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08-26刘玉洁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9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优质依从性

刘玉洁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MECT室,辽宁 沈阳 110168)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此病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思维分裂、个性改变以及行为和环境的不协调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表现为交流困难、思维分裂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降低,并具有较明显的攻击心理等[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及生活方式与习惯的不断变化,人们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因而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患病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当前,临床上对于精神分裂症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是予以长期的住院治疗,然而仅仅对患者施以药物治疗,其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往往较差,这会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较大影响,因而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依据患者病情状况施以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对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其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此次研究通过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施以临床常规与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旨在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所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相关诊断标准,且均排除严重的心、脑、肾等脏器疾病;排除精神与意识功能障碍疾病。研究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为(38.6±2.8)岁;患者病程1~13年,平均病程为(6.5±1.6)年。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为(38.4±2.7)岁;患者病程1~14年,平均病程为(6.8±1.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施以临床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注意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舒适、维持病房的秩序。而研究组患者以临床常规护理为基础开展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措施:①心理护理干预:与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其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沟通,鼓励患者多交流,引导患者善于释放自身的情感,从而增强患者的交际能力与自控能力自[2]。另外,医护人员应依照患者病情实际,鼓励和引导患者,并逐渐改变其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同时帮助患者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尽可能的满足患者所有合理的需求,以增强患者的好感,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②环境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精神状态多不稳定,因而护理人员应注重住院环境的布置和构建,合理划分生活区与病区,并在各生活区张贴油画及黑板报,尽量避免住院环境的色调单一,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等指标,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并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来表示,并运用χ2进行检验,若统计结果为P<0.05,表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其疾病知识的掌握率为91.67%,比对照组患者的78.33%明显偏高,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为93.33%,比对照组患者的81.67%明显偏高,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高,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物质生活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研究组 60 91.8±2.6 90.6±2.8 92.4±2.3 91.2±2.3对照组 60 80.2±2.3 76.8±2.4 76.8±2.5 81.2±2.2 t - 25.558 28.986 35.571 24.337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比对照组患者的80.0%明显偏高,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疾病中比较严重的疾病类型,临床上对于此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且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多以症状控制为主,无法进行根治,此病极易复发,患者多表现为交流困难、思维分裂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降低,并具有较明显的攻击心理等,因而对患者自身、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3]。临床对于此病多施以药物治疗,但临床效果并不显著,多数患者在病情稳定以后,因各方面的因素的刺激,极易复发,因而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相关医学研究表明[4],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患者病情易时好时坏,临床效果并不理想,而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施以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对于稳定患者病情,促进其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优质护理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疾病护理等各方面出发,针对患者病情施以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干预充分满足了患者各方面需求、维护患者的尊严与权力、尊重患者的人格,有助于延缓精神疾病症状,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临床实践表明[5],仅仅依赖药物治疗很难从根本上促进患者疾病症状的改善,应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稳定患者病情,促进其康复。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其疾病知识的掌握率、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高。这与相关的研究结果相似[6],表明优质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稳定患者病情,促进其康复。总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率、用药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优质依从性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