为经济因素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甚至是唯一因素,只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爆发革命。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必然会自动灭亡,但这只能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只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才符合革命发生的条件。无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有力地反驳了经济决定论,而列宁政治领导权的提出也为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埋下了最原始的种子。列宁突破了经济决定论者历史必然性的逻辑,展示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逻辑。“如果各阶级间的力量关系并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必然结果,更进一步,如果它不是单一矛盾的产物,而是一个国家干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所引发的各种作用的多元决定的结果,那么,必定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并没有一个先验地决定矛盾将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得到解决的基本原理。它的结果本质上将取决于政治斗争。”

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对列宁的政治领导权而言具有一定的突破意义,对拉克劳、墨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他们在领导权理论发展中的第二阶段。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同样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一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简单反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列宁的政治领导权理论是有時间域的,即在革命时期推动革命的进程,促进革命取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列宁的政治领导权具有手段和工具的色彩,只在社会形态变革的革命时期起作用。而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进一步深化了领导权的独立性,因为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是在社会稳定时期起着长期作用的,是通过阵地战去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从而达到革命成功的目的。可以看出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不再是一个时间点上的手段,它变成了在社会结构内部改变中的独立因素、主要因素,起着独立的效能。从这一点上来说,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突破了列宁主义,更加突出了领导权的优先性。

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具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起初,他认为工人阶级应该吸收其他阶层,从而形成列宁所构想的“阶级联盟”,联盟的利益应当符合联盟内部各个阶级的利益,所以这时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还是列宁主义的政治领导权,领导权的本质还是各个阶级利益的统一,也就是说还是可以还原到经济因素上去。后来,葛兰西从列宁主义的政治领导权转换到道德、文化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换,使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成为一种全新意义上的领导权。

首先,葛兰西从根本上突破了“阶级联盟”的领导权,即因为经济因素而联合起来的领导权,通过意识形态的争夺与确立,使不同阶级、不同利益的主体联合成一个意识形态的现实集团。这样一个集团便从根本上抛弃了经济因素的束缚,通过意识形态因素团结起来进行革命,达到推动社会历史进程发展的作用。可以看出,在反对经济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中,葛兰西走的比列宁更远,分析的更深刻。其次,葛兰西的领导权已经没有了阶级属性。在列宁那里的“阶级联盟”归根结底是因为阶级利益而联合到一起的,所以是可以还原到经济因素上去的。而葛兰西通过意识形态形成的“历史集团”打破了“阶级还原论”。最后,葛兰西认为革命不能仅仅依靠工人阶级,这是葛兰西反对“阶级还原论”在逻辑上的必然结果。葛兰西认为革命的主体是不能预先设定的,而是通过多样化的“要素”和“任务”去建构的,葛兰西对主体不确定性和多元性的强调,为拉克劳和墨菲的政治认同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它使霸权连接实践具有了可能性。

拉克劳和墨菲充分肯定了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意义,并且吸收其中的后结构主义因素,为话语领导权理论奠定了基础。但拉克劳和墨菲认为葛兰西在强调霸权斗争的多样性时始终坚持着一个“单一统一原则”,即虽然革命主体是不确定的,但葛兰西又坚持必须有一个基本的阶级,这样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在拉克劳和墨菲看来明显不够彻底。

二、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理论

拉克劳和墨菲认为列宁虽然肯定了政治领导权的作用,但依然禁锢在经济决定的框架之内。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对列宁的政治领导权进行了突破,有力地撼动了经济决定论、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逻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解构主义的理解。虽然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在拉克劳和墨菲来看还不够彻底,但这无疑是为后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一条显而易见的道路,所以他们给予葛兰西高度的评价,甚至自称是“新葛兰西主义”,他们从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出发,对其进行超越,走向了话语领导权。

拉克劳和墨菲话语领导权理论的产生可以看成是现实对理论的倒逼。他们认为从1968年以后,阶级矛盾以外的新矛盾大量出现,社会矛盾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样态,并且越来越具有独立的性质。列宁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了政治领导权的作用,葛兰西在革命失败后,于墨索里尼的监狱中认识到了意识形态因素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那么面对充满新矛盾的社会形式,拉克劳、墨菲需要的是一种比列宁和葛兰西更加彻底的领导权理论,一种策略性的理论方针。他们所说的话语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话语,而是话语的现实化,通过话语领导权的争夺,从而得到社会认同,这样革命的主体就不是一个阶级,而是一个因认同同一种话语而被连接起来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完全消除了马克思主义革命主义的阶级属性。其次,这个主体不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话语认同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偶然的、暂时的和随机的。他们认为:“领导权形态正如我们所理解的,不可能涉及到单个社会力量的特殊逻辑。”拉克劳和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理论彻底与经济决定论分道扬镳,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因素完全剔除,反对从阶级利益角度出发的阶级斗争理论和以工人阶级为革命主义的工人中心论,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历史必然性逻辑,成为了一种不同于列宁和葛兰西的更为彻底的后马克思主义领导权理论,他们视之为社会主义的新策略。

三、结语

拉克劳、墨菲提出话语领导权理论的目的是在新的革命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革新和改造,以应对革命现实的需要,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内部结构的改变,苏联的解体都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但他们将社会革命主体的形成归结为以个人意志决定的话语认同,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等基本原则,走向了唯心史观,彻底消除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经济因素的作用,解构了革命的现实基础,并且模糊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过分强调偶然性、特殊性和相對性,从而滑向了历史虚无主义。

参考文献:

[1]拉克劳,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M].尹树广,鉴传今,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拉克劳,墨菲.社会主义战略,下一步在哪儿?[M].后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陈炳辉.从政治领导权、意识形态领导权到话语领导权——拉克劳、墨菲的领导权理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2-107.

猜你喜欢

墨菲领导权马克思主义
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重温《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
你找的是哪个墨菲
黎笑:用创新引领增长,用专注稳步前行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哪个墨菲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 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论述探析
《无处不在的墨菲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