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迟放疗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生存状况影响的分析

2019-08-26陈德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9期
关键词:保乳术复发率美容

陈德东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在临床妇科中,乳腺癌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多发于绝经期前后40~60岁女性,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且病情较为严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1]。现阶段,临床在治疗乳腺癌患者时,通常采取保乳术的方法,尽管可将患者残余的组织器官较大程度保留下来,但依旧会损伤到机体免疫等系统,并且在术后还需采取辅助化疗,以达到巩固手术疗效的目的[2]。目前,对于手术结束后延迟放疗的作用,相关专家及学者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基于此,本文以82例来我院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例,就术后延迟放疗对其生存状况产生的影响展开探讨。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 角色功能 社会功能观察组 42 68.7±7.4* 78.4±7.7* 68.9±6.5* 75.1±6.9* 79.9±7.8*对照组 42 45.0±5.6 45.8±6.3 42.2±5.3 46.0±5.3 50.8±5.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为28~63岁,平均(45.6±5.8)岁;患病部位:20例在左乳,22例在右乳;病例类型:浸润性小叶癌17例,浸润性导管癌25例;临床分期:16例为Ⅰ期,21例为Ⅱ期,5例为Ⅲ期。观察组中,患者年龄为27~65岁,平均(45.8±6.0)岁;患病部位:19例在左乳,22例在右乳;病例类型:浸润性小叶癌17例,浸润性导管癌25例;临床分期:16例为Ⅰ期,23例为Ⅱ期,3例为Ⅲ期。所有患者均接受保乳术治疗,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大,值得比较。

1.2 方法:待患者入院并得到确诊后,首先对其实施保乳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沿着乳晕弧形或病灶周围开一个放射状的切口,并依据保乳术要求将肿瘤部分切除,然后将肿瘤周围1.5 cm左右的腺体组织继续切除,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乳腺叶或腺叶段,则需根据具体情况取舍切除。结束手术操作后,还需对肿瘤组织展开病理学检查,对肿瘤残余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如果还存在残余的情况,则需重复上述手术操作彻底切除,直到取片检查的结果均为阴性。此外,还需在患者的腋下开一个切口,从腋静脉开始到背阔肌外侧缘,对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手术结束后常规置入引流管,将切口逐层、安全缝合,并进行加压包扎处理。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1~2 d内对其展开常规放疗;观察组则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适当延迟放疗,其中,13例患者在术后第8周开始辅助放疗,15例在术后9~13周开始放疗,56例在术后14~24周开始化疗。

1.3 观察指标:在术后半年,对两组患者的美容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与评价:①根据患者双侧乳房的对称程度、外观、手感、皮肤状况、双乳头之间的水平间距,以及瘢痕引起的乳腺上提等情况为依据,将患者的美容效果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②并发症包括皮下积液、癌细胞转移等。③生活质量则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进行评价,该量表共包括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等方面,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同时,对所有患者展开为期3年的随访,对其总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进行观察与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美容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容效果方面,观察组优、良、差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7、14、1例,优良率为97.6%(41/42);对照组中,优、良、差的例数分别为21、13、8例,美容优良率为81.0%(34/42)。分析数据可知,观察组美容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仅1例患者出现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4%(1/42);对照组6例出现皮下积液,3例转移,并发症发生率为21.4%(9/4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躯体、情绪、认知、角色等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总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经过为期三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总生存率为92.9%(3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0/42);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6.7%(7/42),相比于对照组的38.1%(16/42)明显降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作为临床妇科一种难治性恶性肿瘤疾病,乳腺癌的发病因素包括家族疾病史、基因缺陷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等[3]。目前,临床在治疗此类患者时,最为有效的一项途径即为乳房切除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症,抑制癌细胞的进一步转移。但是,在行乳房切除术以后,会对患者的性器官造成损伤,且不良反应多,疗效短,复发率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此种治疗方式的普及[4]。而通过对患者施行保乳术治疗,则可在改善患者病症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保留残余的组织器官[5]。目前,临床尚不明确保乳术后放疗时间对手术效果的影响,且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也比较少,基于此,本文就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应用延迟放疗后,其生存状况受到的影响展开探讨。

本文将84例来我院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在常规放疗后接受辅助化疗,后者先接受辅助化疗,延迟8周以上再进行放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美容效果优良率,总生存率,以及躯体、情绪、认知、角色等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局部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则明显降低(P<0.05),表明延迟放疗可对患者乳腺癌病症展开积极的辅助治疗,并发症少,疗效相比于常规放化疗更加显著,同时也可大大改善患者保乳术的美容效果及生活质量。通过分析两组患者不同的预后效果,表明延迟放疗可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展开积极的治疗,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行保乳术后,患者的肿瘤水平处于比较低的状态,如果立即采取放疗操作,并不能将癌细胞大规模地灭除;而通过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将术后放疗的时间适当延长,可使患者免疫系统存在缓冲与恢复的作用时间,并且还可较大程度使放疗作用于肿瘤细胞,从而将患者局部复发率有效降低,在改善肿瘤症状的同时,加快疾病的恢复,促进患者生存状况的改善[6]。综上所述,通过对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展开延迟放疗,可有效改善其预后及生存状况,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保乳术复发率美容
透视环保美容热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美容
美容须防被“种草”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乳腺癌的治疗价值评析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对比研究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疗效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