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接力:顺学而导的生成效应

2019-08-30江苏省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3期
关键词:分母分子解决问题

江苏省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陆 椿

课堂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现为广大教师普遍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运用。无论是师生、生生交流,还是小组、全班交流,都很好地达到了反馈和共享的目的。但课堂交流的作用不应仅停留在信息交换层面,伴随“交流”所生成的,如“方法比较、观点质疑、思维碰撞、情感共鸣”等一系列数学思维领域和学习情感层面的丰富活动,还未引起有效重视。而这些,恰是“讨论交流”教学方式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下面试结合“通分”教学片段略谈一些此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师:下面A组中的每两个分数,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

师:A组中的每两个分数,大家一下子就比出了结果。而B组的两个分数,为什么不容易很快比出大小呢?

生:A组中的每两个分数,有的分母相同,有的分子相同,我们已经学过怎么比较。而B组中的这两个分数有点不一样。

师:不一样在哪呢?能具体说说吗?

生:B组的这两个分数,它们的分母不相同,分子也不相同,不好比。

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比出这两个分数哪个大、哪个小吗?请思考。(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小组交流)

师:这是用画图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谁也想到了这样的办法?

师:用画图的思路的确能解决问题。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师:把分数转化为小数,就简单了。同样能解决问题。

师:把原本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转化成了同分母分数,就能解决问题,比出大小。这又为我们打开了一条很好的思路。

师:这两种做法有什么联系?

生:我发现,他们都是把分母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或者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师:概括得很好!的确是这样。

师:(指生7)你是怎么想的呢?

……

以上从比较一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启发思考,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灵动生成,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此过程中如何顺学而导?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导情,营造思维空间

问题触发思维,思维通常与问题联系在一起。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基础。好问题的关键,在于准确为学生的学情“把脉”。本案例A组中的每两个分数,共同点是:分子或分母相同,容易比较大小;而B组中的两个分数,分母不同,分子也不同,不能直接比较。这就产生了一个思考情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两个分数,怎样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呢?整节课即围绕此问题展开,学生迅速进入由此问题情境创设的思维空间,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想的”“比一比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你明白小伙伴的想法吗”等,推动学生在情境氛围中不断深入思考。

二、导学,启迪思维求异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鼓励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不同策略,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上述案例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虽然思维水平存在差异,但均能以适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体验成功。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分提供机会,不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解法得到伙伴验证;模糊不清的想法逐渐变得清晰;而原先没有想到的,由于受到伙伴的启发又形成新的思考。学生的解题思路越想越多,越想越巧妙,有的方法甚至教师课前都没有预设到。虽然学生的解法和表述方式是感性和直接的,但通过教师的归纳,又让学生明白了画图法、转化法、演算法、推理法等各种方法之间殊途同归的关系,思考获得新的提升。

三、导问,促进思维生成

生成,原意指事物的发生和形成。课堂生成是指在师生、生生的合作、对话、碰撞过程中,现时生成的新问题、新情况,它在预设之外,使课堂呈现出灵动变化、生机勃勃的特点。生成,是一个动态形成的过程,不是借学生之口说出老师想说的话。上述案例中,不仅教师抛出问题,学生还相互质疑,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于是纷纷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不同的角度尝试解决。教学中并不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而是通过引导和适时的问题点拨,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发现,力求使学生在各种思路情境中经历尝试、探索与分析的过程,有的学生还学会了借助图形、反向思考等思维方法,难能可贵。

四、导思,激发思维接力

总之,教师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更应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通过比较、推理等,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实现思维接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力”。

猜你喜欢

分母分子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分子的扩散
解决问题的设计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