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

2019-08-23冯律航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7期

【摘要】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是哈尔滨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独一性。中华巴洛克建筑作为历史街区的核心内容,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是典型的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笔者从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细部、材质、色彩五个方面入手,对中华巴洛克建筑的艺术特征进行剖析,并通过对比展示其与原中国传统建筑以及巴洛克建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建筑细部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是哈尔滨近代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区域,如今也是最重要的景点之一。其由兴至衰到如今“修旧如旧”的重建,展示了这座城市的完整记忆。现代哈尔滨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年轻”城市,容纳了多国的文化体系。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工商业开始发展,哈尔滨的人口急剧膨胀,大量的外国以及外地移民在这里汇聚,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哈尔滨多元文化。在这其中,最能够体现中西文化融合成果的便是聚集在哈尔滨老道外特色鲜明的“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然而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独特性在渐渐消失,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历史文化在失去控制地被商业替代;另一方面,普通民众对保护的认知不足,保护自发性难以调动、政府“抢救”得太晚以及“抢救”方法的思虑不周,使日渐萧条的历史街区建筑风雨飘摇,处在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一、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由来及分布

在哈尔滨的建筑中,一般区分为三大类别:一个是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样式;第二是完全由“洋人”建造而成的舶来建筑,涵盖了大量欧式建筑,如巴洛克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折中主义建筑等;第三就是融合了西方古典建筑與中国古典建筑与一体的“中华巴洛克”建筑,顾名思义,它将中国古典建筑思想和西方巴洛克建筑思想结合为一体,是一种近代折中主义建筑类型。

“巴洛克”建筑首先于17世纪盛行于意大利,它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炫耀财富。装饰繁复,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色彩艳丽。“巴洛克”建筑的这一特征既是“中华巴洛克”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与之区别最明显的地方之一;第二,是追求新奇。打破原有古典建筑的审美习惯,大量制造冲突、冲破界限,追求自由奔放,表达世俗情结。这一特征在中华巴洛克建筑当中得以简化体现;第三,趋向自然。在装饰当中增加大量自然题材。这一特征在“中华巴洛克”建筑当中得以大面积体现,然而与原生“巴洛克”建筑不同的是,在自然题材的内容选择上,“中华巴洛克”大多选择都倾向于有各种象征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题材。

随着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建成,大量西方文化被外国移民带入哈尔滨,“巴洛克建筑”便是其中之一。新兴的中国民族工商业者是建造新建筑的主体,他们对舶来文化有着既崇拜又排斥的矛盾心理。出于财富彰显的目的,他们大量仿造“巴洛克”建筑。然而由于建造的资金、技术、经验、文化认同等限制,工匠只能尽量模仿,对细节的雕刻与原生“巴洛克”建筑相去甚远。同时,由于民族主义情结以及对侵略者的仇视心理,许多欧式建筑当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被抛弃,改用典型的中式元素替代。正是在这种复杂的主观与客观条件下,“中华巴洛克”建筑逐渐成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特征。

在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开埠最早的老道外区,西起景阳街,东至南七道街、北七道街;南起南勋街,北至大新街,是典型的“鱼骨式”纵横交错的老城街区,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集哈尔滨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文化、商贾文化、餐饮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区域,是最具潜力成为哈尔滨城市名片的区域,有望与毗邻的中央大街街区共同构成哈尔滨历史文化特色旅游中心地带,带动哈尔滨的文化旅游业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片建筑群正处于“危险”境地。

二、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的艺术特征

(一)平面布局特征

“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的平面布局通常为中式,采用的是中国古典建筑的院落式布局,以四合院为主,也有两进、多进院、三合院、组合院落等形式。院落的围合形式有多种,大体分为I、U、L型。这一布局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居住的理解以及对“家”的概念。由于其建造主体通常为民族工商业者,因此通常为商住结合的模式,形成“前店后宅”的布局形式。

传统中式院落的住宅普遍采用单层形式,然而“中华巴洛克”建筑通常为二层或三层。为方便各层以及各空间沟通,便在二层设置外廊和室外楼梯,形成开敞的交通过道,这也一定程度体现了中国“家庭”密切的相处模式和沟通习惯。外廊的材质通常使用木质,在颜色的搭配上更是大胆地使用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红色、绿色、黄色,其装饰也全数使用中式元素——即在院落内部,不论功能还是形式皆为中式。然而令人惊喜的是,这些跳跃的中国色彩和元素,在欧式建筑当中并不突兀,反而融合出一种冲突的美感。

(二)建筑立面与细部

与院落内部的中国情结不同,“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外立面从结构、细部到色彩搭配都整体借鉴“巴洛克”风格,从整体感观完全是欧式建筑形式,与内部院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细看就会发现,在建筑细部的刻画上处处可见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影子。

例如,“中华巴洛克”建筑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女儿墙。女儿墙是位于建筑顶部四周的护栏、扶手,有着建筑“天际线”的作用,因此对它的装饰最容易吸引人们的视线。在“中华巴洛克”建筑当中,女儿墙的设计保留了欧式建筑当中的柱式,在结构上使用对称式,有序排列。然而在具体内容上,却有着强烈的中国特色。例如多处建筑入口上方的女儿墙做特殊处理,在尺度上高高怂起,与两侧的女儿墙共同形成了中国传统牌坊建筑形象。在装饰图案上同样大量使用中式传统装饰图案,这些装饰图案大多以浮雕的形式呈现,例如,葡萄象征多子多孙、花卉象征富贵吉祥、鲤鱼象征年年有余,另外还有福禄寿、松柏竹、中国结等装饰元素。这些具有强烈中国文化特色的浮雕不仅仅体现在女儿墙上,而是被工匠们随机地分布于建筑的各个部分。不过,多数建筑的入口上部对应的屋顶处,还是保留了欧式建筑近三角形的山花,形成丰富的建筑“天际线”。

窗户算是“中华巴洛克”建筑中保留欧式建筑形式最完整的部分了。窗户多为“窄窗”,呈长条形,成对出现,设有窗间柱,四周有窝卷、花朵、人像等。其中,部分窗户上部的直角被倒成圆角;部分窗户上部采用拱券式半圆,下部为长条形。同样采取拱券形式的还有院门。多数院门都为半圆加矩形构成的拱形门,是典型的欧式建筑构造。然而两扇门上却分布着典型的“中国钉”。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中华巴洛克”建筑阳台的围栏使用的是暗红或暗绿色的曲线形铁艺围栏,深受新艺术运动风格和俄式风格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华巴洛克”建筑是一个包容的多元化折中主义建筑。

(三)建筑材质与色彩

“中华巴洛克”建筑的材质以砖木为主,部分铁艺。这其中砖的形式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清水砖,一种是抹灰转。清水砖是由单纯的红砖或者青砖构成,青砖常见于许多中国古典建筑当中,“青色”也是中国江南的主色调,加之青砖建造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可见大片的青砖建筑。抹灰砖是在清水砖的基础上加以各种色彩。在哈尔滨使用抹灰砖的建筑当中,常见淡黄、淡绿、淡粉等,局部使用白色装饰,整体色调偏清淡。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大部分中国民众更加偏爱“淡雅”而非“厚重”的审美习惯。

三、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历史街区现状与反思

“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然而其正因种种原因日渐凋零。上文提到,“中华巴洛克“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木构建筑需要定期维护以便抵抗自然气候对其造成的损伤。在街区中,很大一部分部分建筑因缺乏保养、年久失修而面临无法修正的困境。至于那些还能够被修复的建筑,在政府试图“抢救”的过程中,由于经验缺乏,将大批原住民迁出历史街区,由于回迁政策问题,导致原住民回迁困难,重建之后,原有的生活风貌、街坊邻里关系以及社会组织结构基本消失,街区“灵魂”不复存在,原有的传统民俗商业包括特色小吃都失去了从前的“精神”,只剩下那些已修复或未修复的建筑空壳。2019年5月31日,哈尔滨市因搬空历史文化街区居民后,街区长期空置赫然其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将提请国务院撤销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四、结语

历史建筑是见证城市发展、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巴洛克”建筑不论从时间、空间还是内容上,都当之无愧地成为哈尔滨城市的“活化石”。它记录着城市的发展与屈辱,记录着一代中国人对于外来文化入侵的包容与排斥,记录着着人累智慧结晶的碰撞与交融;它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具一格与海纳百川,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因此,对它的修复和保护应成为永远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文峰.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改造与保护性设计探究——以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艺术教育,2017(z3):255-256.

[2]曾良.历史街区保护误区之:假古董取代真文物——哈尔滨道外区历史文化街区之殇[J].中华建设,2017(5):24-25.

[3]单琳琳,张悦.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外装饰特征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2(5):85-87.

作者簡介:冯律航(1988-),女,河南省新郑市,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景观规划设计。

基金项目:2017黑龙江省艺术学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C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