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为务工人员打造遮风避雨的港湾
—— 楚雄州大姚县驻上海劳务工作站服务务工群众纪实

2019-08-26张远康

时代风采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姚县务工人员劳务

文 张远康

为提高组织化输出程度,破解“不想出、不敢出”难题,全力为外出务工人员排忧解难,消除后顾之忧,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勇敢走出大山,增收致富,助推脱贫攻坚,大姚县于2017年11月建立驻上海劳务工作站。建站以来,上海劳务站紧紧围绕打造全县省外务工的联络基地、务工者之家、省外务工信息中心和劳动者权益维权中心目标,工作区域辐射至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主要省区,全力为外出务工人员打造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体贴入微暖人心

近日,在江苏宜兴台宜陶瓷厂务工不慎滑倒受伤的贫困户吴家民,接过劳务公司赔偿的2万元钱,热泪盈眶地拉着大姚县驻上海劳务工作站站长方勇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上海劳务工作站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48岁的吴家民是大姚县新街镇小古衙村委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3月14日经大姚县人社局组织到江苏宜兴台宜陶瓷厂务工。2018年7月的一天,吴家民在厂部宿舍不慎滑倒受伤,造成髋骨粉碎性骨折,他立即拨通了大姚县人社局副局长、驻上海劳务工作站站长方勇的电话。刚回家休假的方勇接到吴家民的求助电话后,迅速帮助联系劳务派遣公司和厂部,将吴家民送到宜兴第二人民医院就医,几经周折后,得知吴家民已被安全送到医院救治,方勇悬着的心才逐渐放下来……

第二天天刚亮,方勇又驱车赶到大姚县新街镇小古衙村委会吴家民的家里,把吴家民受伤的情况告知村委会和他的家属。两天后,方勇借返程之机将吴家民的儿子护送到宜兴照看父亲,路途中为他垫付了所有的车费和开销,和他一起到医院看望慰问了吴家民,并与当地劳务派遣公司就垫付就医费用、赔偿等问题进行了交涉。经过1个多月的救治,吴家民痊愈出院,企业报销了全部医疗费,劳务公司给予了经济补偿。

不厌其烦解难题

上海劳务站做得更多的工作是为务工人员解决困难,帮助不适应人员调整岗位。一天凌晨,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了还在睡梦中的上海劳务站工作人员陈志国,电话那头传来了大姚湾碧乡务工人员赵久才焦急的求助声。原来,湾碧乡建档立卡贫困户赵久才2017年就被输送到厦门路达公司上班,春节在公司没有准假的情况下自己回家了,现在回到厦门路达一个星期了,因社保问题办理不了入职,生活费也没有了,请求帮助协调尽快入职。弄清情况后,陈志国一边安慰他不要担心,一边用微信转了200元生活费给他应急,并立即与路达公司取得联系,帮助赵久才办理了入职手续。

每个务工人员到厂都面临分工后不适应岗位的问题,反复调岗调厂都是在所难免的事,上海劳务站在考察企业时,都会在同一个地区考察2到3家企业进行储备,对不适应的人员进行调岗,再不适应又进行调厂,每次输出到厂都有三分之一的务工人员要进行反复调整岗位才能逐渐适应并稳定下来。

去年2月,曾有3人到广东伟创力后不满意上海工作站提供的工作,自己到工地上做建筑工,其中一人从脚手架上摔下受伤找不到企业负责人。另1人轻信别人去另找所谓高工资工作,吃尽苦头花了近2万元钱都没有找到,最后只有联系上海劳务站才落实到工作岗位。到厦门路达、新凯务工的人员也经常遇到不适应安排的岗位,最后向上海工作站提出调岗调厂后成功留下来。

通过上海劳务工作站介绍的企业,因考虑兼顾和适合大多数务工人员,待遇只能保障中等偏上水平,但安全保障、工作环境都是较好的。上海劳务工作站还做到24小时接听热线帮助,无论是有组织输送还是自发外出的,都可将上海劳务工作站视为娘家人寻求服务与帮助。

危难时刻显真情

2018年6月3日晚12时50分,三台乡博厚村委会拉么格二组在江苏联滔电子厂务工的人员张某某来电告知,本村务工人员李某某身陷传销组织,请求帮助营救。李某某是在大姚县输送到厂写下保证书放弃安置后离职的,工作站立刻开展工作,指导张某某进行稳控,并立即将情况写成协查通报到县里,通过微信群向工友发出预警,直至该人获释回乡。

9月11日,方勇接到大姚县政管局一名干部电话称,他所挂包的贫困户何永吉自行外出在广东东莞务工期间发生工伤,双手8个指头被截,请给予帮助。得知这一情况后,方勇立刻向省总工会驻广东工作站积极汇报、争取,并帮助其家属完善填写所有申报材料,为从未见过面的贫困务工人员申请到救助金5000元。

上海劳务站接到越来越多的求职帮助电话或微信求助,平均每天都能接到10多个电话,有输出人员经历离职,但离职后不理想,认为上海站比较可信打电话来求职的;有家属知道有上海站,让孩子主动联系的;有外出务工人员想不通问题时打来咨询的;还有劳务工作站考察过的企业打过来要用工人员的;甚至有晚上喝酒后凌晨1点多打电话来诉说心中的苦闷,在电话上拉拉家常的……

“务工人员与企业发生纠纷、咨询家里的情况、出门逛街、游玩找不到回厂的路等,不管遇到大小事情,经我们组织的务工人员都会打电话向我们咨询、求助,这是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只要接到他们的求助,我们都会竭尽所能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大姚县人社局副局长、驻上海劳务工作站站长方勇语气坚定的说。今年49岁的方勇早已操劳得两鬓斑白,谈话间,他又接到了一位从湾碧乡到浙江长兴县的务工人员打来电话,要求帮助他调整工作岗位。

据悉,大姚县驻上海劳务工作站自2017年11月建站1年来,考察用工单位122个,提供用工岗位20000多个。集中组织省外输出26批次15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58人,稳定就业12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13人,对成批次输出人员每两个月回访1次,日常电话、微信回访2000余人次,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困难500余件次,其中重大困难6件次。

猜你喜欢

大姚县务工人员劳务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
上半年全省实现劳务收入同比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