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2019-08-30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3期
关键词:算题口算技巧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 王 晶

培养学生又准又快又符合这个年龄段的思维计算能力,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而又最基本的任务。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快捷的口算能力,既体现在计算的正确和快速方面,还体现在方法的灵活性、合理性等方面,加强口算训练,不仅能够从正面促进学生的计算技能,而且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快速发展。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和促进学生思维素养,略谈几点想法和大家讨论:

一、明确口算要求,加强基本训练

口算由于年级的不同,要求也不同,概括地说,低年级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以及连加、连减等要求熟悉快速准确。到了小学高年级,口算内容增多,难度加大,例如:24×51;25×8;15×5——对所有新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口算的题目,一律要熟练口算方法、技巧且准确率要非常高。明确各年级的要求,要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口算能力,必须加强训练。

1.训练口算要坚持经常性原则

经常性就是时时刻刻都要有训练。如每天孩子们到校,迅速做一下题目少而精的口算题;上课导入之前先发一张口算纸,在最短的时间完成;离校时也出几道简单口算题,布置家庭课外作业时加几道具有一定技巧性的口算。

2.训练口算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就是根据孩子所处的年级不同、年龄段不同设计口算题目的题量、难易程度;同时也要针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孩子审计不同层次的题目和题量。

3.训练口算要注意逐步运用规律技巧的原则

口算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采取先视算后听算的训练方式,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口算技能。掌握“先简单,后复杂;先常规,后技巧”的规律。

4.训练口算要坚持学生口算思维的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提高口算训练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表达计算方法,直接通过思维计算得数的过程,因而需要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如果学生对口算题发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自觉地进行计算。要激发学生口算练习的兴趣,要注意练习方式多样化、趣味性。训练要注意直观、多变、新颖,如利用计算机、卡片、翻板、口算板、口算表、图形等,低年级可穿插游戏竞赛等方式进行口算训练,这样训练口算会使学生兴趣盎然。

二、教会学生口算方法,提高运算技巧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道口算有多种口算思维的方法,例如:9+11,(45+33)+55,89×81 ,101×102等,可以用灵活的方法进行口算训练。

1.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训练。

2.运用运算性质进行口算训练,如:613+98,8.6-5.8-1.6,125 ×64,这些题让学生直接说出得数感到困难,但通过观察数字特点,可根据加减法性质以及积不变的特点,把原题处理成613+100-2,8.6-1.6-5.8,125×8×8,经过处理,使学生很快能说出得数。

又如:25 +25 +24 +25,即使孩子们能迅速说出答案,这样的要求明显过低,结果对与错不是最重要的,心算过程以及在心算、口算的计算过程中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还要让学生说出:你是怎样计算的?这两种方法哪种最简便?

(1)25+25+24+25=25×3+24=99;

(2)25+25+24+25=25×4-1=99。

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第(2)种算法较为简便。

4.训练学生口算切忌三点:一忌“唱答式”,唱答不便于识别对错;二忌“抢答式”,抢答形式进行口算常为优秀学生表现的机会,差生反应慢,来不及思考,逐渐对口算失去了信心;三忌搞“题海战术”。题海战术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失去练的效果。应精选习题,边口算,边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为什么要这样计算?”“还有简便的方法吗?”“从这道题中你学到了什么?”做到一题一得,照顾全体学生,这样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使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口算方法。

三、提出合理要求,切忌贪大求多

小学生还是尚处于思维开发时期,虽然活跃,积极性高,但是经常性出错或者每次成绩不理想往往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焦急、失望甚至厌学情绪,故而老师不能把题目设置难度太大,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同时关注孩子们的情绪表现。

综上所述,从教学的实践中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明确要求,加强基本训练,教给学生口算思维的方法和技巧,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算题口算技巧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根据“倍数”巧算题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小灵通算题
小灵通做口算题
巧算题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