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家医术万年珍
——林氏正骨家族的故事

2019-08-29王春燕

闽都文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骨伤医术草药

王春燕

福州台江步行街附近的农贸市场,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充溢着浓重的市井气息。农贸市场一座外围建筑的6层,有一间骨伤诊所。70多岁的林子顺医生,退休后节假日仍在这里忙碌着,发挥余热。

林子顺行医几十年,诊治过的骨伤病人自己都数不清,但有一次经历,即使日历泛了黄,也牢牢印刻在他的脑海中,不曾忘却。

那是他十四五岁的事情。盘屿乡,邻居跟人斗嘴打架,手臂骨头错位,来诊所找父亲求诊。父亲查看伤势后,对正在观望的林子顺说:“你来接骨吧!”

林如高

林子顺自小跟在父亲身边学医,不过独立看诊还是第一次,难免心生胆怯。父亲鼓励道:“你先看,有什么问题我再看。”林子顺蜷缩的背挺起来,把邻居受伤的手臂轻轻抬起。父亲随即站到后面,说道:“我帮你牵到上面,你来负责接骨。你手按到这里,记住拇指按外面,食指按里面。一按就进去了。”骨头错位,一般都要两个人配合,一人负责牵引,一人负责矫正。林子顺集中精神,按照父亲的指导,一拉一扣,“啪”的一声,接上了。第一次接骨成功,父亲的赞许和信赖为他漫漫行医生涯点燃了最初的信心和温暖。

这位父亲,赫赫有名,他便是林家医术的中流砥柱——林如高。林家正骨医术源远流长,他们的故事,还需从头说起……

1

明清时期,福建民风彪悍,历来有械斗风气。福建山多地少,地处偏远,外族躲避战乱迁徙入闽,本地宗族势力密布,争生意、抢地盘、夺田地、占水源等事件频发,造成“无日不斗、无地不斗、无族不斗”的严重社会问题,甚至惊动了朝廷。雍正皇帝还曾颁布过训诫械斗的谕旨,痛心疾首地说:“闽省文风颇优,武途更甚。……独有风俗强悍一节,为天下所共知,亦天下所共鄙。”福建漳州、泉州等地,械斗尤盛,连当地的县衙都无力管束,只能以收取“斗殴费”的方式进行缓解。福州的械斗虽然不至漳州、泉州那般猖狂,动辄几千人,但争抢资源大打出手的事件也是时有发生。械斗之后必留伤,伤筋动骨者众多,在这样的背景下,治疗骨伤的医者也渐渐壮大起来,甚至形成各自的医术体系。

林如高故居

道光年间,南少林传人铁珠和尚主持高盖山鹤巢寺,其人擅长少林寺功夫和骨伤医术。铁珠和尚医术精湛,厚德仁心,山下村民每有打架斗殴事件,其伤者及家属便会上山叩开寺门求助。

高盖山虽不高,海拔仅202米,却是福州城第二座案山,有三峰九岛之胜。山上有青龙池和桃花溪,山林玉翠,溪声潺潺,各种草药更是隐于山水之间。有一位名叫林达年的后生,经常身背药筐到高盖山上采药。他走遍山野小径、荆棘密丛,疲累时便到鹤巢寺休息,听着禅钟与僧人们交谈。铁珠和尚见他熟谙药草、药理,便收他为俗家弟子,传授医术。林达年聪慧好学,有名师指点又通读历代骨伤经典著作,几年时间过去,既掌握了骨伤医术的精髓,少林功夫也耍得有模有样,以“金狮拳”闻名遐迩。

学成下山后,林达年没有故步自封,而是潜心钻研,还虚心向一位游方老郎中请教骨伤医术。老郎中无子嗣,见他忠厚老实,遂传授伤科医疗经验,并馈赠平生所藏医书。林达年与原先所学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家的医术特色,成为福建南少林林氏中医骨科的开创者。

林达年

1902年,闽浙总督许应骙在福州跑马场骑马,不慎跌下致左股骨骨折,疼得冷汗直冒,派人请林达年赶来看诊。林达年手法熟练地进行整复,并用小夹板外部固定住。总督疼痛消减大半,很是感激,特备宴席要招待林达年。林达年抬头看看天色,起身告辞:“天色已迟,城门将关,容吾出城。”总督笑道:“不必挂虑,宴罢送你回府。”即令城门推迟3个小时关闭。城门关闭延迟,不知所以的居民惊诧莫解,直到看到总督派人护送林达年通过南门兜城门,才明白缘由。此事在福州城迅速传开,“解禁开城门送林达年”成为医界佳话,林达年的名声更加家喻户晓。

林达年育有五子,其中最小的儿子林邦勋诚实厚道,医术精良,深受乡里爱戴。可惜的是,林邦勋孱弱多病,英年早逝,留下林如高、林如阔两个幼子。

林邦勋

林达年痛失爱子,对两个孙儿更是怜悯疼惜。林如高自幼品性纯良,勤于钻研,颇得祖父林达年喜爱。9岁时,林如高便在祖父身边耳濡目染,学习医术。15岁的林如高私塾结业后,更是一门心思地研究骨伤。仅过了一年,便开始独立行医。祖父临终前交给他一个特别诊箱,里面装满珍藏的书稿和秘本。祖父轻抚箱面,语重心长地叮嘱:“医道万千,唯德最重,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医术只是技艺,仁心才是根本。

言传必得身教,祖父的行医德术,渗透在日复一日的善行里,这些林如高看在眼里,刻在心里,也融化进骨血里,像他祖父一样践行终生。

2

林如高作为医者,对解剖学研究精深,但研究的方式有些特别。

林如高骨伤验秘方

清明时节,行人们手捧菊花,上山祭祖。人群中,林如高背着药箱匆匆而行,格外显眼。原来,逝者入土为安后,经过四五年甚至十年的时光,有些遗骨会遭到鼠咬虫噬,需捡骨挪坟。本来,拾骨移葬是家族大事,有很多讲究和禁忌,是不喜外人过目的。但是,林如高在乡人心目中已是“神医”,研究骨骼是为了提高医术,救死扶伤,所以很多人家都欣然同意他来帮助移骨。

坟主的儿子或孙子把坟土一一铲开,渐渐露出肌肉腐化后散乱的骨骼。腐臭的气味异常难闻,即使亲人也忍不住掩住口鼻,林如高却欣喜异常,蹲下身子,敬重地把骨头一块块移出来,又按照顺序,在旁侧平整的泥土上一一排列整齐,画图、做笔记并进行测量。遇到有骨折史的骸骨,更是如获至宝,反复观察,与正常骨骼进行比照、记录。最后,小心翼翼地把遗骨按照顺序放置到罐子里密封好,交给坟主的家人。

林如高根据这个土办法,纠正和完善了祖传骨骼图谱。他还经常带着后代和徒弟一起上山移骨,以最直观的形式让他们熟记人体206块骨头的形状、大小、长短、位置和比例。

林如高自家后院特辟了一处草药圃,种植各种药草,金银花、两面针、榕树须、络石藤、穿山龙、接骨木、桑寄生等郁郁葱葱,院子里常年充溢着草木香。

摘取草药也是有讲究的,四季、气候、颜色甚至时辰的不同,药性千差万别,需要“慧眼识珠”。而制作中草药更是步步精细,斤斤计较。草药丹、膏、丸、散及酊剂各有各的制法和疗效,对火候、温度、力道、比例都有不同的要求,烦琐又考验耐心。

林如高经常在草药圃和自家药房里忙碌,瓶瓶罐罐摆满桌椅、地面,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他不仅深谙各种草药的形态、特性和药效,还在祖辈秘方的基础上研发出很多新药方。

此外,他还把气功运用于骨伤疗法,促进断骨愈脊和体力恢复。外治、内调、练功相结合,多位一体,林如高逐渐形成自己的医术理论和体系。

多年的研行和积累,林如高的医术达到很高的境界,是林家正骨医术的开拓者和突出代表。慕名求医者有罗瑞卿、王震、万里、叶飞、项南、林一心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福建省、市领导人,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和美国、东南亚等外国友人。林如高的名声从小小的盘屿乡扩展到整个中国以及海外。

林如高不仅医术高超,还有高尚的医德。他屡屡对家庭困难的病人伸出援助之手,被世人称为“平民医生”“百姓救星”。

1949年秋,仓山梅坞米行搬运工郑士妹被两三百斤重的几袋大米压伤大腿,造成大腿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病情危重。60多岁的林如高来不及雇轿子,徒步跑到现场施救。为让他早日康复,还亲自到他家里出诊,光是外敷伤口的“消毒正茶油”就用了10多斤。郑士妹家境贫寒,林如高不收诊金,甚至连茶油和药物也倒贴了。郑士妹大病初愈,骨伤没留下任何后遗症,开始打工,家里的生活也有了着落。他时刻惦记着林如高的救命大恩,攥下一些钱,特意做了一个大牌匾,上书“华佗后身”四字,送到林家。林如高感激他的美意,又担心他的生计,让妻子回屋拿出些钱,说道:“匾额我收下,这钱你拿去补养身体。我怎敢以华佗自喻?权当座右铭,以激励自己。”自此,林如高用钱“买”匾额的事情传开,又成了一段佳话。

林如高只收富裕家庭看病的成本费,对于普通村民都是免费义诊。以家为诊所,家里架起七八床简易病床,妻子帮忙看护和做饭,这些也都是免费的。长此以往,入不敷出,在看诊间隙,全家人下田劳作维持生计成了常态。

林如高故居内挂着的“华佗后身”牌匾

他在99岁病重期间,还依然坚持接诊。当时,邻村有个80多岁的老太太,名叫林二妹,大腿骨折。她的儿子从邻村赶过来请林如高去看诊。林如高躺在床上,打着吊瓶,身体虚弱。林二妹的儿子看到这般情状,于心不忍,又惦记母亲的身体,愣在屋内不知如何是好。林如高强撑起身体,对他说道:“你别急,先回去照看你母亲。我这边收拾一下,一个小时后就会赶到你家!”

林二妹的儿子走后,林如高不顾家人劝阻,硬是把吊瓶拔掉,收拾好药箱,踉踉跄跄地向邻村走去。林子顺听到这个消息,赶在半路追上父亲,看到父亲脸色蜡白,冷汗直冒,不禁心疼道:“我可以替你去看诊。你都病成这样了……”林如高的脚步没有停下,说道:“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看多少病人呢?人家特意赶过来求我,我还是要去的。”

从林如高家到林二妹家,往返要6里左右,虽不太远,但对于徒步的林如高来说,每一步都是艰难的。看诊回来后10天,林如高就与世长辞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心里牵挂的始终还是病人。

林子顺回忆道,那时候,交通工具没有现在先进,骨伤病人要去看诊,只能让人抬来抬去,容易发生意外和出血。父亲要求他们到病人家里出诊,以减少病人的二次损伤。他们走遍闽侯、长乐、永泰、福清等地的社区、基层、山区,风雨里磨破了无数双鞋子。为解决当地医疗困境,林如高在罗源县中医院培养了二十几个学生,并成立了专门的骨伤科,包括门诊和住院部。罗源县骨伤科的成立对闽东地区影响很大。此后,培养当地医生、开展就地医疗的模式如雨后春笋,逐渐推广开来。

林如高还打破了“传内不穿外,传男不传女”的家族规矩,医术、秘方全公开,积极培养接班人。到现在为止,林氏正骨医术已经发展到第六代,传人遍及海内外。

3

盘屿乡是林如高的故乡,也是林氏家族根脉所依之处。我走访盘屿乡时,第一站便参观了林如高纪念馆。林如高纪念馆是在林如高故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总体保留了故居的原貌,木质房屋,一方小院,几株茶花迎着阳光,开得正艳。

院落墙角旁的草药圃,特别引人注目。它呈长条状紧靠着院墙,里面植满各种草药,蓝色药牌挂在对应位置,上面书写着草药名及功效。草药圃旁边的一间房间,便是药房。一格格的中药小抽屉铺满一面墙,旁侧还摆放着各种瓶瓶罐罐。林如高的看诊桌上放置着一盏台灯、几摞药书、一个笔记本还有一支笔,一切都还是那样鲜活和真实。

林如高故居中的草药圃

林如高故居内的药房

参观完林如高纪念馆,也采访了一些村民。提到林如高,都纷纷称赞:“他看病都不要钱的!我们村里的老辈人都知道他。以前,长乐、福清还有邻村的都跑来找他看病!”村民的语言非常质朴和实在。虽然林如高已离世多年,但留在世间的名声,还在口口相传。

先前从林子顺先生那里得知,他有个亲侄子,还在乡里行医。沿着旁侧小路一直向前,一个蓝底白字招牌映入眼帘——林信涛中医骨伤科诊所。走进诊所,一个表情严肃的中年医生正在给病人看病。他拿出一个木制支架查看病人腿伤,又取出粉色糊状的骨伤药涂抹在伤处,最后用白色绷带严密缠绕,又开了一些处方药。一系列动作麻利、熟练,毫不拖泥带水。

这间宽敞的诊所,白砖白墙,有些冰冷,但是入口及拐角处放了两株茶花,枝繁叶茂,花香沁人,增添了一抹暖色和温馨。这让我想起林如高故居院落里的茶花,它们或许一脉相连。

林信涛先生把病人都看完后,留有空闲才接受短暂采访。这个诊所内门走进去便是林信涛的住家,一个大厅,一处小院,干净整洁。大厅里供奉着林氏家族先辈的照片,林如高当然也在其中。谈起祖父,林信涛显得很激动,严肃的神情也变得柔和,眼神里透露出无限思念。他说:“爷爷心地非常好,很疼我们!每次我感冒生病,他都会过来看我。他年纪那么大了,还硬要走过来,叮嘱我吃药……”讲到这里,眼底竟然还有些湿润。

林如高对后辈很严厉,那是因为医术不能怠懈,要为病人严苛自己。但是,作为长辈,林如高对后辈舐犊之情深厚,心里自有柔软的地方。林信涛说,小时候吃完晚饭后,兄弟姐妹经常跟着父亲林子颖、叔叔林子顺散步到爷爷家玩耍。林如高看到孙辈们闹腾的样子,心里欢喜,常常踱步到灶台,掀开锅盖,拿出还热腾腾的点心,分发给他们。月明星稀,蝉鸣蛙叫,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拿着蒲扇,喝着茶水,吃着点心,空气里久久荡漾着热闹、温情的波澜。

猜你喜欢

骨伤医术草药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草药王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
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描写看清初的物质文明和生活
五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