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俄陆军部队及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现状及启示*

2019-08-27陈春良张仕新陈伟龙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9年7期
关键词:美国陆军陆军模块化

昝 翔,陈春良,张仕新,刘 彦,陈伟龙

(陆军装甲兵学院装备保障与再制造系,北京100072)

0 引言

我军正处在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关键时期,建设一支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军队是我军军事改革的目标,陆军部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备维修保障必须满足作战需求,才能及时有效地保持和恢复部队的战斗力。陆军部队对装备维修保障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1 美国陆军部队及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现状

1.1 美国陆军部队发展现状

1.1.1联合作战发展需求是美国陆军建设的主要牵引

美国将联合作战视为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认为改革作战体制、深入理论研究、推进作战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联合作战体系,应该是国防系统的核心工作[1],并提出了“联合行动介入概念”[2],目的是利用美军强大的通讯网络和卫星技术,在不同区域内实现不同种类作战力量的高度融合。为了进一步明确联合作战的发展方向,美军提出了2020年联合作战的要求——“拱顶石概念”[3],确定了指挥控制、情报侦察、火力打击、运转与机动、防护、持续作战和战略伙伴七大能力要素,目的是实现全球一体化行动[4]的最终目标。

总体来看,美军重视联合作战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展,以实现各作战力量在全球不同地域内的精确协同的目标,在不同空间异地同步地遂行联合作战行动。而陆军建设必须满足联合作战的发展需求,才能更好地为联合作战服务,成为作战体系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1.1.2美国陆军发展经历数字化改造和模块化改制两个阶段,模块化改制是核心

20世纪90年代初,美军提出了“21世纪部队”计划,对陆军装备进行数字化改造是该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5]。2004年,美军又根据联合作战的发展需求进行了“模块化改制”,将以师为中心的作战部队改组为以旅为中心的作战部队[6]。

美军提出模块化部队建设的思想[7],核心就是改变军队结构,将旅战斗队作为核心作战力量[8]。旅战斗队作为未来的战略平台,为美军提供了强制介入和全球快速部署的能力,使得美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作战力量的高度协同[9]。为了更好地完成模块化改制,美军基于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实践,制定了详细的先进陆军课程大纲[10]。旅战斗队主要任务是应对未来的混合威胁,为此美军将联合武器机动、城市环境进攻作战、情报处理、战场监督、侦察视为旅战斗队5大核心能力[11]。为此美军对国家训练中心的同步作战环境进行了改进,减小了演习与真实作战之间的差距[12]。

通过模块化改制,旅战斗队成为美军的核心作战力量,可以实现“即插即用”,使得陆军对复杂作战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大提高。

1.2 美国陆军模块化部队组织结构

美国陆军模块化部队由指挥控制司令部、战区下属司令部、旅战斗队、多功能支援旅和特种支援旅5个部分组成。对美国模块化部队中的指挥控制司令部和旅战斗的特点进行重点分析。

1.2.1军师两级司令部仅具有指挥功能是指挥控制司令部的最大特点

美军模块化部队指挥系统分为师级、军级和军以上3个级别,如图1所示。

图1 美军模块化部队指挥关系

改革后最大的特点是军司令部与师司令部仅具有指挥功能,并且根据参战部队的规模确定指挥机构的级别。师司令部是美国陆军作战的主要指挥机构,只有当面临任务复杂、参战国家较多和控制范围过大情况下才会选择军司令部进行指挥[13]。

图2 装甲旅编制体制及主要装备编配

1.2.2旅战斗队成为陆军作战力量的核心

旅战斗队是美国陆军核心的作战力量,分为装甲旅、斯特瑞克旅和步兵旅。

1)装甲旅。装甲旅的编制体制及主要装备编配情况如图2所示。

装甲旅是结构平衡的合成兵种作战力量,主要遂行攻坚任务[14]。装甲旅拥有极强的机动能力、打击能力和防护能力,缺点是对运输和保障的要求高,作战范围受到很大制约。从装备编配情况看,主战坦克、“布雷德利”步兵战车、“悍马”系列轮式车辆和自行榴弹炮是装甲旅的主要装备。

2)斯特瑞克旅。斯特瑞克旅的编制体制及主要装备编配情况如图3所示。

斯特瑞克旅是一种早期介入型部队[15],“斯特瑞克”系列轮式步兵战车是其主要装备,优点是尺寸小、重量低、运输的要求较小,使得斯特瑞克旅具有部署快速、作战灵活的特点,提高了装备互换性和独立作战能力。但是斯特瑞克旅具有防护力偏弱、战场生存能力不足的弱点。

3)步兵旅。步兵旅的编制体制及主要装备编配情况如下页图4所示。

步兵旅的特点是作战展开面积小,适合在狭窄空间开展作战行动[14],特点是机动性和灵活性最佳,其主要装备是“标枪”反坦克系统、牵引火炮和“悍马”系列轮式车辆。步兵旅同样具有防护能力差的缺点,尤其容易遭到敌方装甲突击力量的攻击。

1.3 美国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发展现状

美国国防部将维修保障能力定义为生成、维持或恢复装备可用的能力[16]。美军在发展陆军部队的同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装备维修保障系统,以保证部队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

1.3.1构建两级维修作业体系、增强陆军部队战场前方的维修保障能力

为了适应陆军部队的需求,美国陆军进行了维修体制改革,构建了两级维修作业体系,同时将陆军部队的装备保障指挥机构改组分为“国家-战区-旅”三级[17]。美军两级维修由野战级和支援级[18]两个部分组成,野战级主要进行在线维修任务,主要由旅战斗队配属的勤务保障营完成,支援级主要进行离线维修任务,主要由大修基地、野战保障旅[19]、支援旅完成。

同传统的三级维修作业体系相比,两级维修作业体系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强了陆军部队战场前方的维修保障能力,有利于损坏装备的及时修复,更好地体现装备维修保障对作战的支援作用。

1.3.2野战级装备维修保障是陆军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的核心

野战级维修是美国陆军维修保障体系中最关键的部分,装甲旅(步兵旅)保障营下属的前方保障连和野战维修连、斯特瑞克旅保障营下属的前方维修连是野战级装备维修保障的主体力量[20]。

图3 斯特瑞克旅编制体制及主要装备编配

前方保障连对作战营及支援营进行一对一的保障,作战时派出以战斗修理组为基础组建的野战修理组,向被保障的连队提供装备维修保障。而前方维修连和野战维修连均没有固定的保障目标,在维修控制站的统一协调下遂行维修保障任务。

图4 步兵旅编制体制及主要装备编配

2 俄罗斯陆军部队及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现状

2.1 俄罗斯陆军部队发展现状

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暴露出俄罗斯陆军的许多问题,不久以后,俄罗斯就开始了“新面貌”军事改革[21]。主要的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裁撤军区、建立战区,构建三级指挥体制

俄罗斯将原有的六大军区重新整合,建立了四大战区(东部、西部、南部和中央战区),同时构建了由联合战略司令部、战役司令部和战术兵团组成的三级作战指挥体系。其中,联合战略司令部对本战区内所有的常规作战力量均拥有指挥权,有利于对作战力量的全面协调。

2.1.2基本作战力量由师变为旅

俄罗斯陆军基本作战力量由师变为常备旅,摩步旅[21]是陆军重点建设部队,其编制结构如图5所示。

俄罗斯陆军常备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火力能力与机动能力提高:拥有火箭炮营、榴弹炮营和防空导弹营,具有极强的防空和压制火力。同时,其主要装备均使用自行武器装备,增强了机动性与攻击范围。

2)电子对抗能力增强:配有一个电子战连,具有很强电磁干扰能力。

3)增加特种作战能力:配有一个侦察连和一个狙击排,具有独立完成特种作战任务的能力,作战形式更加灵活。

2.1.3指挥信息系统和陆军通用平台建设是陆军装备发展的核心

1)指挥信息系统建设:俄罗斯作为传统的军事强国,武器装备技术储备丰富。但是,其指挥信息系统很不完善,难以适应未来战争的发展需要。俄罗斯大力发展先进的指挥信息系统,并运用到战术级作战平台,提高作战适应性。

2)陆军通用平台建设:俄罗斯陆军大力开展基于通用底盘的车族建设,此类车族装备部队,可以增强装备的互换性,提高部队的独立作战能力。

2.2 俄罗斯陆军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现状

2.2.1丰富装备维修保障方式

2004年,俄罗斯组织相关机构进行了装备维修保障改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装备维修保障方式。经过改革,俄罗斯陆军基本形成了由应急保障、联勤保障、优先保障和固定与伴随结合保障[22]等保障方式组成的综合型装备维修保障方式,适用于陆军小型化、轻型化和模块化改革的特点,可以根据作战任务和参战装备的特点灵活选择。

2.2.2提高装备维修保障的综合保障能力

俄罗斯装备维修保障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高装备维修保障力量的机动及综合保障能力。在战术级装备维修保障环节,俄军在战时根据需要对维修保障力量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了装备综合保障小组[23],遂行机动保障任务。

2.2.3明确装备维修保障的基本原则

俄罗斯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原则[24]包括以下3点:

1)维修任务分配原则:后送力量负责将属于特定级别的待修装备后送至维修机构,无需逐级后送;

2)维修力量支援原则:当某级维修机构的任务量超过其维修能力时,上级支援方式是由派出维修力量前出协助;

3)维修工作顺序原则:当维修任务量过大,应优先修复对作战行动发挥更大作用的装备。

3 美俄陆军部队及装备维修保障发展现状对我军的启示

3.1 根据本国的技术基础设计合理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

美国的信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陆军及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中,一直努力将自身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转化为战场上的优势。美国陆军配有先进的指挥信息系统,同时还有卫星在通讯定位服务方面的大力支持。在装备维修保障中,一方面,先进指挥信息系统可以为装备维修保障提供技术支持,使得维修保障任务可以及时被发现,并快速获得所需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指挥信息系统对装备维修保障提出新的要求,野战级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均配有电子和导航技术维修单元,对其进行维修保障服务。俄罗斯是传统陆军强国,在陆军装备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俄罗斯陆军具有悠久的历史,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但是,俄军在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指挥信息系统成为俄罗斯陆军发展的一个重点。在装备维修保障方面,俄罗斯陆军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改革,强调装备维修保障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只是丰富了维修保障样式,这也是俄罗斯陆军对自身技术和经验拥有强大的自信心的表现。

陆军部队及装备维修保障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以本国技术基础为基石,扬长避短,规划和设计切实有效的发展模式。

3.2 陆军部队发展要依据自身实际和军事需求

通过美俄两国陆军及其装备维修的发展路线和现状,可以发现两国都是以军事实践暴露出的不足为引导开展军事改革。但是,美国始终坚持全球战略,采取的军事行动多为海外作战,这就要求陆军的部队能够灵活机动、快速部署。因此,美国在陆军发展中强调提高陆军部队机动性和快速部署能力,为此甚至不惜牺牲部分防护能力。俄罗斯为传统陆军强国,陆军作战任务以本土作战为主,陆军部队建设以保证本土安全为主要目的。因此,在俄罗斯陆军发展中,虽然进行“师改旅”的改革,提高陆军灵活性,但是保证陆军强大的火力和对抗能力仍是其陆军建设的基础。

陆军部队建设必须同自身实际出发,符合本国国情和军事需求,以保证国家战略目标的完成和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为最终目标。

3.3 技术改革和体制改革必须同步进行

美国陆军部队最初的改革计划是数字化改造和模块化改制两大阶段序贯进行,但是发展了一段时间后,很快认识到了两者同步进行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发现体制变革比技术改革更为重要。因此,美国陆军模块化改革比数字化改革更加深入和彻底,持续时间也更长。俄罗斯陆军发展也是指挥体制和部队编制结构的改革深度明显强于技术方面的革新。

在陆军部队发展过程中,技术改革的目的是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使得高新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为部队建设服务。但是,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是部队发展的核心,只有建立符合新技术特点、符合作战需求、战场适应能力强的部队体制,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部队的作战效能,在对抗中处于优势地位。

3.4 装备维修保障发展必须适应陆军部队的发展需要

美国陆军需要长时间遂行境外作战任务,其装备维修保障建设也是以提高陆军部队自身的独立作战能力为根本目的。美国陆军所配属的装备多为系列型装备,通用性和互换性很强,可以大幅度减少需要携带备品备件的种类。同时还重视装备维修作业时的自我维修能力,强调野战级维修和现地修理的重要作用。而俄罗斯陆军主要执行本土防御作战,构建强大的国内装备维修保障体系是装备维修保障建设的核心。因此,其装备维修保障发展主要是在传统维修保障模式基础上,增加机动维修保障力量,增加陆军部队的保障层次,提高装备维修保障的灵活性。

装备维修保障是为部队建设和部队作战服务,部队在发展过程中,其作战任务和装备构成均会发生变化,装备维修保障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部队的有机组成部分。

4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军事斗争环境的变化,各国均开始了新一轮的军事变革。陆军作为最古老的军种,其部队建设和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是军事变革的关键环节之一。对美俄两国陆军部队及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为我国陆军部队及装备维修保障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可加速实现我国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猜你喜欢

美国陆军陆军模块化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美国陆军计划开发高功率微波反小型无人机技术
模块化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新中国兵种巡礼(十四) 陆军之翼
陆军海战第一连
2020年9月17日,美国陆军士兵在训练中发射新的M109A7圣骑士自行火炮
模块化住宅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美国陆军士兵正在进行实战演练
以色列陆军开始组建无人机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