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地区大胸中老年女性体型特征与分类研究

2019-08-29刘宝宝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围度体型聚类

刘宝宝,周 捷

(西安工程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0 引 言

从中国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情况来看,中国中老年服饰市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老年服饰市场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1-2],中老年女性对于服装的定位不再是遮羞、保暖,她们对服装的合体性、舒适性及设计感观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服装的需求及选择与人体体型密切相关,体型是研究服装结构的基础,影响服装穿着的美观、舒适及合体[3-5]。故随着时代的发展,客观地分析实际体型数据、制定出符合体型特征的服装结构规格并扩大服装体型覆盖面显得相当重要[6-7]。关于中老年体型的研究多针对某地区、某年龄段的特征进行研究,但并未对某一种体型进行更细致的划分[8-9]。资料显示,现阶段中老年服饰市场有很多与中老年服饰需求相悖的问题[10-12]:体型数据更新缓慢,服装尺寸规格覆盖不全;由于职业、民族、饮食生活方式、遗传等方面的影响,中老年人体型发生很大变化,服装企业很难把握其体型变化规律,同时又没有相对参考的资料或数据,导致企业很难针对中老年人的需求设计服装。

中老年女性在围度方面总体趋于肥胖[13]。因此,本文以40~60岁西安地区的中老年大胸体人群为研究对象,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到离散程度较大且呈不显著相关的变量;采用“分类指标+侧面形态”的分类方法,配组对中老年大胸体体型细分,将中老年大胸体体型细分12种体型,其中6种为主要体型,旨在寻求描述各体形特征比较准确、有效的方法。

1 人体测量及数据分析

1.1 测量项目的确定

选取身高、胸围、腰围、臀围4个人体特征指标[14],根据中老年人腹部、胸部等特点,将腹围、下胸围、胸宽、胸后点水平距、胸前高点水平距及腹前突点水平距6个项目列为新增测量项目。由于胸部下垂是中老年女性身体变化的关键特征,为减少此因素对测量数据的影响,故对穿着文胸后的大胸中老年女性进行人体测量。

1.2 派生变量

为了更充分地研究中老年这一特殊群体体型,了解中老年人群体型变化,学者们试图研究新的体型划分标准,以胸腹差[15]、臀腰差和胸腹差[16]、胸身比、曲背指数和胸高指数[17]等作为划分标准来对中老年人体型进行细分。通过筛选发现,目前对中老年体型进行细分所依据的派生变量为胸腰差、胸腰比、胸腹差、胸腹比、腹腰差、腹腰比、臀腰差、臀腰比、臀腹差、臀腹比、臀胸差、臀胸比、胸厚、胸腹水平差、胸横矢径比、胸身比共16个派生变量。

1.3 数据预处理

对三维扫描与手工测量的数据进行梳理,基于胸身比指数定义[18],从110位测量对象中选择有效大胸体样本74个。经过正态性检验, 各部位测量指标均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并得出各项指标均值、标准差、方差[19]。各个测量项目的基本统计量见表1。

表 1 测量项目的基本统计量

从表1可以看出,臀腰差、胸横矢径比及腰型分别在围度差、特征指数、“体模”中离散程度较大,故选择臀腰差、胸横矢径比、腰型3个指标作为划分标准,通过快速聚类分析划分中老年大胸体型。

2 体型分类

2.1 中老年女性体型特征分类标准

围度差、特征指数、体型指标聚类分析、侧面人体形态分类、“体模”分类、体表角度为常用的体型分类标准[20]。6种常用体型分类标准中,前3种是常用的体型分类方法,可以结合侧面分类即第4种方法对女性形体进行整体识别。虽然依据腰型进行体型分类研究较少,但按照腰型划分女性体型,可以反映女性的体型情况,而且对体型类型的划分也相对合理。因用体表角度研究时存在测量部位不容易精确定位,测量时难以操作,误差较大等问题,故第6项划分标准不再进行讨论。

2.2 体型指标聚类分析

2.2.1 围度差 以臀腰差为分类指标,将类数分别定为2~6进行快速样本聚类。臀腰差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 2 臀腰差方差表

从表2可以看出,以臀腰差为分类指标,当聚类数分别为2,3,4,5,6时,概率值Sig.=0,比较来看,3类、4类的类间均方、F值相差不大;4类时的误差均方较小。当划分为4类体型时,同一类中的体型相似度很高,而不同类的体型差异度较大,说明分为4类最好;同时,各类体型的样本容量分布也较均匀[21],臀腰差聚类后各类样本围度均值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按臀腰差将中老年大胸体划分为4类体型,以Ⅱ、Ⅲ体型为主,占总人数的75.7%。臀腰差离散程度较大,因为腰部尺寸波动较大引起的,而臀围数据相对稳定,按照臀腰差可将中老年大胸体分为特粗腰、较粗腰、粗腰、适中腰4种体型。

表 3 臀腰差聚类后各类样本主要围度均值

2.2.2 特征指数 以胸横矢径比为分类指标,将类数分别定为2~6进行快速样本聚类。胸横矢径比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表 4 胸横矢径比方差表

从表4可以看出,以胸横矢径比为分类指标,当聚类数分别为2,3,4,5,6类时,概率值Sig.=0,5 种分类结果均可接受。3类、4类、5类的类间均方、F值变化不明显;3类时误差均方最小,且分为3类时,各类人数分布较均匀,说明分为3类最好,胸横矢径比聚类后各类样本围度均值见表5。

表 5 胸横矢径比聚类后各类样本主要围度均值

从表5可以看出,按胸横矢径比将中老年大胸体划分为3类体型,以Ⅰ、Ⅱ体型为主,占总人数的74.3%。按照胸横矢径比可将中老年大胸体分为特大胸、较大胸、大胸3种体型。

2.2.3 “体模”分类 以腰型为分类指标,将类数分别定为2~6进行快速样本聚类。腰型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

表 6 腰型方差表

从表6可以看出,以腰型为分类指标,当聚类数分别为2,3,4,5,6时,概率值Sig.=0,5种分类结果均可接受。4类、5类、6类的类间均方、误差均方、F值相差不大;且分为4类时,各类人数分布较均匀,说明分为4类最好,腰型聚类后各类样本围度均值见表7。

表 7 腰型聚类后各类样本主要围度均值

从表7可以看出,按腰型将中老年大胸体划分为4类体型,以Ⅱ、Ⅲ体型为主,占总人数的70.3%。按照腰型可将中老年大胸体分为大凸腹、凸腹、丰满、适中4种体型。

2.3 “分类指标+侧面形态”分类

对3个离散程度较大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见表8,从表8可以看出,3个指标之间胸横矢径比与臀腰差和腰型呈不显著相关,而臀腰差和腰型呈显著相关,没有较大的相关性均可反映多数中老年女性体型总体特征。采用胸横矢径比及腰型再结合侧面形态对中老年大胸体进行整体识别,然后配组对人体进行分类。

以胸横矢径比为分类指标,将中老年大胸体分为3类,体型类别记录为A,B,C;以侧面形态为分类指标,将中老年大胸体分为2类,体型类别记录为E,F;以腰型为分类指标,将中老年大胸体分为4类,体型类别记录为a,b,c,d。

表 8 臀腰差、胸横矢径比、腰型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注:**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以胸横矢径比、侧面形态以及腰型对体型进行细分,体型划分及形体描述分别为AEa(超大胸,大凸肚)、AEb(超大胸,凸肚)、BEa(特大胸,大凸肚)、BEb(特大胸,凸肚)、CEa(大胸,大凸肚)、CEb(大胸,凸肚)、AFc(超大胸,丰满)、AFd(超大胸,适中)、BFc(特大胸,丰满)、BFd(特大胸,适中)、CFc(大胸,丰满)、CFd(大胸,适中)。

3 结 论

(1) 臀腰之间的特征、胸部特征、腰部特征3个离散程度比较大的体型划分指标概括了中老年大胸体体型特征。

(2) 根据胸部凸出高度的不同,将中老年大胸体分为3个等级,根据腹部凸出高度的不同,分为4个等级。

(3) 将中老年大胸体分为大胸凸肚体和大胸非凸肚体。其中AEa、AEb、BEa、BEb、CEa、CEb为大胸凸肚体;AFc、AFd、BFc、BFd、CFc、CFd 为大胸非凸肚体。每一类占的人数比例可知,AEb、AFc、BFd、BFc、CEb、CEb 6类体型是中老年大胸体的主要体型。

猜你喜欢

围度体型聚类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角度和围度
体型特别的勇士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体型最小的猫,竟然是个恐怖的大胃王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
基于二维测量下的下肢围度拟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