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理念下的课堂应关注些什么
——一节研究课的思考

2019-08-30沈士贞

报刊精萃 2019年2期
关键词:线段图形情境

沈士贞

广西柳州市鱼峰区雒容镇中心校 545616

如果问在课堂上该关注什么,所有的教师都会说,当然是关注学生了。是的,对生命的关注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有专家说:“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让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这充分说明了在知识中注入“生命”的重要性。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哪些方面呢?

蒙老师带来的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的“整理和复习”课,充分践行了新课标指出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极端性等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看我变变变”这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很快画出了图形变换的网络图,复习了各种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由于老师关注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所以在课堂上师生都投入了真情实感,学生倾情投入、认真思辩、畅所欲言、交流与合作得较成功,而这些正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从我看到的教学情境反映出:我们的孩子都是鲜活的生命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才能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学得更多更乐。因而我认为新理念下的课堂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

无论是一堂什么课,也无论课的内容是什么,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结果上。一堂课学生学习结果如何,我觉得主要是看学生在课堂中的以下一些表现:

(1)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从这节课来看,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在老师富有特色的激励语言的调动下,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了学习中,所以就自然地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了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的是实实在在的灵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探索以及问题的解决。所以不难看出课中学生学习的效率是高效的。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的发散程度。如蒙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段:先引导学生回忆各种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然后回忆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后用一个简洁明了的网络图来整理这些知识点,把各个图形之间的关系表示得清清楚楚。学生在整理复习中,获得了必要的转化、类比、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重视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你们还记得各种平面图形的推导过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这个数学问题前尽可能多地提出许多设想、多种解法途径与多种答案,提高了发散思维的流畅性。接下来是思维训练:

①请看下面两条线段的关系怎样,看数字,你能想到学过的什么图形?

(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画,然后与同桌欣赏)

②师给出一个数据:800 平方厘米,利用这两条信息,

你猜可能是什么图形的面积?

③用你的经验说说,800 平方厘米有多大?出示800 平方厘米的实物图形。

④让学生自己出一个数,学生猜是什么图形,老师贴出实物图形。

一般事物的质和量是由多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决定的,如改变其中某一因素,或改变因素之间的位置、地位、联想方式,常常可以产生新思路。从这个环节来看,学生发散思维的变通性提高了。

2、关注课堂上教师教学的方式和过程

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影响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课堂气氛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只有宽松、和谐、民主、活泼的气氛才能使学生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是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而得出的,相对于自己或周围的人来说是新方法、新知识、新规律的行为,就可以算是一种创新。学生创新的支点在于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我们只有切实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才能利用多种机会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所以课堂上我们的重点是放在促进学生如何学上,鼓励和培养他们学习方法,研究和开发他们课堂学习的潜能。而这些我们都从蒙老师的课中看到了,如她在第二个环节“看两条线段的关系”上,是从学生的思维发展的角度出发,先给学生呈现了材料(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并标上数字),然后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规律,使学生自觉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当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时,老师又出示数据,叫学生猜可能是什么图形?最后观察两条信息之间的关系,再次切入问题,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使学生陷入冥思苦想之中,接着又引导学生再次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老师提的问题看似简单,却由此引出学生一系列的联想、猜测、观察,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突出了学生自己是如何探究知识,如何生成“结论”的,突出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训练和培养,突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获得,很好地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学会是为了会学”的思想。

蒙老师的整节课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如:“你们还记得各种平面图形的推导过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创设“操作”情境,提供参与条件(如:“用你手中的图形剪、拼,看能得到什么新图形”);创设“讨论”情境(分小组讨论“两条线段的关系”),营照参与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初步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正因为她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才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这个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他们是主动完成意义的建构、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并积极参与反思、修正自己行为的鲜活的人。

猜你喜欢

线段图形情境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图形中的线段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线段图真好用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