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19-08-23

人人健康 2019年13期
关键词:结肠癌开腹根治术

陈 康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1)

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1]。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结肠癌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健康。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腹腔镜根治术得到了应用与推广,其对恶性肿瘤的疗效得到了临床的一致认可。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4例结肠癌患者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性分析来研究腹腔镜根治术的临床影响,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04例结肠癌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52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其余5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照组52例患者中,包括了32例男性患者和20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6~81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8.2±3.2)岁;观察组52例患者中,包括了30例男性患者和22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5~8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8.4±3.4)岁。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较小(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首先要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实施全身麻醉处理后,建立气腹通道,确定穿刺孔与切口大小,值腹腔镜通过穿细孔进行植入,明确肿瘤位置,清除多余的脂肪组织,分裂系膜,进行血管结扎,最后实施手术吻合。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应用IBM 公司 SPSS19.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2组结肠癌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一。

表1 两组的临床指标比较

2.2 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实证性分析,结果显示前者为11.54%,后者为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如表二。

表2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结肠癌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年龄早,病情不稳定、进展快,危害性大,患者需要接受及时有效的外科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于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越来越高,微创外科手术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在安全性和微创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腹腔镜根治术的手术创伤小,能够保证良好的手术视野,清除效果彻底,术后不易出现并发症。腹腔镜根治术需要医师具有较高的手术操作能力,准确熟练的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手术失误。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3.3±228)ml、(136.3±18.2)min、(2.2±0.7)h、(5.9±1.8)d,对照组分别为(194.3±30.7)ml、(160.8±19.5)min、(4.0±1.1)h、(9.5±2.7)d,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相对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术后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2]。

综上所述,腹腔镜根治术在结肠癌的治疗中比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更为显著,提高了临床效果,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结肠癌开腹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1 3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中转开腹的治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