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图书管理的价值、现状与信息化建设路径

2019-08-22王慧

卷宗 2019年19期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时代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管理工作面临愈发复杂的发展问题,探讨和探索大数据时代下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问题,既是回应时代发展的题中之义,又能为推动信息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首先,必须重申大数据时代中图书管理在社会、组织和平台层面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图书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中存在的人员素养、组织运行和信息运用方面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应有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功用越来越强,尤其是在信息的分析运用方式上的技术革命,是大数据时代重新给事物发展赋能的重要显现。图书管理作为信息化发展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必须将目光聚焦于此,发挥新时代下图书管理的真正能量。

1 大数据时代图书管理的重要价值

1.1 大数据时代图书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

大数据时代图书管理的实质是对文明承续与信息建设的管理。大数据时代的意义在于能够充分发掘、分析和运用海量数据基础之上的时代面貌,反映时代特征,把握社会发展的潮流与局势。信息技术的可能为不断整合与规范信息资源提供智力支撑,同时也为未来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大数据时代的图书管理为创新发展与持续改善提供了基础服务。这对图书管理本身功能的拓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管理要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建立在持续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之上,使得图书管理途经更丰富、更开阔,在一种良性循环中,实现技术与管理的共同发展,为时代赋能。

1.2 大数据时代的图书管理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大数据时代的图书管理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资源信息化本身所带来的便利,有助于获取资源的便捷性,提升信息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的运用所能为资源管理带来的高效能运作,能够极大得降低劳力成本与工作强度。大数据时代得图书管理在这一意义上能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与优化服务质量,这也是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所在。随着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储备越来越庞大,同样对信息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激活随体量沉淀下去的资源价值成为当代图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核心问题:既要保证资源定位的精确性,又要保障资源运用的有效性,在一种“又快又好”的导向中实现大数据时代图书管理的效能。

1.3 大数据时代图书管理拓展了资源共享的可能

大数据时代之数据要义在于借由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原本局限于时间与空间的图书管理提供了一个跨越障碍的平台,为多元整合、资源共享、信息服务、需求回应提供了一个重要保障。随着大数据的滚动发展,数据的覆盖面越来越宽广,图书管理所能实现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在应对群众需求的方面所能做的工作越来越多。在如何衔接这种服务内容与读者需求之间的错位问题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创新必须提供持续的凝结力,保障平台功能的发挥是重中之重,为资源共享及其他可能奠定扎实基础。

2 当前图书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信息化建设问题

尽管当前的图书管理工作在不断推进的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社会层面、组织层面还是个人运用的平台层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展现了其重要价值,但在一个整体的、长远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一些系列问题束缚着大数据时代图书管理的有效性与可能性。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2.1 图书管理人员业务素养有待提升

图书管理工作有其相对专业和规范的能力要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信息技术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个面向历史面向时代的文化性场所,一方面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以应对愈发复杂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断学习进取,更新知识、能力结构。然而,当前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结构构成上主要偏年龄较大的就业人群,图书管理所呈现出的稳定业态与这种人员构成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年轻人有更加多元的追求,对稳定工作的趋向并不强烈,另外一方面,日益发展的图书管理工作亟需有生力量的加入。致使当前图书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整体结构老化,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为迟缓,尤其是对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和技能都存在一定的缺乏或者抗拒,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拓展。

2.2 图書管理组织行政效能有待强化

好的图书管理建立在高效、精准的组织运行的基础之上,唯有充分保障图书管理组织行政效能的发挥,才能使得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运用落地,使得图书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建设接轨。一方面,由于大众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在互联网时代下得到了爆炸式的发展,当读者真正诉诸图书馆的时候,精准定位他们具体需要何种服务才是当下图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心,必须有效建立一套以读者为中心的组织框架才能使得图书馆的现实价值重新得到认识;另一方面,图书管理也需要勇于走出这种传统回应型的工作方式,等待着读者提意见再予以回应使得工作效能打打折损,重复性购买、旧书囤积、内容单一种种问题,并非式书籍本身出现了不适宜,而是不适宜的组织管理所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我们已有的技术发展与传统的工作方式之间的矛盾阻碍了图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也使得日常管理落入一个恶性循环的窠臼。

2.3 图书管理信息技术运用存在不足

当前的图书管理工作,在一种组织效能和人员素养的新老碰撞中逐渐发展,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保障。新的问题在于尽管当前的很多图书馆建立起了基础的网络设施,在对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的运用上仍然是迟滞的,一方面受限于组织行政的缓慢,对于问题的发掘与分析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落后;另一方面,人员业务素养方面的问题也使得信息化的资源运用较为单一,以检索为主,大数据意义下的深度发掘与拓展难以得到体现。这种信息技术运用本身的问题,使得图书管理应有的效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展开,既不能实现整体意义上的统一管理,又无法实现纵深意义上的深度发掘,造成极大的浪费。

3 大数据时代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路径

3.1 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

图书管理人员是直接承接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环节,一方面连接着组织效能的有效发挥程度,另一方面也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的运用落地。所以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长周期而有针对性的专业能力培训是很必要的,通过定期开展培训与实操,让工作人员得到充分的锻炼,在保证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素养方面下功夫,确保工作人员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不断丰富其知识结构、更新其认识水平、培育其服务意识,使得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得以落地夯实。此外,完善人员的补血机制也是很有必要的。必须充分吸引、吸收新鲜血液补充图书管理的人才储备,培养是一个长周期的事情,招聘新鲜人才的进入,能有效完善当前相对迟滞的传统结构,带来新鲜活力。也容易激发新老人员之间的良性竞争,形成相互追赶的好局面,充分利用新员工的“沙丁鱼效应”。作为能力素养提升的一个配套制度,应当在提升人员待遇上下功夫,唯有真正激发工作积极性,才能形成持久的发展驱动力。

大数据时代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人员素养不仅仅体现在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之上,还体现在对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与认可之上,这是一种更高阶能力的要求。既要能充分保障图书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又要具备发展的眼光,数据的眼光,去发掘信息数据中的有价值的东西。要有不拘泥于当下的格局与打破既定的勇气,这对图书管理的领导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种更全面、更宏观、更深远的洞见,对数据的专业把握与对信息的敏锐触觉。这需要有一个更加积极的作为机制。

3.2 强化组织运行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大数据时代的图书管理对于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仅仅能满足组织运行当前的所需,在更高阶的运用和拓展上则需要持续地投入,必须建立起系统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与数据支持体系,充分整合当前的图书馆资源以及国内国际信息资源,积极搭建共享交互的平台,疏通信息隔阂的渠道。因此,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尤其是作为一个见效甚微但意义渊长的文化事业,图书馆的投入更需要长远而坚定的支持,无论是硬件配套的设施上,还是软件运用的更新,都需要充足的物质资源的支撑,同时这也是优质服务得以维续的基本保障。

在完善组织运行物质支持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拓展的是人员与组织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即针对组织运行中的信息运用不落地、图书管理与信息建设衔接不畅的问题,按照大数据时代对图书管理的要求予以强化提升。在引进新老人员的良心竞争机制的同时,积极引导至信息化的运用上,针对以往停留在检索层面的简单运用,积极探索创新性的数据与信息运用,发掘数据深度价值,以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与技能,促进组织效能的高速发展。此外,必须建立一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发展规划。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项单独的项目,关系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这对组织规划层面的统筹性与全局性提出了要求。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与机制,实现管理工作开展的平稳、健康,也图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3 推动图书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大数据为时代赋能,我们也必须充分理解大数据时代的内涵,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信息化、现代化理念。必须明确和承认当前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总体水平低、高端人才缺乏、数据运用不充分等问题,正视人工管理替代信息管理这样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业态。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急迫性,必须见到大数据时代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无论是推動信息管理智能化运行,还是在于拓展对于图书信息数据的深度发掘。要深刻领会网络平台的内涵,积极搭建与促进资源的交互与共享,必须在网络时代图书馆传统功能式微的境况中积极找寻突围之路,不断为自身赋能,强化多元化发展,同时也要强化对自身特色的保持,积极开发本土特色的东西,在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保持好平衡,方能在信息化、现代化发展中保有一方处地。图书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既要面向时代,又要面向未来,既要面向世界,又要保持特色,这是大数据时代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之内涵。

参考文献

[1]郑巧英,杨宗英.图书馆自动化新论:信息管理自动化[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王运堂.图书馆管理与信息服务[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戴建忠.大数据时代的图书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6(10).

[4]梁乃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08,29(3):37-40.

[5]朝乐门.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大数据与数据科学视角[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5(2):26-42.

作者简介

王慧(1974-),女,湖南澧县,本科,中级,研究方向:图书管理。

猜你喜欢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时代
关于技工学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建设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