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地茄子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2019-08-27张艳红

吉林蔬菜 2019年3期
关键词:茄子苗床营养

张艳红

(梅河口市解放街农业技术推广站 135000)

茄子喜温、耐热,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低于15~17℃时,生长发育受阻,落花严重;低于20℃时,其受精和果实发育不良;低于13℃时,生长基本停止;0~1℃时则发生冻害;35℃以上时会发生花器官生育障碍。

茄子对日照长度和强度的要求较高。长日照下,生长旺盛,尤其在苗期;日照延长,花芽分化快,开花早。茄子因其枝叶繁茂、蒸腾量大,需水量多;生长期间,以土壤田间持水量80%、空气相对湿度70%~80%为宜;湿度过高,病害加重;土壤积水,易造成沤根死苗;茄子根系发达,较耐干旱;坐果以前,适当控制水分,进行多次中耕能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幼苗徒长,利于花芽分化和坐果。

1 选择优良品种

露地春栽茄子应选择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生长旺盛的品种。

2 培育适龄壮苗

2.1 制备苗床

选定背风向阳、地势平坦、便于灌溉、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盐碱轻,前茬没有种过茄果类蔬菜,有机质含量高的肥沃地块或庭院空闲地,挖成长10米、宽1.2~1.5米、深15厘米的苗床,便于间苗、通风,并保持床面平整。

2.2 配制营养土

由于育苗播种密度大,单位面积内从床土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总量比较大,根系密集,其呼吸作用对氧的要求比较严,所以播种床的营养土必须透气性好,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份。取无病虫源肥沃的田园土6份,腐熟农家肥4份,每立方加入磷酸二铵2千克,充分混合、碾碎、过筛、堆闷成苗床土。

2.3 营养土装钵

将配好的营养土,按上松下实、土面距营养钵上口处2厘米要求,装至八九成满即可;把填装好营养土的钵体,紧靠、整齐摆放在苗床内待播。在实际生产中,许多农户嫌大营养钵花钱多、占地多、费用大,而采用较小的营养钵育苗,造成育出的苗小、须根少、长势弱,达不到适龄壮苗要求,从而影响了产量和上市时间。

2.4 种子处理

晒种:播前选晴天晒种2天,以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

浸种消毒:茄子种子可采用温汤浸种,也可用药剂处理,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其方法是将种子放入55℃水中不断搅拌,直至降到室温,或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处理15~20分钟;紧接着,用清水进行浸种,时间为5~6小时。浸种过程中,要求不断搓洗种子,把粘液除掉,以加快吸水和呼吸,促进发芽。

催芽:浸种完毕,从水中捞出种子,摊晾10~20分钟,散去种子表面水分,并用洁净湿布包好,于27~30℃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30℃左右的温水淘洗1~2次,稍晾后继续催芽,当有70%左右种子破胸露白时,即可播种。注意催出的芽不宜过长,应小于0.5毫米,以免在播种时断芽或失水干芽。

2.5 播种

采用小拱棚培育茄苗,一般3月初育苗,棚内最低温度稳定通过15℃时,即可播种。按每亩定植地块用干种50克。

播种方法与技术要求:按每钵1粒下种要求,将露白出芽的种子,人工点播在每个营养钵中央、轻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再用拌药剂的营养土做“盖种土”覆于种子之上,覆土厚度1~1.5厘米,预防猝倒病的发生;播后,即刻用2米长柳杆,间隔80厘米、搭建好拱架,并采取小水浅灌方式、自下而上浸润营养钵土3/4;待苗床水自然渗下后,扣棚膜、增温保湿、预防“戴帽”出土。

2.6 育苗期管理

2.6.1 温度控制:播后一周为密闭保温阶段,尽量提高苗床温度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控制在16~20℃,以加快出苗;出苗后,为预防幼苗徒长和防止猝倒病发生,要通过小通风、降低环境温度和湿度、加强炼苗,白天一般控制在20~25℃,夜间控制在15~18℃;随着气温升高,通过增加通风口、延长痛风时间,加大通风量,白天硼温控制在15~20℃之间,夜间控制在15℃左右;定植前15日,要全揭膜,昼夜通风,使茄苗逐步适应外部环境。

2.6.2 湿度控制:茄子在出苗阶段易发生带帽出土现象,可用喷雾器于傍晚把种壳喷湿,让籽苗夜间脱帽。也可在种子拱土时,均匀撒一层潮润细土,既防带帽出土,也能防止出苗拱土而引起的漏风现象;当茄苗早晚无露珠,地表发白出现裂缝,呈现旱象时,要及时补水,防止受旱。

2.7 壮苗指标

苗龄50~55天,真叶数7~8片,苗高18~20厘米,节间长2厘米左右,茎基粗0.3厘米以上,门茄花现蕾,叶色浓绿,无病虫害。

3 定植后管理

3.1 定植田施肥整地

3.1.1 施肥整地:整地前,每亩施入完全腐熟的农家肥3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50千克作基肥;施肥后,及时进行耕犁耙作业,保证犁地深度30厘米、耙深15厘米,要求耙深耙透、不留死角,确保整地质量达到“齐、平、墒、碎、净、透”作业标准;随后,按垄底宽80厘米、沟底宽30厘米,垄高20厘米,打好垄沟。

3.1.2 茄苗消毒:定植前,用50%的多菌灵溶液500倍液喷施茄苗,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3.1.3 定植:当日平均最低气温稳定通过15℃时,一般在4月中下旬,按(50厘米+70厘米)×45厘米种植模式,适时定植。定植前,先按膜上行距50厘米、穴距45厘米、穴深12厘米,打好定植穴,再将苗从营养钵中取出、放人穴中,边放苗边浇水,待水自然剩下后,覆土封洞;每垄定植两行、穴内定植单株。

3.2 查苗补苗

定植后,要观察秧苗萎蔫和死苗现象;如果存在,及时更换。

3.3 浇缓苗水

定植3天后,浇一次缓苗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影响茄子生长。

3.4 中耕壮苗

缓苗期,及时中耕划锄2~3次,以促进茄子幼苗根系呼吸、健壮生长。

3.5 整枝打叶

茄子生长前期要控制营养生长,促进其早开花早结果。幼苗生长到50厘米高后,要将底层叶子陆续剪除,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效果;在形成门茄后,将两个向外的侧枝剪掉,只留向上的两个主杆;等待第7个果实形成后进行摘心,以促进果实早日成熟。

3.6 生长期肥水管理

茄子的根系比较深,施肥应该以深施肥为主;保证植株健壮有利于根系向深度生长,提高抗旱能力、吸收深层次养分和水分。在针对性水肥管理上,结果前期应以控水蹲苗为主;门茄开始膨大,果皮有光泽后就可以结束蹲苗,适当灌溉施肥;茄子进入开花坐果期营养需求增大,由营养生长向着生殖生长转变,这个时期应该控制营养生长,控制氮肥施用,促进开花结果;果实膨大期到门茄采收这段时间,结合田间墒情,灌溉1~2次,同时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0~15千克,灌溉后要及时进行中耕。

3.7 病虫害防治

3.7.1 虫害防治:茄子整个生育期间的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预防红蜘蛛,应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出现过度干旱;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减少虫源;药剂防治应以控制点片为重点,选择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控,注意喷药时喷头朝上,将药液喷在叶背面,全株上下均匀着药。防治蚜虫,做好田间残株败叶的及时处理,铲除杂草;药剂防治,使用50%抗蚜威2000倍液或敌杀死15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隔7天喷1次,连喷2次。

3.7.2 病害防治:茄子整个生育期间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茄子黄萎病主以土壤传播为主,在坐果期,就会有明显的症状,并从上到上向全株发展;发病初期可以选择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每一株保持0.25千克药液使用量,每间隔7~10天进行一次喷射,连续灌根2~3次即可。

茄子枯萎病,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10%双效灵水剂或12.5%增效多菌灵可溶剂2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100毫升,隔7~10天1次,连续灌3~4次。

3.8 适时收获

茄子从开花到采收的时间,由于品种不同,时间也不尽相同,早熟品种在定植后40~50天采收;中熟品种在定植后50~60天采收;晚熟品种在定植后60~70天采收。从开花到采收一般约需20~25天,以采收嫩果为主,必须适时采收,才能提高品质,但大果型品种,由于果实较大,可根据市场需要提前采摘。

采收过早,果实发育不充分,会降低产量;采收过迟则种皮变硬老化,降低食用品质,影响商品性。判断茄子采收与否的标准是看茄眼的宽度,如果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的白色或淡绿色环带宽大,表示果实正在迅速生长,组织柔嫩,不宜采收;环带逐渐变得不明显,表明果实的生长转慢或果肉已停止生长,应及时采收。门茄宜稍提前采收。

在生产上及时采收,增加采收次数,是提高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尤其是对长茄类型品种增产效果更为明显。茄子采收以早晨最好,果实显得新鲜柔嫩,除了能提高商品性外,还有利于贮藏运输。采收时最好用剪刀剪下茄子,..注意不要碰伤茄子,以利于贮藏运输。

茄子的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茄子中维生素P含量很高,每100克中含维生素P750毫克。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黏着力,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减低脆性及渗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茄子还含磷、钙、钾等微量元素和胆碱、胡芦巴碱、水苏碱、龙葵碱等多种生物碱。尤其是紫色茄子中维生素含量更高。可以抑制消化道肿瘤细胞的增值。茄子纤维中所含的维生素C和皂草甙,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茄子含有维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对延缓人体衰老。

中医学认为,茄子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所以夏天食用,有助于清热解暑,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尤为适宜。消化不良,容易腹泻的人,则不宜多食。

猜你喜欢

茄子苗床营养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茄子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小捣蛋鬼
蔬菜与营养
甜蜜的梦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