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二元语义的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

2019-08-27朱敦祥史宪铭马志新马全跃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9年7期
关键词:机动语义指标体系

朱敦祥,史宪铭,马志新,马全跃

(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石家庄050003)

0 引言

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是指军队各军兵种建制内各级维修保障机构在装备配发部队后的使用阶段,为使装备保持、恢复规定的技术状态或改善装备性能而对装备进行维护和修理的能力。作为全寿命全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便于对现有的维修保障能力有直观的了解,暴露装备维修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薄弱环节,用以指导今后的装备维修保障建设,对于改善装备维修保障环境,持续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方面,一些学者先后提出很多方法。目前,有关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评估算法模型的开发研究。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姚志龙[1]从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概念、评估的原则入手,分析装甲装备维修保障能力体系的构成要素,构建装甲装备基层级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吴建刚[2]从建立战时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入手,简明扼要地对维修保障能力和维修效果进行评估,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沙彬阳[3]等借鉴“胜任力模型”,与特种作战实际相结合,构建“任务-职能”模型。在评估算法模型的开发研究中,张晓华[4]针对天波雷达的维修保障基本问题,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详细解释了各指标的内在含义和计算公式,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实际数据对维修保障能力进行了计算;张磊[5]利用仿真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ExtendSim仿真与组合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方法,最后以某型装备维修保障系统进行了应用验证;赵建忠[6]等针对导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展开评估,利用集对论的思想,建立能力评估模型;李文峰[7]等针对粗糙集在决策中的局限性,提出基于粗糙熵的武器效能评估模型。然而,装备维修保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现有的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集对论等方法由于主观性较强,所以对装备维修保障指标的评价往往不那么准确,常常需要利用模糊信息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借鉴已有评估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二元语义的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方法,利用模糊信息对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的准确性与客观性,并结合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便于为改进今后的维修保障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1 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要遵循系统性、导向性、可靠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还要对装备维修保障的特殊性进行综合考虑[8]。本文从保障机动能力、装备抢修能力、维修管理能力、资源保障能力、社会保障能力等5个方面等进行分析。

1.1 保障机动能力C1

保障机动能力是指在执行维修保障任务时,维修保障单位的支援保障分队实施保障机动时的能力。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保障机动能力都会制约维修保障效能的高低,机动作为作战和保障的前提,对提高维修保障效能至关重要。影响保障机动能力的指标包括机动到位率C11、机动平均速度C12、机动消耗率C13等3个因素。

1.2 装备抢修能力C2

装备抢修能力是指装备维修保障单位对作战或其他行动中损坏的武器装备进行的突击性修理所达到的能力[9]。装备抢修作为装备维修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战斗力再生,弥补战争损耗,补充和保持一定的持续性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10]。装备抢修率C21、装备抢修时间C22和装备抢修消耗量C23等3个指标共同影响装备抢修能力。

1.3 维修管理能力C3

维修管理能力是指保障机关对维修保障活动的组织、指挥、控制、协调能力,包含对维修保障系统内外部关系的处理和维修保障力量的运用。维修保障任务能否实现,和维修保障能否有效管理有关。维修管理能力由维修工作合格率C31、维修安全率C32、维修返修率C333个指标组成。

1.4 资源保障能力C4

资源保障能力指的是装备保障机构对维修工作所需的人力、设备、经费、信息及技术实施保障的能力。作为装备维修保障的物质基础,合理配置维修资源对提高装备战备完好性和提高装备保障效能具有重要作用。资源保障能力和设备配套率C41、经费到位率C42、技术资料完备率C43、人员称职率C44、信息处理水平C45相关。

1.5社会保障能力C5

社会保障能力是指在军民融合背景下使用地方维修保障力量进行维修保障的能力,在军民融合时代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11-13]。由社会保障占总体比率C51和社会保障可靠度C52构成。

综上所述,对保障机动能力、装备抢修能力、维修管理能力、资源保障能力、社会保障能力等5个方面等进行分析,构建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指标体系,如下页图1所示。

2 二元语义

图1 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指标体系

即:

其中,round为“四舍五入”取整算子。

即:

3 基于二元语义的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方法

其具体的步骤为:

4)通过上一步的计算,利用式(5)对各个专家给出的评价指标进行集结,从而得到二元语义评价结果,最终得到加权算术平均二元语义评价值Ri。

5)利用式(4)对Ri进行集结,计算m名专家评价后得到的二元语义的综合信息。

6)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以及总结。

4 实例分析

1)将表1中的语言价值转换成二元组矩阵,处理后的结果如表3所示。

2)将表2中的评价指标的权重语言评价值转换成二元组矩阵,其结果如表4所示。

表1 装备维修保障评价指标语言评价结果

表2 装备维修保障评价指标权重评价结果

表3 装备维修保障评价指标语言评价结果的二元语义形式

表4 装备维修保障评价指标权重评价结果的二元语义形式

4)利用式(5)对第3步计算的结果进行处理,对不同评价指标的二元语义评价结果做集结处理,从而得到3个专家的加权算术平均二元语义评价值:

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的二元语义综合评价值为:

可以看出,该建制维修保障单位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处于较差级别,这反映了该单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从中也能够看出,16个指标中,机动到位率、装备抢修率、维修合格率和人员称职率得分较高,而机动消耗率、维修安全率、设备配套率得分较低,在今后的单位建设中应着重加强。同时,为证明本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同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法,对该单位的维修保障能力进行评估,利用神经网络仿真出的评估结果同样为保障能力较差,但未得到每一个指标的大小;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估,层次分析法与二元语义的评估结果见表5。层次分析法的结果与二元语义的分析基本相似,机动到位率、装备抢修率、维修合格率和人员称职率得分也较高,而机动消耗率和社会保障可靠度排序略有不同,经过实际调研、比较验证和专家分析,二元语义的评估结果更加准确,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表5 评估方法比较表

5 结论

因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具有模糊性,专家往往难以给出较为精确的评估值。使用二元语义方法能够充分消除指标评估模糊性的不足,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同时便于专家给出评估意见,信息也能有效避免丢失。本文在构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二元语义的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最后,将二元语义与层次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机动语义指标体系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What Ar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Robots?
12万亩机动地不再“流浪”
机动三轮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