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专业课教师挑起“思政担”

2019-08-27杨佐弟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9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摘 要:专业课要承担起思政育人的主渠道作用,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挑起“思政担”。以会计专业为例,分析了会计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课程思政的改革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方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探讨了会计专业课开展思政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会计专业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关于“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 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讲话精神,全国高校积极开展了关于课程思政的探讨。如何让步入大学阶段特立独行、个性鲜明的“95后”、“00后”打好人生底色?如何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作为会计专业教师有责任着力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挑起“思政担”。

一、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职业教育要为强国做智力支撑,人才培养的配套政策呈需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急需提高。对于会计专业而言,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的同时,必须坚持“价值育人”的理念,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要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会计信息质量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违规操作、信息失真必然会给企业甚至国家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损失。因此,规范会计人员职业行为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面对“眼花缭乱”的物质财富的诱惑,应当坚持职业操守,不追逐个人和局部利益,不受权利的胁迫,坚持以“不做假账”为职业信念,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二)要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较高的业务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绿色会计、碳会计、网络会计等具有时代特点与会计应用相结合的产物不断涌现,云会计等人工智能的出现更是对会计人员提出了巨大挑战,从业人员需不断学习以适应时代的需要,需具备专业技能、财务软件操作技能等专业胜任力以适应内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人员的财务分析、财务决策能力撑起了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命运。因此,会计人员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能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三)要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较强的法制观念。会计人员必须树立法制观念,必须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开展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一旦触犯法律,轻则吊销职业资格,重则面临牢狱之灾。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不仅要利用法律法规指导和约束职业行为,同时还应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职业形象,维护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现状

自2014年起,上海市在教育部指导下,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近年来的改革探索,“课程思政”整体试点、重点培育、一般培育相继开展, “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等积极申报,不仅形成了稳定的德育内容顶层设计,而且从实践层面推动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机衔接。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成绩斐然,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大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存在“两张皮”现象。在许多专业教师眼中,“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是思政教师、甚至是学生辅导员等思政队伍“专业户”的工作,专业课教师没能承担起思政育人的重担,甚至有些教师还完全忽略了“价值教育”,没有利用好课堂教学的育人渠道。在许多学生眼中,相比思政教师,专业教师满腹精伦,是“大咖”,说话有“专业含金量”、更有分量,更有号召力和影响力,专业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程度远大过公共课老师。但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书育人比较强调该专业领域的科学前沿、比较强调知识传授,较少涉及“德育为先”如何在专业教育中落细、落小、落实。专业课堂应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真正实现同向同行,协同效应效果不明显。

第二,教育改革整体试点,但未能形成整体设计[1]。尽管几年来“课程思政”做出了众多尝试,注重“德育”与“学科”的渗透融合,但从高等教育过往的制度层面看,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思政学科与专业学科的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等等,均“各自为政”,尤其是会计专业,各方力量未集中发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整体建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綜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有机相融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课程体系,努力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

三、会计专业课开展思政教育的途径探讨

人才培养,思政精神要融合。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表明任何学科教学第一位是培养人,反映在教学体系上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学什么样的知识技术,在顶层设计上理想成长教育和专业发展教育要有机联系[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其系统内各要素的质量高低,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协同配合如何,将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在宏观层面,把理想成长教育与专业发展教育有机联系,在微观层面将“科学德育”融入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将价值引领贯穿会计专业课堂、实训课堂,把育人元素融入知识体系,把专业课上出“思政味道”。 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设置“专业培养方案—各类课程群—具体课程”的三级目标结构图,并设置课程群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目标,每门具体课程又紧紧围绕课程群目标来铺展本门课程的三维目标,使课程三维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具化与落实。此外,不仅仅聚焦于思政课程,而是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职业实践、社交媒体等环节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全过程的“学科德育”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教学目标,思政的特色要鲜明。课程思政在教育理念层面的突破,集中体现在将所有课程的教育性提升到思政教育的高度,课程教学目标之首要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2]。会计专业课教学中,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清晰,素质目标却不能与专业技能相辅相成。会计专业课操作性不强,知识体系复杂,如何在每一节专业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都设置与之对应的素养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难点,专业教师应当在“知识面”寻找“渗透点”。例如,在阐述会计原理的同时,应当注重文化的植入,其素质目标为了解中华名族文化发展历程,教授账务处理的同时,应当注重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其素质目标为塑造正直公义的人生观;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选取真实国内案例,其素质目标为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在引人入胜中潜移默化的实现思政育人目标。

教学内容,核心价值要根植。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传统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是知识和技能的组合,素养的提升、思政教育往往不成系统的点缀在专业知识领会和技术练习过程中,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思政性”功能不强。不少教师对课程思政没有正确认识。课程思政不是强加思政内容,而是结合课程有效融入育人内容。通俗地说,在教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正确引导为谁服务的问题,教育学生要做到“又红又专” [4]。会计专业教师要在课程教学内容中,结合会计知识体系结构、会计专业工作特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有意、有效地纳入整体教学布局和课程安排,做到专业技术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思政担”需要各个专业课教师共同承担起来,会计专业课与思政课不应分割,会计专业课程也应该“寓情于课”传递价值,助力学生“精神成人”。要牢牢抓住课程思政这个主渠道,积极探索在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根植理想信念,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在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润物无声地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达给学生。会计专业课内有情怀,会计专业课外播撒信仰,专业课教师为会计专业学生打牢思想根基,激发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会计专业教师不仅把知识讲得透彻,也把人生演绎得精彩,使每一名专业课教师从一名传道受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转变成一位真正的灵魂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董少校.聚焦高校思政教育: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N].中国教育报,2016-12-02(01).

[2]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3] 邱开金.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N].中国教育报,2017-03-02(10).

作者简介:杨佐弟(1990.09- ),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研究方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