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月季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2019-08-28

中国林副特产 2019年4期
关键词:腋芽茎段培苗

王 禹

(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哈尔滨150069)

微型月季,植株矮小,花色奇异,花期长,因其品性独特又被称为“钻石月季”,主要用于盆栽花卉和园林绿化,应用前景广泛,微型月季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在生产中发现,微型月季在常规扦插繁育时,因植株矮小,节数少的特性;且各品种之间成活率差异较大,有的成活率可达到80%,有的还达不到50%,导致扦插繁殖率低, 难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制约着微型月季规模化生产发展。在此背景下,应探索出高效的微型月季繁育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有繁育周期短、繁殖系数高的特性。本试验筛选适宜组织培养的外植体、适宜外植体萌发的培养基、丛生芽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及移栽的适宜条件,建立微型月季组织培养的快繁体系,提高微型月季的繁殖速度和数量,为微型月季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1 试验材料

本试验采用微型月季品种“旋转木马(红色系)”和“金太阳(黄色系)”为材料。采集地点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2.1 微型月季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

采集微型月季的一年生嫩、半木质化、木质化的枝条,剪成带一个芽的茎段,自来水流冲洗1h,置于超净工作台中,75%酒精消毒,蒸馏水冲洗2次,0.1%的升汞消毒,蒸馏水冲洗2次,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培养基为MS+0.5mg/L 6-BA+30g/L蔗糖+7g/L琼脂pH 5.4~5.8;培养温度为22~25℃,光照时间14h/d,培养30d,调查茎段污染及腋芽萌发情况。

2.2 微型月季适宜腋芽萌发的培养基

将嫩或木质化枝条的茎段(不同外植体消毒时间不同),接种到生长培养基上,生长培养基采用6-BA+IAA+30g/L 蔗糖+7g/L 琼脂pH 5.4~5.8;培养温度为22~25℃,光照时间14h/d,培养30d,调查6-BA、IAA对腋芽萌发的影响。

2.3 微型月季丛生芽增殖适宜的培养基

将萌发的腋芽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增殖培养基采用6-BA或TDZ+IAA或KT+30 g/L 蔗糖+7g/L 琼脂pH5.4~5.8;培养温度为22~25℃,光照时间14h/d,培养30d,调查6-BA、TDZ、IAA、KT对月季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2.4 微型月季组培苗生根适宜的培养基

待组培苗长到1cm高转入到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基采用IBA+IAA+30g/L 蔗糖+7g/L 琼脂pH5.4~5.8;培养温度为22~25℃;光照时间12h/d,培养30d,调查IBA、IAA对草莓生根的影响。

2.5 微型月季组培苗适宜的移栽条件

组培苗移栽20d后,调查遮光率、组培苗高度、根系长度、空气湿度及环境温度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筛选微型月季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

表1 微型月季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筛选

从表1得出,“旋转木马”与“金太阳”嫩枝和半木质化枝的茎段污染率可控制到20%以下,萌芽率可达到80%以上;木质化枝条的茎段虽萌芽率较高,但污染率太高。综合以上因素,应选取嫩枝和半木质化枝的茎段作为外植体。

3.2 不同生长激素对微型月季腋芽萌发的影响

表2 生长激素对微型月季腋芽萌发的影响

从表2得出,微型月季生长培养基添加0.5~1mg/L 6-BA旋转木马腋芽萌发率达到80%以上,金太阳腋芽萌发率达到70%以上;添加IAA对促进腋芽萌发效果不明显且浓度高会抑制芽的萌发,可不添加。生产中为降低成本,微型月季生长培养基可采用MS+0.5mg/L 6-BA。

3.3 不同生长激素对月季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表3 生长激素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从表3得出,不同品种的微型月季在同种培养基中增殖效果有差异,含TDZ的培养基对丛生芽增殖效果较好。旋转木马为MS+0.5mg/L 6-BA+0.5mg/L TDZ、金色太阳为MS+1mg/L TDZ+0.1mg/L KT增殖系数高,芽长势强壮。

3.4 不同生长激素对月季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从表4得出,IBA对微型月季组培苗生根有促进作用,但浓度达到0.5mg/L时生根率和生根条数都下降,起到抑制作用。旋转木马以0.2mg/L IBA、金太阳以0.2mg/L IBA或0.2mg/L IBA+0.2mg/L IAA培养基生根效果好,生根率可达到80%以上。结果显示添加IAA对组培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但要注意使用量,太高会加快苗生长,不利于驯化成活。生产中建议“旋转木马”与“金太阳”都使用生根培养基0.2mg/L IBA。

表4 生长激素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3.5 筛选微型月季组培苗适宜的移栽条件

表5 微型月季组培苗移栽适宜条件筛选

实验中发现,空气湿度高微型月季易患白粉病,温度高易感染红蜘蛛。从表5得出,草莓组培苗移栽的适宜条件为组培苗高度达到2~3cm、根系长度0.5~1cm、遮光率20%~40%、空气湿度40%~50%、环境温度20~25℃,移栽成活率可达到91%。

4 结论与讨论

微型月季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步骤为:采集微型月季的一年生嫩、半木质化的枝条,剪成带一个芽的茎段;自来水流冲洗1h,置于超净工作台中,75%酒精消毒(嫩枝30s、半木质化枝50s),蒸馏水冲洗2次,0.1%的升汞消毒(嫩枝5min、半木质化枝6min),蒸馏水冲洗2次,接种到生长培养基上,培养基为MS+0.5mg/L 6-BA+30g/L蔗糖+7g/L琼脂 pH 5.4~5.8;培养温度为22~25℃,光照时间14h/d。待腋芽萌发,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增殖培养基可采用MS+0.5mg/L 6-BA+0.5mg/L TDZ或者MS+1mg/L TDZ+0.1mg/L KT,pH 5.4~5.8;培养温度为22~25℃,光照时间14h/d。将长到1cm高的组培苗转入到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基采用0.2mg/L IBA+30g/L 蔗糖+7g/L 琼脂pH 5.4~5.8;培养温度为22~25℃;光照时间12h/d。待根系长至0.5~1cm,株高2~3cm,转至移栽环境开盖放置3d。移栽基质采用草炭土,拌入30%的多菌灵(多菌灵∶土=1∶100),喷洒73%炔螨特乳油2000倍液,覆盖塑料布消毒3d。将组培苗洗净根部培养基栽入育苗盘中,育苗盘采用72穴,厚度6cm。移栽后遮光率20%~40%、空气湿度40%~50%、环境温度20~25℃,移栽成活率可达到91%。微型月季由茎段萌发转接到增殖培养基时,萌发的新芽不易太高,否则降低增殖系数。微型月季驯化时根系不宜太长,植株不可太高,否则不利于驯化成活,可能原因是植株太高蒸腾作用增加,小苗失水严重;根系太长,栽植时易碰伤根部。此实验采用了2个微型月季品种,在同种培养基上萌芽率、增殖系数及生根率都有差异,如“金太阳(黄色系)”的生根率低于“旋转木马(红色系)”的生根率,这些差异与田间品种特性表现相似,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不同品种繁育时,要适当调整培养基,以提高繁殖速度。

猜你喜欢

腋芽茎段培苗
基于液—固交替培养的水曲柳快速微繁系统研究
HgCl2 和84 消毒液在月季组培中消毒效果的研究
不同激素对甘草带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影响
茶树带腋芽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Attitudes, knowledge levels and behaviors of lslamic religious officials about organ donation in Turkey:National survey study
俄罗斯杨树新品种N2组培苗生根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
石灰水浸泡不同部位茎段对木薯苗生长的影响
“大马士革”玫瑰嫩茎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蒙特罗番茄腋芽组培培养基的筛选
热科院油棕育苗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可望大规模种植油棕组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