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栽培条件对红豆越橘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2019-08-28陈显锋李国强张桂芹

中国林副特产 2019年4期
关键词:覆盖物立地条件松针

陈显锋,李国强,张桂芹

(黑龙江省带岭林业科研所,黑龙江伊春153106)

红豆越橘(Vacciniumvitis-idaeaL.),杜鹃花科,越橘属,常绿矮生灌木,株高2~25cm[1],别名牙咯哒,北国红豆。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浆果,深红色球形,汁多酸甜。果实及茎叶富含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酚类、黄酮、SOD、花色苷、花青素类、有机酸类等)可防辐射、抗氧化、抗衰老、抗菌、防癌等多种功效[2]。

随着对越橘属植物营养学、药物学研究的深入,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可,对其开发的力度也随之加大,但目前越橘资源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产量年度间的波动很大,难以适应规模化开发利用。加之近年来人类对森林浆果植物资源进行无计划掠夺式的采摘,致使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3],开展人工栽培是恢复和扩大其资源,实现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1 试验材料

2016年5月在大兴安岭的漠河市西林吉林业局金沟林场引进红豆越橘野生植株,挑选株高接近的植株在伊春市带岭高寒地区按预先制定的试验设计进行野生植株的定植,建立栽培试验园。生长季主要进行人工除草管理。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3次重复。

不同立地:分别选择林中空地(4km落叶松种子园)、林缘(东山圃地)、全光(秀水苗木基地)3种立地。

不同密度: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分别按株距5、10、15cm,等行距(15cm)3个密度定植。

不同覆盖:定植后分别用落叶松松针、针叶锯沫、腐殖土覆盖植株3cm。

调查统计:栽植当年秋季调查所有试验组合的苗木成活株数及当年高生长,栽后第二年秋季调查分枝数,调查数据经整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红豆越橘试验设计与计算结果

续表1

试验号试验设计计算结果立地A密度B覆盖物C空项D高生长/cm成活率(%)百分数反正弦转换值分枝数42(林缘)12315.9758.950.135.35223.0117.8452.846.615.56231215.0330.033.214.073(林中空地)13215.5585.667.76.98321316.3868.255.676.59332115.0046.743.114.8高生长Ⅰ48.8348.4848.3749.8T=144.6T=466.55T=46.9Ⅱ48.8449.5546.345.91Ⅲ46.9346.5749.9348.89R1.912.983.633.89成活率Ⅰ170.12182.21153.26154.1Ⅱ129.95146.88137.84145.51Ⅲ166.48137.46175.45166.94R40.1744.7537.6121.43分枝数Ⅰ13.916.915.215Ⅱ14.816.214.315.1Ⅲ18.213.817.416.8R4.33.13.11.8

3 结果与分析

3.1 直观分析

3.1.1 成活率。从表1中看出,7号试验效果最好,成活率为85.6%。R值主次排列顺序:B>A>C,说明密度对红豆越橘栽植成活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立地条件的影响,不同覆盖物影响最小。该试验中栽植密度为5cm的在3种立地条件下成活率都显示最高。林中空地和全光下栽植平均成活率分别为66.8%和69.1%,林缘仅为47.2%。

3.1.2 高生长。从表1看出, 高生长R值主次排列顺序:C>B>A,虽然5号试验高生长最大,为17.84cm,但与其它试验相比相差不大。分析原因:一是栽植时虽然挑选的高度相近的植株,但栽植时深浅有差异,二是定植当年生长量都较小。加之高生长对今后的结实量影响不大,故该指标可忽略不计。

3.1.3 分枝数。由表1看出,7号试验分枝数最多,为7个,R值主次排列顺序:A>B=C,说明立地条件对红豆越橘分枝影响最大,分枝数最多的较最少的多1~3个枝数。

3.2 方差分析

3.2.1 成活率。表2显示,立地条件A间的P=0.191>0.05;栽培密度B间的P=0.173>0.05;覆盖物C间的P=0.246>0.05;表明3个因素对红豆越橘栽植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不必再进行3个因素水平间的多重比较。

表2 红豆越橘成活率、高生长、分枝数方差分析

3.2.2 高生长。表2显示,立地条件A间的P=0.774>0.05;栽培密度B间的P=0.645>0.05;覆盖物C间的P=0.555>0.05;表明3个因素对红豆越橘当年高生长影响不显著,因此不必再进行3个因素水平间的多重比较。

3.2.3 分枝数。表2显示,立地条件A间的P=0.166>0.05;栽培密度B间的P=1.279>0.05;覆盖物C间的P=0.287>0.05;表明3个因素对红豆越橘分枝影响不显著,因此不必再进行3个因素水平间的多重比较。

4 结论与讨论

4.1 3个因子中对成活率的影响排序为B(栽植密度)>A(立地条件)>C(覆盖物),对分枝数的影响排序为A(立地条件)>B(栽植密度)>C(覆盖物)。即栽植密度和立地条件对红豆越橘栽植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较大。

4.2 该试验中7号试验效果最好,即林中空地、株距5cm,土覆盖栽植成活率85.6%,分枝数7个。

4.3 不同覆盖物中对成活和生长的影响均是土>松针>锯沫,但土覆盖与松针覆盖差异不显著,因此生产中从节约成本角度以松针覆盖为佳。红豆越橘喜酸性土壤,松针覆盖是否会增加土壤酸性,更利于红豆生长,还有待在今后的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覆盖物立地条件松针
有机覆盖物在太原市绿地维护中的应用前景
松针扫把
溥心畲山水画谱(九)
不同覆盖物对红松播种育苗的影响
马铃薯不同覆盖物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研究
松针是另一种时间
不同立地条件6年生云南松幼林的生产力及其分配研究
浅谈循化县云杉的造林种植技术方法
改善华蓥山森林立地条件措施浅析
移栽期及覆盖物对烟草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