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对患者进行胸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时用不同速率注射对比剂的效果比较

2019-08-26冯沃标刘建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9期
关键词:肺动脉主动脉胸部

冯沃标 刘建新 赖 伟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320)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具有无创、安全等优势,在评估血管疾病、血管变异,以及病灶与血管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临床价值高[1]。此技术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均较高,图像清晰度高。现患者接受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检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对比剂剂量和种类,医学界统一认为为对比剂碘海醇400 mgI/mL注射到右前臂肘静脉位置[2]。但怎样控制注射速率才可确保成像最佳,目前仍有争议。本研究现纳入68例胸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讨论不同速率注射对比剂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从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胸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中抽取68例进行讨论,按照其对比剂注射速率不同分组,A组共23例(3.0 mL/s),B组共22例(4.0 mL/s),C组共23例(5.0 mL/s)。纳入标准:①患者与其家属均自愿接受此次检查;②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后实施。排除标准:①血管变异者;②心肺功能异常者;③精神、智力障碍者;④中途脱落研究者。A组: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32~71岁,平均为(56.2±1.2)岁,其中9例胸部正常者,8例肺结核者,5例孤立性肺结节者;B组: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31~72岁,平均为(56.5±1.3)岁,其中8例胸部正常者,9例肺结核者,5例孤立性肺结节者;C组: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33~70岁,平均为(56.4±1.1)岁,其中10例胸部正常者,9例肺结核者,4例孤立性肺结节者。三组患者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

1.2 方法:三组患者均接受碘海醇注射,剂量为40 mL,浓度为400 mgI/mL。A组注射速率为3.0 mL/s,B组注射速率为4.0 mL/s,C组注射速率为5.0 mL/s。均接受飞利浦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Body Perf模式动态增强扫描肺门胸部血管,参数为:1.0秒/周,84 mAs,140 kV。延迟时间3 s,重建层厚12.0 mm,持续扫描25 s。检测三组研讨对象肺主动脉、动脉干的强化峰值和达峰值时间、主动脉与肺动脉干Tb200等,并记录。

1.3 指标判定:本研究中各项检测均由我院影像学科2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医师负责,若发生意见分歧,则商讨确定。

1.4 统计学方法: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检测指标:A组肺动脉强化峰值、主动脉强化峰值低于B组、C组,肺动脉达峰值时间、肺动脉Tb200、主动脉达峰值时间、主动脉Tb200高于B组、C组,B组肺动脉强化峰值、主动脉强化峰值低于C组,肺动脉达峰值时间、肺动脉Tb200、主动脉达峰值时间、主动脉Tb200高于C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各检测指标比较

表1 3组患者各检测指标比较

注:与B组、A组比较,#P<0.05,与A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肺动脉强化峰值(HU) 肺动脉达峰值时间(s) 肺动脉Tb200(s) 主动脉强化峰值(HU)主动脉达峰值时间(s) 主动脉Tb200(s)A组 23 255.22±61.38 13.53±1.82 11.05±2.21 221.87±32.82 19.22±2.08 17.75±4.29 B组 22 295.61±57.21* 10.98±1.09* 8.53±0.98* 274.85±47.35* 18.85±1.15* 15.49±1.58*C组 23 401.79±93.28# 8.76±0.92# 4.34±1.21# 348.15±67.38# 14.08±1.02# 11.15±1.95#

2.2 分析肺动脉、主动脉强化峰值与时间曲线:A组、B组、C组三组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其主动脉、肺动脉干强化峰值逐步增强,主动脉、肺动脉干Tb200逐步降低,随之逐步缩短强化CT值达到峰值时间。强化效果理想:肺动脉、主动脉强化CT值>200Hu,C组注射速率较快,会加大患者心脏负担,且CT值>200Hu时,时间较短,对成像不利。A组注射速率下,强化CT值<200Hu,对成像也较为不利。B组强化峰值高于A组,强化CT值>200Hu,Tb200短,差异较大(P<0.05)。见图1。

图1 分析肺动脉干强化峰值与时间曲线

3 讨 论

患者在接受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诊断疾病时,影响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包含对比剂注射速率、对比剂使用剂量、对比剂种类等。有报道称[3],若主动脉夹层存在动脉瘤症状,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0 mL/s,可将病变和病变周围状况更为清晰的显示出。且也有研究称[4],颅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控制对比剂注射速率为5.0 mL/s时,短时间内,对比剂可达到病灶位置,其强化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实际工作中,影像学科在进行胸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时,均主张采用对比剂注射速率为4.0 mL/s[5],其检测结果图像更为清晰。

本研究中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显示,B组强化峰值高于A组,强化CT值>200 Hu的时间长,成像条件理想,Tb200短。且比C组对比剂注射速率缓慢,降低了患者心脏负担。综上,临床在进行胸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注射速率为4.0 mL/s时,比注射速率为5.0 mL/s、3.0 mL/s的成像效果更优。

猜你喜欢

肺动脉主动脉胸部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超声诊断CTA漏诊DeBakey Ⅱ型主动脉夹层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