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顿钢琴奏鸣曲:从“作者论”到“读者论”的阐释(下)

2019-08-24文/王

钢琴艺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海顿奏鸣曲钢琴家

文/王 遒

阿图尔·巴尔萨姆(Artur Balsam,1906—1994)

1961—1968 Orpheus(MHS,15LP)

波兰钢琴家阿图尔·巴尔萨姆少年时前往德国就读于柏林音乐学院,曾师从施纳贝尔(A.Schnabel)。1930年获得“柏林国际钢琴比赛”大奖,次年又获得了著名的“门德尔松室内乐奖”。1932年他与小提琴家梅纽因(Yehudi Menuhin)合作在美国进行了首演。“二战”期间,巴尔萨姆定居纽约,并和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合作,在NBC交响乐团担任了五年的独奏钢琴。巴尔萨姆也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室内乐艺术家,和他合作的都是最著名的大师,包括海菲兹和罗斯特罗波维奇等。同时,巴尔萨姆也在伊斯曼、波士顿和曼哈顿等音乐学院任教,他的学生包括艾克斯(Emanuel Ax)、普莱亚(Murray Perahia)和黄懿伦等。

这套录音是巴尔萨姆在20世纪60年代为音乐遗产协会(Musical Heritage Society)录制的海顿全部键盘作品,这套录音应该是录制年代最早的海顿奏鸣曲全集了,可惜目前只有15张LP的版本,还没有转制成CD。尽管巴尔萨姆是当时公认的“莫扎特专家”,为Decca的Oiseau-Lyre系列录制的莫扎特全部钢琴作品广受好评,但这并不妨碍他对海顿作品的精彩演绎。他的触键轻盈迅捷,发声明晰,音色如歌,演奏含蓄细腻、质朴真诚,线条清晰灵动,分句如同呼吸一般自然,始终保持着一种典雅、自然的本真气质,歌唱性与结构感兼具,不绝如缕的流动感,把古典主义的简洁明快和海顿作品特有的幽默机智出色地结合在一起。长期室内乐演奏的经验,使得巴尔萨姆高度注重演奏的均衡和分寸感,情感上总能保持恰如其分的节制,以一种融合了古典主义纯真和浪漫主义优雅的方式进行演绎。这是一套被历史遮盖的海顿奏鸣曲全集,值得反复聆听。

鲁道夫·布赫宾德(Rudolf Buchbinder,1946— )

1973—1975 Teldec(1974,18LP)/Teldec(1990,10CD)/Warner(2018,10CD)

鲁道夫·布赫宾德从小享有神童的美誉。在他出生前父亲死于意外,母亲带着出生仅数周的他从捷克移居维也纳,5岁时被维也纳表演与艺术大学破格录取,成为该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学生。11岁时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公演,12岁师从Bruno Seidlhofer(也是古尔达的老师),20岁时在“克莱本大赛”与“贝多芬钢琴大赛”中获得大奖。但也许是因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师云集的原因,布赫宾德直到近二十年来才真正建立广泛的国际声誉,很多人认为他是被低估的大师。早在1973至1975年间,布赫宾德就在Teldec录制了这套海顿全集,这应该是最早录制完成的海顿奏鸣曲全集了。

布赫宾德是典型的奥地利学派继承人,精简的踏板,极端的手指清晰度,含蓄内敛的情感,展现了典型的维也纳风格。他拥有非凡的手指技巧,尤其是在快速音符的跑动上,有些急板乐章的演奏速度之快令人震惊,但他同时又能保证高度的清晰性和结构的古典性。布赫宾德的指触轻盈而又极具颗粒感,对踏板的使用非常谨慎,那种听起来“非连奏”的走句在海顿的钢琴奏鸣曲中实在是恰到好处,有时听起来甚至有些像在大键琴上演奏。绝佳的控制力佐以他良好的音乐品位,海顿作品中的幽默感被布赫宾德以一种沉着冷静却又鲜活的方式表达出来。有人认为尽管布赫宾德的演绎自然流畅、生机盎然,但在情感的体验上却给人一种客观上的疏离感。这或许不适合贝多芬,但在海顿的演奏上却相得益彰,布赫宾德并不去刻意展现作品的深刻性,而是在自然随性的演奏中力图还原海顿音乐本来的面目。

约翰·麦凯伯(John McCabe,1939—2015)

1974—1977 Decca(16LP)/Decca(1997,12CD)

英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约翰·麦凯伯毕业于曼彻斯特皇家音乐学院,曾担任过西伦敦大学音乐学院的院长。尽管麦凯伯是以钢琴家的身份成名的,但事实上麦凯伯在作曲方面的成就要远远高于钢琴演奏。1974至1977年间麦凯伯在Decca录制了这套全集,当时还很少有钢琴家录制过完整的海顿奏鸣曲,这套全集无论是从学术性还是音乐性上,在当时都评价颇高。1986年,麦凯伯又在BBC音乐导读中出版《海顿:钢琴奏鸣曲》(Haydn: Piano Sonatas)一书,从此被称为“海顿专家”。

对于这套录音,英国《企鹅唱片指南》给予了三星评价,《留声机》杂志则称其为“键盘曲目中最伟大的纪录之一”。尽管在今天看来,对这两大唱片评鉴或许是出于对本国钢琴学派的垂青而有溢美之词,但麦凯伯的演奏体现了典型英国演奏家的审美品位,追求的是符合维多利亚时期贵族式的演奏风格,讲求的是“朴实无华的乐句及清淡的起伏与精致小巧的修饰”。相比于布赫宾德的版本,麦凯伯的演奏更富于古典情趣,声音也更温暖细腻,但在手指的技巧上并不能足够让人信服,也没能尽情展现海顿作品中灵动与幽默,更多的是演奏家对乐谱的忠实与自我约束。

沃尔特·奥尔伯茨 (Walter Olbertz,1931— )

1973—1978 Eterna(12LP)/Denon(1989,9CD)/Berlin Classics(2010,9CD)

因受冷战期间东欧、西欧在意识形态上分属敌对阵营的影响,有相当一批东德钢琴家终其一生没能取得与其艺术造诣相匹配的国际声誉。沃尔特·奥尔伯茨就是其中一位。奥尔伯茨以为艺术歌曲伴奏和演奏室内乐而闻名,他于1973至1978年在Eterna公司录制了这套海顿全集颇不为人所知,原本只有日本天龙公司曾转制成CD在日本发行过。直到两德合并,Berlin Classics再版了一大批东德钢琴家的录音,才使得更多的人接触到他的演奏。

由于长期和声乐艺术家的合作,使得奥尔伯茨追求的演奏风格和那些独奏艺术家们有所不同。他的琴声细腻灵动、典雅柔美、色彩缤纷,声部间的平衡感极佳,在情感上高度节制却又极具诗意。海顿所特有的勃勃生机、幽默感被他以一种简洁、内省的古典风格表达出来,并与他对声音美感的高度想象力自然传神地结合在一起。这绝对是一套令人有着极佳聆听体验的海顿奏鸣曲全集。

柳芭·狄慕菲耶娃(Lyubov Timofeyeva,1951— )

1977—1980 Melodia(1981,11LP)/Melodia/Victor(1991)/Venezia(2012,9CD)

苏联女钢琴家柳芭·狄慕菲耶娃毕业于莫斯科“柴院”,师从鼎鼎大名的雅科夫·扎克(Yakov Zak)。十几岁时,她先后在“蒙特利尔”和“玛格丽特·隆”等一系列比赛中获奖。这套录音是她1977至1980年间在莫斯科音乐会的现场,由苏联Melodia公司以11张LP发行,后来Melodia、日本Victor和Venezia公司分别从LP转制成CD再版发行。

狄慕菲耶娃的发声清澈、结构工整,乐句的处理细致而不做作,技巧干净利落,并不专注于情绪的铺张与戏剧化的呈现,而是以简洁的方式,在自然随性的对比中展现乐句内在的呼吸与幽默。狄慕菲耶娃在录音中使用的是贝森朵夫 290“帝王”钢琴,琴音圆润美妙却又韧性十足,对演奏海顿来说恰到好处。唯一可惜的是,CD版的声音质量不太令人满意,声音有些飘忽不定,声音的厚度也略显单薄,有可能是转录的LP音源受损所致。

瓦利德·阿克尔(Walid Akl,1945—1997)

Ades 1985(16LP)/1989 Thesis(14CD)/1998 Koch(Discovery,9CD)

古典音乐领域,有不少出生于黎巴嫩的音乐家选择来到法国深造。钢琴家瓦利德·阿克尔18岁前往巴黎,先后师从蕾菲布(Yvonne Lefébure,科尔托的学生)和富维耶(Jacques Février)。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套录音由Ades公司录制发行,后来由Thesis公司转制成CD。1998年为纪念阿克尔因心脏病逝世,Koch Discovery公司再版发行。

阿克尔的演奏继承了法国学派的传统演奏风格,声音清澈透亮,触键灵敏细腻,音色变化丰富,始终保持着一种格外雅致的冷静。海顿作品中,特有的机智幽默被小心翼翼包裹在精雕细琢当中,但阿克尔自由随性的演奏中始终缺乏节奏上的动力性和戏剧化的对比。阿克尔的这套录音不仅包含了全部奏鸣曲,还包含了海顿的全部键盘独奏作品。

卡门·皮亚齐尼(Carmen Piazzini,1939— )

1992—1998 Arte Nova(1995,9CD)/Oehms(2004,9CD)

阿根廷钢琴家卡门·皮亚齐尼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音乐世家。阿劳、巴克豪斯、吉泽金、鲁宾斯坦、托斯卡尼尼是她家的常客。她5岁开始学琴,15岁时已经声名在外,并获得一笔奖学金前往德国学习。后移居达姆施塔特,并任教于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

这套录音是皮亚齐尼在1992至1998年间在Arte Nova公司录制发行的,后被Oehms购买了版权再版。就整体而言,皮亚齐尼的演奏中规中矩,无论是技巧上还是音乐上都没有什么缺失,但这并不能使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1993—1996 Naxos(2008,10CD)

被称为“匈牙利三杰”之一的简诺·扬多毕业于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另两人是席夫和科奇什),曾在“Cziffra”、“Ciani”和“悉尼”等比赛中获奖,18岁时获得“贝多芬大赛”第三名。作为古典音乐录音史上最多产的艺术家之一,扬多在拿索斯公司录制过一百三十多张唱片,演奏曲目之广泛令人叹为观止。1993至1996年间,扬多在该公司录制了这套录音并以10张CD发行,2009年为了纪念海顿逝世200周年,拿索斯公司把它们以盒装版再版。这套录音获得了相当普遍的赞誉,就整体而言这是一版演录基本平衡的海顿全集。扬多的弹法非常干净,音乐表情也处理得直抒胸臆、毫不做作,加之他录制的作品数量极其庞大,所以给人一种教科书式的印象,以致听众在某种程度上对他那东欧钢琴家独特的艺术个性有所忽略。

罗兰·巴蒂克(Roland Batik,1951— )

1995—1997 Camerata(2001,9CD)

奥地利钢琴家罗兰·巴蒂克毕业于维也纳音乐和表演艺术大学,师从古尔达(F.Gulda)。同古尔达一样,巴蒂克以古典钢琴家身份成名,最终也跨界成为爵士钢琴家。

1995至1997年间,巴蒂克在奥地利Camerata公司录制了这套海顿奏鸣曲全集。巴蒂克的演奏继承了典型维也纳学派特征,讲究古典主义的均衡雅致,触键轻巧流畅、发声明快细腻。同大多数奥地利钢琴家一样,巴蒂克使用的也是贝森朵夫钢琴,甜美而富有韧性的发声对海顿的作品来说恰到好处。相比同为奥地利学派的布赫宾德的海顿,巴蒂克的演奏更讲究音色的细微变化和音乐的抒情性,整体速度也更为得当,在对乐谱精雕细琢基础上仍能做到旋律自然流畅。尤其在早中期作品中,巴蒂克的精致和诗意令人印象深刻,呈现出美妙而温柔的机智。或许是因为近些年巴蒂克致力于爵士乐和作曲等领域,导致这套录音远不为众人所知。

叶卡捷琳娜·德扎维娜(Ekaterina Derzhavina,1967— )

1993—2008 Profil Medien(2012,9CD)

俄罗斯女钢琴家叶卡捷琳娜·德扎维娜毕业于莫斯科格涅辛天才音乐学校,师从Vladimir Tropp。1992年获得德国萨尔布吕肯“巴赫比赛”第一名,自2003年起任教于莫斯科“柴院”。

这套全集的录制时间跨度长达15年,最终由Profil Medien公司于2012年出版发行。如果抛开关于海顿奏鸣曲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或传统演奏方式来看,这是一个大胆且极富创造力的演绎。同古尔德(G.Gould)一样,德扎维娜也是以《哥德堡变奏曲》来开启她的职业生涯。在某种程度上,德扎维娜似乎继承了古尔德的衣钵,她倾向于避开任何形式的华丽表达方式,以一种明亮、古怪、不羁的方式让听众重新审视海顿的这些作品。高度清晰、近于点触的手指、极其精简的踏板、不带情感的音色、复杂多变的装饰奏,等等,都让海顿作品显现出不同凡响的生命力。不得不承认,德扎维娜的弹法相当现代,既精准又冷酷,力图在现代钢琴上呈现出大键琴或早期钢琴的音响效果。海顿作品中的优雅和诙谐被最大限度地剥离掉了,演奏者展现的是对乐谱的超凡解析能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活力。如果我们能放下对海顿作品的固有执念,德扎维娜强烈的个性和原创性的演奏足以使听众屈服,获得一种非凡的聆听体验。

让-艾弗兰·巴弗杰(Jean-Efflam Bavouzet,1962— )

2010—2018 Chandos(7CD)

法国钢琴家让-艾弗兰·巴弗杰毕业于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师从E.费舍尔的学生扬可夫(Ventsislav Yankoff)和法国学派三大导师之一的桑冈(Pierre Sancan)。他曾在1986年科隆“贝多芬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录制的德彪西钢琴全集曾获得留声机大奖。

巴弗杰从2010年开始录制海顿奏鸣曲全集,目前已经发行到第七卷,在这套录音中使用的是雅马哈“CFX”钢琴。和前述那些精彩的海顿录音相比,巴弗杰的演奏乏善可陈,他用一种非常传统的、几近僵硬的早期古典风格演奏了这些奏鸣曲,这足以使我们失去对这套尚未完成全集的期待。

对于海顿的作品,除了上述现代钢琴演奏版之外,受20世纪70年代“本真运动”的兴起,还出现了大量古乐演奏版。

劳拉·奥迪亚加(Lola Odiaga,1953— )

1991—1998 Albany(10CD)

秘鲁女钢琴家劳拉·奥迪亚加在朱利亚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后来在汉堡音乐学院和耶鲁大学学习大键琴。1991至1998年间在美国Albany公司录制的这10张CD应该是最早在古钢琴(Fortepiano)上录制的海顿键盘作品全集。这套全集的演奏质量并不高,至多可以看成是一次古乐演奏的实验。

罗纳德·布劳提冈(Ronald Brautigam,1954— )

1998—2004 BIS(2008,15CD)

荷兰钢琴家罗纳德·布劳提冈20世纪70年代在伦敦学习期间受到“本真运动”的影响,在BIS公司用古钢琴录制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全部键盘独奏作品,这套全集包括了海顿所有的独奏作品。

布劳提冈有着完美的手指技巧,古典的结构、精准的节奏、强大的张力,其演奏大气磅礴,充满生机和闪耀着火焰般的热情,完全使人忘却通常古钢琴带来的纤细感,听起来令人兴奋不已。尽管如此,布劳提冈的这套海顿录音远不如他的贝多芬全集评价高,或许是他的性格和贝多芬更为契合,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海顿作品中的精致、典雅被他用无尽的、压倒性的音乐高潮所取代,在满足人们聆听体验的同时,却丢掉了海顿音乐特有的幽默愉悦。

克里斯廷·施桑舍姆(Christine Schornsheim,1959— )

2002—2004 Capriccio(2005,14CD)

克里斯廷·施桑舍姆是德国的女古乐演奏家,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先后在莱比锡和慕尼黑音乐学院教授早期乐器演奏,是早期音乐领域国际公认的专家之一。2002至2004年间,施桑舍姆在WDR录制,并由Capriccio发行的这套海顿奏鸣曲全集曾获得“古典回声奖”和“德国唱片评论奖”。这套全集按照海顿作品的年代在五种不同的早期乐器上演奏,包括两种羽管键琴(Harpsichord)、一种击弦古钢琴(Clavihord)和两种古钢琴(Fortepiano)。由于古钢琴与现代钢琴在发音、音色以及结构上的不同,所以往往不能按照钢琴上的标准去演奏和欣赏,这使得整套录音听起来别具一格。尽管市场上从不缺乏各类本真演奏,但这套全集仍是近年来少数能使人印象深刻的早期乐器录音。施桑舍姆的演奏品位端庄,把维也纳式的幽默和乐曲结构结合的天衣无缝,加之五种不同乐器配合作品本身,更使得这套全集极具学术性,也使得我们清楚地感受到那个时代制琴业的不断发展为创作者和演奏者提供的更多可能。

Brilliant(2000,10CD)

2000年辉煌公司请五位古乐艺术家(Bart van Oort,Ursula Dutschler,Stanley Hoogland, Yoshiko Kojima,Meriko fukuda)使用六种不同的古钢琴录制了这套海顿奏鸣曲全集,这套全集只能算是一种学术性的记录,不能激起听众更多的兴趣。

除了上述海顿奏鸣曲全集的录音外,还有一些钢琴家只录制过部分海顿钢琴奏鸣曲,但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1979至1985年间在飞利浦录制的11首海顿奏鸣曲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同类曲目演奏的标杆,除了最后三首海顿最辉煌的奏鸣曲外,布伦德尔选择了不太知名的几首作品。他是少有的以知识服务于情感的演奏者,在他眼中,海顿不再只是纯真的古典主义者,他以一种炽热的情感把海顿特有的幽默与哀伤忘我地展现出来,传统的结构与多变的形式被他以高度的直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无数听众受到他精彩阐释的启发,使他们对海顿的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俄罗斯学派大师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的演绎则远不同于布伦德尔,里赫特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对海顿的热爱,他的海顿充满着幻想色彩,既有宫廷音乐严谨的结构和华丽的旋律,又兼具浪漫派弹性和诗意的分句。尤其是在慢板乐章中,他的指触细腻,发音柔美,总是充满淡淡的忧愁,在弱音的控制上达到令人惊叹的地步。总体上,里赫特的海顿是变化多端却难以捉摸的,他在Decca发行的十几首海顿奏鸣曲一直以来备受推崇,但也有人认为他过分强大的自我意识极度模糊、曲解了海顿的原意。

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杜拉-斯科达(Badura-Skoda)在法国Auvidis公司录制的16首海顿奏鸣曲也颇得好评,这是最早发行的在古钢琴上演奏的海顿奏鸣曲。有趣的是,尽管古尔德录制的海顿最后六首奏鸣曲是在现代钢琴上演奏的,但实际上确是比在古钢琴上更地道的“巴洛克式”演绎。原本1974年古尔德打算和德意志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合作录制海顿的全部奏鸣曲,但双方最终没有谈拢。最终在其去世前一年(1981),古尔德在哥伦比亚(CBS)录制完成了六首钢琴奏鸣曲。古尔德的演奏是不能模仿、意味深长且独一无二的。这是海顿录音史上独一无二的演绎,我们甚至不能像对待其他演奏家那样,对古尔德做一个评判。

1993年身患癌症的法国女钢琴家凯瑟琳·科拉德(Catherine Collard,1947—1993)在去世前为法国小品牌Lyrinx录制了三集12首海顿奏鸣曲,这套录音获得了法国“金音叉大奖”。科拉德毕业于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师从蕾菲布和梅西安的夫人萝丽欧(Yvonne Loriod)。她的不幸早逝使得她的这套录音没有获得广泛的国际声誉。科拉德的演奏极具新鲜感,她以非凡的想象力和精致的品位来演绎这些作品,在诗意和愉悦、克制间保持着精巧的平衡。

在随后一些年里,席夫(Teldec,1996,2CD)、艾克斯(Sony,1988—2000,4CD)和傅聪(Meridian,2009,2CD)都有过若干首精彩的演绎。

近年来,以炫技著称的加拿大钢琴家哈梅林(Marc-Andre Hamelin)也在Hyperion录制了三集36首海顿奏鸣曲,遗憾的是惊人的技巧却没能让他取得成功,大多作品演奏得毫无生趣,部分作品又速度过快,使得他的这套录音备受批评。

海顿的键盘奏鸣曲既为后来的人们打开了一个接近他那个时代的窗口,同时,在现代演奏家的反复解读中,也被打上了不同时代、门派、风格的烙印,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二度创作所构成的“小宇宙”,或者在此不妨借用许常惠的译法—“别(有一番)天地”。

尽管从这些大师的个性化诠释中,我们也可以管窥到某种审美标准的变迁,但音乐欣赏是一种极具个性的审美,每个人的演绎都只是事物不同的一面,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标准极大地影响并塑造了千差万别的演奏者,同时也造成听众审美品位的差异。

法国钢琴家桑塔·弗莱斯(Chantal Fraysse)认为,如今的诠释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李斯特及其弟子的浪漫派风格。时至今日,在大部分的海顿作品录音中,我们仍可以见到这种影响,甚至说,它仍然是钢琴家进行美学诠释的底色,乃至基调。此外,我们还会发现当今的演绎更趋向于“本真主义”,或是在古钢琴上演奏,或是将古乐器的演奏法移植到现代钢琴上来,而且这一状态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延续下去。

继早已形成众星捧月之势的演奏贝多芬全部钢琴奏鸣曲之后,我们将会欣喜地发现,海顿键盘作品也被新一代的演奏家当成了“玛德莱娜蛋糕”,并以之为线索,去追忆海顿当年的“逝去时光”。同时,我们也期待涌现出更多精彩的海顿作品录音。(全文完)

猜你喜欢

海顿奏鸣曲钢琴家
手机上的奏鸣曲
演说艺术在海顿钢琴奏鸣曲中的演奏运用
善是养生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善是养生
音乐家收学生
弹琴与补鞋
饥饿奏鸣曲
三部奏鸣曲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祭献奏鸣曲(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