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

2019-08-27李俊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9期
关键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

摘 要:文章讨论了“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开发和教师建设进行了讨论,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改革的具体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学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实习安排

由于高职领域的改革的不断提升 ,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在高职各学院各专业进行深入开展,许多学院已经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探索与成验,那么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方面是如何具体而有效地进行这方面的改革呢,文章仅结合本学院本专业的情况进行讨论。

一、“工学结合”的含义

“工学结合”是1903年英国桑得兰技术学院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1],强调的是学生有相当大的比例是走入工厂进行实践的时间,也叫“三明治”教育。

“工学结合”在国内出现是九十年代初[2],国家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产教、工学结合的理念。以“工学结合”的改革在职教改革中所占比重较高,不仅在理论研究中是热点,在实践改革中也成为重点、突破点。2005,国务院颁布了35号文,明确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其特征概括如下:

“工学结合”首先依托学校发起,学校、企业是教育双主体,是课程的开发主导者也是校企合作的主导方,学校利用和开发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学生参加企业实践为主线的方式,把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生产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活动,就是以生产工作过程为导向,不以课堂教学为主线,而是以工作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工作与学习贯串在一起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在生产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把生产与工作的融合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3]。

二、“工学结合”模式的确定与课程方案的制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必要的机电应用知识和较强职业岗位技能,能够从事机电产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主要在机械、电器、工矿等行业从事机电设备管理和使用的技术工作。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设置平台课程和岗位课程,平台课程以必须、够用的原则进行设置,培养职业岗位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岗位课程按所培养的侧重面不同,又分为机械制造类和机电电器类,每类又分为若干门项目课程。在课程方案安排上以“2+1”模式进行安排,即第一、二、三、五学期在校学习,第四,六学期在工厂企业实习。让学生在学校进行了一年半的基本知识与专业知识学习后,第四学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通过在企业实习岗位上工作一学期(另外加上一个寒假与一个署假,时间可超过8个月)后,学生不仅在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会得到明显的提高,而且还会带着在实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工作岗位对实践技能的要求返回学校(这些都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强大动力)。在学生企业实习结束返校后的第五个学期的课程设置中,根据学生实习岗位的职业要求和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组织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开设专业项目课程和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课和选修课。为此开设机加工机床维修综合项目课程、机械加工项目课程,并开电机维修、机电一体化综合项目课程等选修课程和毕业设计(或综合训练)。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相对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进了一步,也对学生对职业标准的把握和职业技能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做到根据岗位设置课程,较好的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第六学期学生在前面已有的“工学交替”的基础上再到企业中进行毕业实习,这样实习工作开展更为便利,学生的实际技能大大提高,更适应企业的要求,同时使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大提高。在实施“交替模式”的专业课程设置时,大幅度的调整平台课程和岗位课程。外语课按三个学期开设,最后一学期内容上改为专业外语,采用任务驱动;压缩高等数学学时,主要讲授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和常微分方程的初步知识及应用,以必须、够用为度,大力开发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前所必需的专业技能课和实践环节课的实施,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创造打下基础。在学生经历了学校—企业—学校—企业培养过程后,学生能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能更符合企业的需要,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成为企业所欢迎的毕业生。

依托工学一体,优化教学课程,服务于培养目标。把企业实践和在校学习作为培养目标的有机整体,部分岗位知识技能在企业完成,其余内容在校解决,这两种场所的活动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学中有工,工中有学”,企业与学校能力培养一体化,企业与学校优势互补、互相加强。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个宽口径专业,在安排实习的时候要有所侧重,在企业实习目的是熟悉巩固掌握机电设备的操作技术、机械制造生产工艺、电气设备检测、机械制造设备操作维护方面知识与技能。

优化课程设置,设置综合课程。将原来的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基础合并为机械设计基础;将机械加工工艺与机加工夹具与模具合并为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其中介绍常用的夹具和模具,并配以夹模具的设计;并在课程内进行一些设计大作业。将数控机床及其应用-课程与数控编程合并为课程数控机床及编程。将工厂用电和可编程控制分解到电器控制与plc中介绍,考虑到这些内容是在学生企业实习之后进行,所以可以就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综合。将原来的数控实训,电子实训以及CAM等课程进行项目课程设置,过程化考核。,加大练习力度;其中CAM课程全在计算机上进行,讲练结合,原理部分如建模概念、加工设置融入项目操作中介绍。

课程体现岗位技能证书。实训模拟职业环境,培养专项职业技能,达到企业岗位要求。如在课程方案中开设钳工实训、车工实训、数控实训、电子实训、电工实训。具体开课见表1所示。

三、工学结合离不开项目课程的开发,校企接轨是课程项目开发的最终目标

项目课程是工学结合的方法之一。要实现工学结合,首先是项目教学与工学结合的接轨,在项目课程里模拟职业岗位环境,做到项目教学过程与产品生产过程类似;项目课程要以典型产品为教学设计内容,整个过程要指向一个具有可行的目标产品,项目课程的最终案例与在企业最终产品相一致,校企接轨。学生在项目课程环境下能够很快掌握适应企业生产的技能,把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主体,使学生做学用合一。项目课程的开发,按教学目标的要求,以任务驱动形式展开。例如在《车工实训》教学中螺纹的车削,教学目的是掌握典型螺纹的车削工艺的编排、初步掌握工艺设计。螺纹零件为典型产品,任务分解为任务一:编制螺纹切削用量,包含知识点有:分析零件图、加工过程分析、切削量的查表和计算、选择刀具。任务二:设计螺纹加工方法步骤,包含知识点有:制定加工工艺,选择加工用具,填写加工工艺卡,进行加工辅助工具的选取等。项目课程在完成知识点学习的同时,也完成操作技能的练习,分析解决问题,完成所布置的任务。

四、“工学结合”能否实现关键是教师,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是保障

课程方案的调研与制定、项目课程的编排与实施都需要教师来实现,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工学结合的保障。“工学结合”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行业领先的眼光与先进的教育理论、高超的教学能力。教师必须到企业实践,了解工艺更新与技术革新、产品动态及岗位技能。学校提供方案和出台政策有利于教师到企业实践,在走出的同时也要引进来企业优秀技师当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占比达到50%。

总之,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各方面的摸索势在必行,在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已经到了先下河,再过河的时候,只有先开发,后总结,找到有利的经验,再提升,才能在改变教育模式上找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 张铁岩,吴兴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3] 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机械职业教育,2007.

作者简介:李俊阳(1977- ),男,讲师,安徽巢湖人,硕士,研究方向:机械制造。

猜你喜欢

培养方案工学结合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