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老山战场到国际饭店

2019-08-30/晔

上海商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老山战友战场

文 /晔 琪

在八月翻滚的热浪里,张瑜明听到了军歌嘹亮。他是一个老兵,也是海派餐饮界的老法师。在国际饭店大堂一隅,西装革履的他正和战友聊叙往事,乐声慢柔,咖香轻袅。窗外,黄河路上车来车往。谈笑间,时光倒带,老山兰开……

亲爱的战友/你们还好吗/忘不了那个岗哨和靶场/一轮又一轮/一夜又一夜/为了祖国的和平与安宁/我们在那里刻下青春的誓言……张瑜明在朋友圈分享了战友写的一首小诗。今年是建军92周年,遥想那烽烟滚滚的年月,战友动情抒怀。朴实的字句,敲打着张瑜明的心扉。

35年前,对越自卫反击战还处于边境轮战阶段。时年22岁的张瑜明和战友们代表南京军区,由杭州出发,搭乘火车开赴云南。临行前,每个战士都将个人物品打包装进旅行袋,置于铺位上,袋中留有一封“遗书”,交代身后事。张瑜明回忆,那时每间营房有十个铺位,对应着十位战士,十条生命,十个家庭。战士们都是第一次上前线,很多人还是新兵蛋子。当时入伍三年的张瑜明,算是其中的老兵了,但面对枪林弹雨的边境战场,他的心里仍是没底的。

1984年12月,经过半年的边境作战训练,张瑜明和战友们正式进入老山战场。山地环境特殊,双方往往选择白天作战。张瑜明所在的机枪班,长期驻守山中据点。炊事班设在山脚。通常,炊事班一天送两次饭上山,一次是天亮前,一次是黄昏前,避开战斗高峰。如若遇到持续开战情况,炊事班无法派员送饭,张瑜明他们就靠压缩饼干充饥。打仗是艰苦的,更是危险的。子弹、枪炮不长眼,一个疏忽,便是生与死的别离。

由于入伍年龄较长,张瑜明做了机枪班的班长。众所周知,驻守阵地需站岗放哨,又称“站哨”。山地战不容易打,不过,一旦拥有旗杆式的目标,比如一棵树、一个房子,击打起来就会便利许多。“站哨”也可被视作此类目标。故不能小瞧“站哨”岗,它的重要性和危险系数都是极高的。那么,谁去“站哨”呢?张瑜明挺身而出,为班组的新兵蛋子当起了表率。暮色中,他扛着机枪,挺直身板,警惕地环视四周,山峦连绵起伏,空气中残留着硝烟的余味。在张瑜明的感染下,很快,新兵蛋子也成熟了起来,鼓起勇气,为边疆的安宁站岗放哨。

无情的战场,教会了张瑜明“现实”二字。他变得越发训练有素。有一次,他和一位副指导员隐避在一米多高的猫耳洞里,他端着高射机枪,对着700米开外的敌人的暗堡,一通扫射,两个敌人应声倒下。紧接着,他便不放枪了。身旁,兼任团支部书记的副指导员还在急着跟他商量“火线入团”事宜。张瑜明迅疾回道,这不是火线入团的事了,这是火线入党的事了。说着,他全神贯注,观察敌方动静,因为他知道枪一旦放出去,敌人的回击就不远了,此刻必须沉着应对。果然不出所料,朝着张瑜明的方向,敌人来了一阵枪林弹雨。躲在猫耳洞中的两人,只听得子弹落在洞外的突突声,眼前是肆意飞扬的尘土与砂石。幸好,上天眷顾,敌人忙活了一阵便消停了。张瑜明很清楚,猫耳洞的顶部其实相当脆弱,是禁不住折腾的,彼时能平安度过,只能说“福大命大”。

战场上,张瑜明领受了太多血泪教训,他一次次化悲痛为力量,在总结中实现蜕变。初入战场,他们用一个门的攻事架作战。不曾想,激战中,攻事架唯一的出入口被碎石填埋,战士们硬生生被闷死在里面。张瑜明等从中意识到作战设施需改进,不能只顾着进攻,而疏于逃生。于是,两个门的攻事架诞生了,有时,他们还索性以空心管子为材料。只因一句话,火线无小事,战争本残酷。

从老山战场回到杭州,已是1985年7月。营房里的陈设还是赴前线时的模样,不同的是,92个的旅行袋,只有82个被取走,还有10个永远也等不到它们的主人了。每每想起牺牲在老山战场的战友,张瑜明的眼眶便盛满深情的泪水。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在老山主峰上,有几块石头,镌刻着《我爱你老山兰》《小草》《热血颂》《血染的风采》等歌曲。尤其是这首由伤残军人徐良首唱的《血染的风采》,红遍了大江南北。伴着歌声,张瑜明和战友们走进了报告厅,给工人们、学生们讲述老山战场感天动地的血泪故事。那些年,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复员后,张瑜明走上了工作岗位,他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国际饭店。当时,国际饭店是沪上为数不多的涉外宾馆,因为要经常接待外国政要,对服务人员的要求很高。从军人到服务员,在外人看来,这个角色转型跨度非常大。但,张瑜明对此,却表现得相当适应。

“师傅好”,这是张瑜明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的眼里,所有比自己先进单位的职工,无论年龄大小,皆为师傅。他敬重每一个“师傅”的经验,默默地虚心地向他们学习。端盘、擦桌、点餐……即便是一个微末的服务细节,他也尽可能做到贴心。高高的个子,谦谦的态度,整齐的着装,在他身上,已难寻觅老兵痕迹。其实,军人的很多宝贵品格,早就溶于他血液之中,指引着他,融入国际饭店,融入这片优雅天地。

张瑜明很勤奋,他业余会去翻看国际饭店的相关资料,他觉得,既然自己来这里服务,就要了解这里的历史,感悟这里的文化。只有爱上这里,爱上自己的岗位,才能将优质的服务、有爱的食物传递给海内外宾朋。

“上海国际饭店位于‘上海大地原点’,信步可达繁华商街——南京路,正对风景如画的人民公园、大剧院、博物馆,周边有多条公交、地铁线路,宾客出行交通、游览、购物极为便捷。上海国际饭店是具有七十七年历史的著名老饭店,2006年国际饭店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列为全国中华老字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瑜明在自己的字典里,不断补充关于国际饭店的种种资料。他喜欢每天推开旋转门仿佛穿越到上世纪三十年代老上海的奇妙感觉,他喜欢闻着咖啡香气细嗅缠绕其间的宁静祥和,他喜欢人们坐在店堂轻声细语又不乏情致的谈笑,他喜欢这座老饭店里中西合璧的海派味道。

“生活清爽了吗?”流火的八月,采买国际饭店蝴蝶酥的长龙,风景依旧。张瑜明带着战友去看了看后厨,他那洪亮的声音回响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间。如今的张瑜明,已是国际饭店餐饮部副总监。岁月花白了他的头发,曾经的打靶高手鼻梁上也架起了眼镜,然而,军人的作风不曾改变。

从开工准备,到过程监督,到后续总结,整个餐饮流程,张瑜明都配合单位领导,管理得妥妥当当,梳理得清清爽爽。餐饮部有200多名员工,约占整个饭店员工的2/3,细分为大大小小多个班组。为管理好这样一支团队,张瑜明拿出了当年老山战场的“班长精神”。“一是一,二是二”,这就是他的办事风格,他的眼里,容不得半点含糊。

当年让张瑜明“火线入团”的副指导员,那会儿并不知道张瑜明在赴老山前就已是党员。作为一名老党员,张瑜明在单位里也担任党支部书记。他很擅长做思想工作,将党的教育与业务培养有机结合,把支部建在一线,服务顾客零距离。他发现,员工队伍中有相当一批年轻人,树典型,立骨干,非常有必要。

除了常规的党课学习外,张瑜明还乐于和年轻人拉家常。这看似漫无目的“拉家常”,实为他“谈心”的法宝。往往就是这样的形式,才拉近了他与青年职工的距离,让他倾听到了青年职工的困惑、烦恼、愿望等心声,有助于从一线岗位发掘和选拔有潜力的青年干部。小曹便是一个典型,他也是从服务生做起的。张瑜明通过沟通互动,发现小曹为人处事态度好,有理想,行动力强,于是对其进行了着重培养。小曹不负期望,一路由服务生晋升至领班、餐厅主管,同时还被选入锦江集团VIP服务团队(该团队专门负责重要外事接待工作),工余还担任培训师,教授新人业务技能。将党的关怀融入业务技能的提升,张瑜明的身边,小曹这样的进步青年越来越多。他们当中很多人是新上海人,对国际饭店的前世今生知之甚少,但通过生动的党课、亲切的谈心,他们也逐渐爱上了这里,举手投足间亦有了一种海上情怀。

战友说,这两天,他家阳台上那盆葱绿的兰花开了。虽然离开老山前线已经35年了,但他始终忘不了那令人怀念的老山兰。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店堂,多么温馨和平的时光啊!恍惚间,张瑜明仿佛看到,那连绵起伏的老山上,一簇簇蔚蓝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猜你喜欢

老山战友战场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老山兰——战士的魂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战友是什么
耿老山的大海碗
永远是战友
永远是战友
无言的战友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