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套种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9-08-27郭晓娜

吉林蔬菜 2019年3期
关键词:株距套种中耕

郭晓娜

(绥中县农业事务服务中心 125200)

套种是指在一块地上按照一定的行距,株距和占地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制度,是一种充分利用生长空间和环境资源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增加复种指数,还能培养土壤肥力,增加农民收入。玉米地的选择一般是土地平坦,通风向阳,土壤肥沃的田地,玉米植株之间的间距比较大,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利用率较低,所以一般会选择套种来充分利用土地。玉米地适合套种什么,就合理选择,因地制宜,适当发展。

玉米植株一般长得比较高,而红薯是藤类植株,一般匍匐在地面上,两种植物互不影响,所以可以很好地利用种植空间。玉米成熟比较早,而红薯成熟比较迟,在玉米采收以后,红薯有足够的光照时间进行生长。

由于玉米价格一路向下,红薯的营养价值以及红薯的经济价值,种红薯成为了农民的另一种选择。玉米套种红薯的种植方式比较简单实用。重要的是经济价值高,利于农民推进农业种植模式改革,提升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生产量。玉米套种红薯高产栽培技术有效的提升了玉米和红薯的产量,在其田间管理、病虫防害等方面具有突出性效果。玉米套种红薯高产技术优势以及栽培技术实际应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农业栽培技术发展提供了种植模式参考。

1 玉米套种红薯的优势分析

1.1 改善农业耕作环境

通过采取玉米与红薯套种的方式,可以对田间的透风、透气性能进行改善,保证田间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利于进行田间管理,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在较大幅度上提高玉米的产量。由于红薯的经济产品为地表以下的块茎,将红薯收获后,可起到疏松土壤的效果,保证土壤中的团粒结构良好,对农业耕作环境起到了明显的改善效果。

1.2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山地,通过推广玉米间种红薯的模式,可以增加土地的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出,使农村闲置劳动力得以充分利用,且增加的农产品可给饲养业等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动效果,间接地也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

1.3 增加农户收入

采取玉米套种红薯模式后,生产中经产量测定,玉米、红薯的总收入较单种玉米增加1倍以上,真正达到增产又增收的效果。此外,此套种模式的推广,可使2种作物的加工业得以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2 玉米套种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红薯应选早熟、高产、抗病品种。玉米选用早熟或中早熟品种。切不可选用中晚熟或晚熟品种。

2.2 玉米与红薯间套种的主要模式

以5行红薯套种1行玉米,复合带3米;6行红薯套种2行玉米,复合带4米为主要模式。各地可根据栽培习惯及生产水平合理选择套种模式。

2.3 整地育苗

田块的确定要保证田地排水通畅,雨天不积水。开春以后,及时整地做垄,垄距70~86厘米,垄高20~26厘米。种植红薯时务必要实行宽窄行,东西向栽植。玉米宽行150厘米、窄行30厘米、株距20厘米,每667平方米播种玉米3500~4000株;在玉米宽行中栽插红薯两行,株距25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插红薯3000株。

2.4 适时栽种

做好垄后,红薯温床育苗,苗高25厘米时剪苗栽入苗圃,培育壮苗。当气温开始稳定在15℃左右、浅土层地温达到17~18℃时,即可栽种红薯,一般栽植4.5~5.25万株/公顷。实践证明,薯苗直插和斜插都只能结一个大薯,其单个薯重虽然较大,但由于薯苗插植密度较稀,故不易获得高产;而薯苗水平浅插每株能结2~3个大薯,且大小均匀,适当增施肥料后,能取得较高的单株薯重,易获高产。红薯插后7天左右检查活蔸情况,对死苗、缺蔸的,剪壮苗补蔸并及时淋水以利成活。

当最低气温达到8℃,浅土层温度达到10~12℃时,即可播种玉米。按每隔2垄红薯套种1行玉米,玉米点种在红薯垄沟内,每穴点播2~3粒种子。株距在33厘米左右即可。套种玉米量为3万株/公顷左右。套种玉米时,如果土质差、土壤肥力弱,也可每隔3~4垄红薯套种1行玉米。

2.5 玉米套种红薯的田间管理

2.5.1 施足底肥

施优质栏肥30吨/公顷加碳铵450千克/公顷、磷肥300千克/公顷、钾肥225千克/公顷、锌肥75千克/公顷,或加水稻混配肥750千克/公顷。移栽前开深沟条施后覆土盖肥,玉米栽于覆土上。注意切不可与化肥直接接触,以免伤根死苗。

2.5.2 及时追肥

当玉米长到3~4片真叶时,一次完成定苗。定苗后及时施肥,施肥量为碳酸氢铵300千克/公顷或尿素52.5千克/公顷。玉米大喇叭口期,带水施肥1次,穴施碳酸氢铵900千克/公顷或尿素300千克/公顷。红薯活棵后,松土除草1~2次,中耕培土1次。当红薯蔓长到60厘米时,理蔓1次,玉米苗现行时,浅锄1次。结合第1次追肥,深中耕1遍。喇叭口期再中耕培土1次。在玉米授粉期,注意病虫害防治和人工授粉,以提高结实率。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1次。

2.5.3 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

玉米抽雄期前易发生纹枯病等,可将井冈霉素1.2~1.8千克/公顷适当稀释后对植株进行喷雾;进入大喇叭口期后,易发生玉米螟等,可用2%~4%呋喃丹25~35千克/公顷加入适当的过筛细沙,拌合均匀后进行防治;进入抽雄期后,易发生玉米蚜等,可用乐果等药剂1.3~1.8千克/公顷适当稀释后进行防治;进入雌穗吐丝阶段后,易发生斜纹夜蛾、粘虫等,需要及时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总体来说,红薯生产上病害发生不多,一般为虫害,因此要做好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红薯生长前期,常发的害虫主要为食叶害虫类,此阶段要做好此类害虫的防治;随着薯块体积的增大,可将土壤撑开,出现裂缝,此时是防治土壤中小象甲的较好时机,可用菊酯类+敌百虫等对适量水稀释后顺着土壤中的缝隙浇入,结束后用土将缝隙盖上,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5.4 及时砍秆、中耕、摘心控藤,促进结薯

红薯喜光,7月中旬玉米收后要及时砍秆,减少对红薯的荫蔽。结合中耕,挖除玉米残蔸,疏松土壤,促根长薯。套种红薯由于插植密度较稀,施肥量较大,单株所占肥料水平较高,很容易造成茎叶徒长。只有及时摘心控藤,让茎叶与块根协调生长,促进薯头长大,才能结出大薯,确保单株薯重,获取高产。控制茎叶徒长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措施。一般要求在一次分枝达40~50厘米时应进行第1次摘心打顶,在二次、三次分枝达20~30厘米时再次摘心打顶,并喷5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液1~2次,以便有效控制茎叶徒长。同时提藤拉断不定根,减少吸肥,控制徒长。干旱薄地、水肥不足、长势差的地块不提藤,防止茎叶衰退,造成减产。

2.6 适时收获

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高产目标,收获要适时进行。玉米最佳的收获标准为玉米超过8成的苞叶发生枯萎,收获时要同时砍断秸秆,统一运走。

红薯的最适宜收获标准为平均日温度降低到15℃;红薯收获的经济产品为块根,属于无性营养体,成熟的标准没有玉米那样明显,因此收获期的确定要结合各种综合因素。红薯收获时间的适宜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红薯的产量、加工利用的品质、贮藏等多个方面,过晚或者过早收获,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提前收获,则不利于其获得高产;若收获过晚,又易遇到低温冻害,造成减产。红薯的收获务必在霜露发生前结束。

猜你喜欢

株距套种中耕
黄瓜套种苦瓜 赶早上市效益高
基于Hyperworks的手扶式白菜中耕机模态分析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广西甘蔗中耕施肥机械现状与发展方向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番茄套种需注意什么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