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书人》教学设计

2019-08-27李荃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师陀说书人果园

李荃

一、导入

初中《口技》的学习让我们心驰神往,“折一把纸扇, 着上一身青衫,紫砂壶壮胆,拍案满堂惊叹,话不尽这千古流芳,言不止余音绕梁,故事里留下的思量,总让人向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师陀,走近说书人,聆听他说古道今。

二、检查预习

1.关于作者——师陀

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师陀,中国现代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谷》《果园城记》(《说书人》最初收集于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中)等,长篇小说《结婚》《马兰》等。1921年高中毕业后赴北平谋生。1936年秋,从北平到上海。不久抗日战争爆发,遂长期蛰居于日军占领的上海。1941年至1947年,任苏联上海广播电台文学编辑,《果园城记》的大部分内容写于这个期间。建国以后,他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曾到河南、山东等地访问,写下的作品主要收入于短篇小说集《石匠》中。1957年后一直是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专业作家。60年代初期,曾专注于历史小说和历史剧的创作,发表了剧本《西门豹》《伐竹记》和小说《西门豹的遭遇》等,颇得好评。师陀的生养地是河南省杞县化寨村,他在那里读私塾,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14岁到杞县县城读小学,后到开封上中学。虽然师陀的代表性作品《果园城记》的背景不是杞縣,而是他的一个共产党员朋友赵伊坪的家乡——河南省郾城,但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说:“这是我的果园城。其中的人物是我习知的人物,事件是我习知的事件,可又不尽是某人的写照或某事的拓本。”风景是郾城的,人事却是故乡的,“我不喜欢我的家乡,可是怀念那广大的原野”。1936年,师陀从北京到上海,途中在郾城(果园城的原型)住了半个月,顺便回了杞县,却没有回自己的家里住。这一次的回乡引发了《果园城记》(1938-1946)的写作。对比作者的经历和作品,我们发现,一方面作者不愿也不想回家,甚至过家门而不入,另一方面作品中的乡愁却有增无减:决绝与缠绵就这样纠结在一起。

2.创作背景

这篇小说选自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当时作者在上海居留日久,生活环境很差。《果园城记》历时八年,书中以一系列描写人物的篇目反映了20世纪初期到抗战前期凋敝的中国封建乡村小城的生活场景,其基调滞重哀痛,沉郁复杂,带有浓重的乡土情结。

3.关于说书

说书,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的讲史,元的评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以一人演出为主,多为男性。一张桌子,一块醒木,又称尺木,一把折扇,既无布景也无乐器,完全靠说书人的嘴绘声绘色地演衍故事、塑造人物,把听众牢牢地吸引住。醒木的作用,是在说到关键处时敲击桌面,以便营造气氛,引起听众的注意;折扇作为小道具,在说书人手中时而是“刀枪”,时而是“书卷”,时而是“旌旗”,一物而百用。说书人刚上台,场子里还不安静,说书人往往要说几句闲话,以利“静场”,行话叫“放噱”。待场子里安静下来,才说正书。传统书目有《三国》《水浒》《西游》《封神》《隋唐演义》《七侠五义》《彭公案》《施公案》等。说书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第二次“创作”。如解放前扬州评话艺人杨少堂所说的《武松》,将《水浒》中关于武松的章节重新编写,并加以强化和渲染,曾经红极一时。说书一般是一晚一个回目,到结束时留下悬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使听众欲罢不能,第二晚早早进场听“后事”如何“分解”。有的说书人可以把一部书说上半年甚至一年,让上瘾的听众一晚也不肯耽误。

张岱在《柳敬亭说书》中介绍了明末清初的评话大家柳敬亭。“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即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作者曾听他说《景阳岗武松打虎》,“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柳敬亭是麻脸,“貌奇丑,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台风很好。还有一位清代诗人毛奇龄听过柳敬亭说书,并写了《赠柳生》一诗:“流落人间柳敬亭,消除豪气鬓星星。江南多少前朝事,说与人间不忍听。”

现代作家师陀,对旧时代操此“贱业”的说书人充满了同情和尊敬,在《说书人》一文中写道:“这无疑是一种贱业,我不知道别人对这种职业取怎样的态度,但是如果有人让我填一张表,即使现在,我仍然会不顾世间最爱我的人失望……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我毫不犹豫地写上: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者!”

4.关于重点字词

(1)注字音

城隍(huáng) 笸箩(pǒ) 荒冢(zhǒng) 摊肆(sì) 吹嘘(xū) 玉墀(chí) 灵柩(jiù) 枸杞(gǒu qǐ) 踌躇(chóu chú) 间或(jiàn)

(2)释词语

台衔:对他人名衔的敬称。

空中楼阁: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 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玉墀:殿堂前的台阶。

漫不经意: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不可企及:企:希望;及:达到。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三、教学过程

1.本文是怎样刻画“说书人”这一人物形象的?

【明确】(1)正面和侧面描写。本文正面描写了“说书人”的外貌、语言、行动,还通过“我”与他人的对话对“说书人”进行了侧面描写。(2)将人物置于故事情节之中。本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通过描述“说书人”中年、年老、去世这三个阶段,表现了他令人叹惋感慨的一生。(3)把人物置于环境描写之中。小说通过描写“城隍庙”和听客们的变迁、赏钱的变化、“杠手”和“拿铲的”对“说书人”的态度,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社会现状,文末的自然环境描写也巧妙衬托了说书人的孤苦。

2.“说书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说书人”是一个穷困潦倒、苦苦挣扎、孤苦伶仃的底层民众形象。他中年时即“脸很黄很瘦”,“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时常咳嗽,为了一个馒头的钱低三下四地让听客给他再加点赏钱,临死前七八天还不得不抱病说书,死后的灵柩只是一张破芦席等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穷困潦倒、生活难以为继的落魄形象。他说书“声音不高……但是很清楚”“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呐喊。他用折扇打、刺、砍、劈”,他用说书感动了包括“我”在内的无数的人,却“压根儿没有家”,死后除了收尸的人,无人送葬,芦席裹尸被葬在乱葬岗上,伴随他一生的是令人唏嘘的孤独困苦。

猜你喜欢

师陀说书人果园
失而复得的杰作
——师陀小说《争斗》的发现*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秋天的果园
呼噜猪的大果园
Max讲故事——说书人
我家果园丰收了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在卑微与高大中穿行的说书人——师陀《说书人》解读
师陀人生和创作的异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