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08-26杨昌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9期
关键词:维持性通路血液

杨昌新

(福建省连江县医院,福建 连江 350500)

维持性血液透析室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也是现阶段80%以上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方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人员血液透析不仅仅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为主,同时还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了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对以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年龄在25~76岁,纳入患者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和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排除严重脑血管疾病、急性腹膜炎和急性左侧心力衰竭,遵医行为差,不能进行有效问卷调查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工具:①一般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类型、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血红蛋白值、血液透析时间以及医疗保险自付比例等进行调查并详细记录。②健康调查量表:量表中共有36个条目,分为8个维度: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各维度得分换算后的分数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③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该量表包含认知、情绪方面,感知方面,情感方面和行为、严重程度方面4个维度,共有条目22个,每个条目应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疲倦程度:0分表示没有,10分表示极度,得分在0~3分表示患者无或者轻度,得分在4~6分为中度,得分高于6分为重度。

1.2.2 调查方法:发放调查问卷,通过无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填写,所有问卷经培训后的护理人员发放,应用统一指导语对被调查对象解释填写要求与调查目的。被调查人员在填写过程中有任何疑问,调查发放人员应及时解释,存在阅读、视力困难的对象,调查发放人员可协助调查对象完成。调查问卷应在15~20 min内完成,问卷当场收回。

1.3 统计学分析:进行资料数据库建立,应用双人双输入进行数据库录入,避免数据输错、漏输。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实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用描述,计数资料用χ2比较,用(%)描述,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生活质量现状:68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中国常模对比

表2 影响生活质量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2 影响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对患者血液透析前血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血红蛋白、血磷、血钙、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工作状况、每周透析次数、透析龄、性别、疲乏状况、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文化程度、血管通路、年龄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疲乏状况、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文化程度、血管通路、年龄等因素有关(P<0.05),与血液透析前血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血红蛋白、血磷、血钙、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工作状况、每周透析次数、透析龄、性别等因素无关(P>0.05)。

2.3 影响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作为应变量,以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实施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有血管通路、年龄和疲乏总分,见表2。

3 讨 论

大量数据统计表明,全球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且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肾脏替代治疗是终末期肾脏患者唯一的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占90%以上。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后患者的生存周期明显延长,但是长期的透析会出现高血压、营养不良、心力衰竭、贫血、疲乏等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严重,为了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为给患者质量良好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因素势在必行。

维持性血液透析能替代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能清除患者机体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性,延缓病情发展,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医学模式改变,临床工作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愈发关注,并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价值、文化体系中个体的期望、标准、目标、所关心事情相关的生活体验,包含了周围环境、社会关系、个人信仰、独立能力、心理状态和生理健康等[1]。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社会活动、心理与生理所造成的影响应引起高度关注,目前患者生活质量已经逐渐成为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重要指标。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该结果提示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方面都比较差,说明血液透析只能替代部分肾脏功能,不能阻止原发疾病的发展,也不同阻止因肾功能衰竭引发的继发性疾病发展[2]。维持性血液透析室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透析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成熟,越来越多的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但是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要承受透析治疗与疾病的双重折磨,传统生物指标难以客观、全面的对患者治疗效果、疾病负担进行评价,生活质量通过社会适应、精神健康、生理健康等方面测评,逐渐成为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3]。

本次研究所得最后结果表明血管通路、年龄与疲乏总分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因素。现阶段的永久性血管通路共有3类,即人造血管、长期导管和自体动静脉内萎。其中动静脉内萎具有生活质量高、使用时间长、并发症率低、创面小和操作方便等优点,是长期血管通路的首要选择,同时也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动静脉内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类血管通路[4]。此次研究还发现随着患者年龄增长,生理功能显著降低,对于原发疾病严重且伴有多器官受损的患者,优于自理能力与身体状况均不良,因此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年龄较小的患者,该结果与正常人健康发展规律相符合,同时也与疾病发展规律相符[5]。郭青等研究表明疲乏不仅会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体质量减轻、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质、焦虑、沮丧等抑郁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巨大,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疲乏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生部分患者存在“不想动”、“能活一天算一天”、“顺其自然”等想法,部分患者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只能依赖机器生存的废人[6],这一现状严重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临床治疗配合度,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营养不良、高血压等并发症与问题,此次研究,对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血管通路、疲乏状况和患者年龄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对上述影响因素予以高度重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最大限度消除患者心理障碍,让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做好饮食管理,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营养状况,进而达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维持性通路血液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氧化槐定碱体内体外通过AKT/mTOR通路调控自噬抑制HBV诱发肝纤维化
小檗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