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2019-08-27张义获

名家名作 2019年4期
关键词:汉语言受众文学

张义获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也可以说是新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手段所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环境。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汉语言文学面临一定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空间和环境,找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路径,则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困境

1.语言运用随意性较大、规范性不足

新媒体的出现能够有效解决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新媒體环境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1]新媒体语言有其自身特点,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比较大,且语言运用的限制的没有传统媒体严格,新媒体语言的运用有别于传统媒体。为了适应传播的需要,会对语言进行网络化处理,比如将一些网络用语用在新媒体传播中,这些语言运用并没有严格的明文规范,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过多地运用这种语言,既是对汉语言文学规范用语的忽略,同时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漠视。

2.过于迎合读者以夸张词语博得眼球

新媒体的受众群体偏向年轻人,主要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而新媒体平台对一篇文稿的传播性,通常会用点击量和阅读量来衡量,或者用传播内容所带来的流量来衡量。为了迎合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喜好,新媒体传播中通常会对传播标题进行修饰。或用新奇的标题博人眼球,或用夸张的词汇吸引读者注意,有些标题与内容严重不符,同时也使得汉语言文学所讲究的严谨性、规范性受到了极大挑战。

3.汉语言文学教学同现实生活脱节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很多人认为自己的母语就是汉语,学汉语言文学并没有太大用处。之所以造成这种思想误区,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同现实生活有所脱节。其实,汉语言文学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多岗位和场合中都有很大用途,比如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新闻行业,对语言的运用艺术和运用方式有很高要求。为了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2]

二、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机遇

1.新媒体发展带来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进步

我国汉语言专业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如何让其能更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这就成为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新媒体发展意味着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学平台和教学手段都有很大的进步,比如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自行创办媒体并进行传播,新媒体发展给汉语言文学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命题,也使得教学方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实践联系更加密切,强化了汉语言文学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2.新媒体发展给汉语言文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空间

在传统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除了个别工作场合有一定需求外,在媒体平台上的展示空间比较少,仅仅局限于广播、电视、报纸,而在新媒体平台,伴随着传播平台的剧增,传播渠道的拓展,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拥有了非常广泛的展示空间。在任何一个媒体展示,都需要汉语言文学的支撑。良好的语言运用技巧将为平台传播增添很多色彩,同时这些技巧在不同的传播平台的应用,也在实践中强化了汉语言文学的实际运用和适应能力,增强了汉语言文学的生命力。

3.新媒体发展使得受众文学素养越来越高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媒体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人们接触媒体的频率也有所提升,受众覆盖面从青年到老年,也更加广泛。与之相对应的,媒体接触频率的提升意味着受众的媒介素养相比较于之前有所提升。这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一个较好的机遇,意味着汉语言文学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在媒体的塑造和培养下,文学素养也越来越高,很多人通过对新媒体的接触和学习,逐渐对汉语言文学产生浓厚兴趣,这便是一种机遇。

总之,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教育要能够结合新形势,采取新办法,分析新问题,遵循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在坚守汉语言文学优秀传统的同时,利用网络平台促进汉语言文学同新媒体的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慧. 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

[2]徐京魅.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方法[J]. 丝路视野,2018.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汉语言受众文学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文学小说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