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茶叶生产功能区土壤pH及碳氮含量现状与适宜性评价

2019-08-22何玉亭谢丽红钟文挺蔡梣仪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邛崃市蒲江县全氮

何玉亭,李 浩,谢丽红,钟文挺,孙 娟,王 科,蔡梣仪

(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成都市茶叶生产功能区主要位于五面山、龙门山的丘陵地区,其中最大的两个茶区为邛崃市和蒲江县,栽培区域主要为山地丘陵地带,茶叶生产历史悠久[1-2]。土壤是茶树生长的载体,土壤条件对茶树生长的影响十分明显,土壤pH及碳氮含量状况是反映茶园土壤适宜性和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3-4]。目前,关于茶园土壤pH及碳氮含量现状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成都市主要茶叶生产功能区土壤pH及碳氮含量现状分析,摸清其土壤酸碱度及碳氮含量现状,为茶叶生产平衡施肥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区域概况

邛崃市和蒲江县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5.4℃左右,年平均日照约953h,年均降雨量1481mm左右,雨多、雾厚、日照短,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生产优质茶叶。

1.2 样品采集

2017年5月对成都市两个主要茶叶生产功能区0~20cm耕层土壤进行取样,每33hm2布设1个采样点位,采用“S”形取样法取混合土样,共采集263个土壤样品。其中邛崃市144个,蒲江县119个。采样时,采样点距离茶树根部30~35cm,清除周围的枯枝落叶、杂草等,用土钻取样,每个样点深度一致。采样后,剔除石砾及植物残体,用四分法取样,保留样品约1kg,在室内干净通风处自然风干,风干后剔除石砾、植物残体,研磨制样待测。

1.3 测定方法

土壤pH采用赛多利斯(PB-10型)pH测量计测定土壤pH值(水土比为1∶2.5),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NY/T 85-1988),土壤全氮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NY/T 53-1987)[5]。

1.4 评价标准

本文以国家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NY/T 853-2004)中关于茶园土壤养分评价的规定为依据[6],对成都市主要茶叶生产区土壤pH值和碳氮含量状况进行评价分级,具体见表1。

表1 茶园土壤pH值及碳氮分级标准

1.5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数理统计和表格制作。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pH

茶树为喜酸性植物,其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为4.0~6.5,最适pH为4.5~5.5。在碱性土壤中,茶树生长停滞甚至死亡,在pH值<4.0的土壤中,茶树生长受到抑制,对茶叶品质造成不良影响[7]。表2可见,成都市两个主产茶区土壤pH范围为3.66~7.45,变异系数为11.41%,属于中等变异,偏酸土壤占比为58.17%。邛崃市茶园土壤pH均值为4.52,变异系数为13.46%,属于中等变异,符合优质高产茶园土壤pH的茶园占比为40.28%,偏酸茶园占比为58.33%;蒲江县茶园土壤pH均值为4.44,变异系数为8.02%,属于弱变异,符合优质高产茶园土壤pH值的占比为42.02%,偏酸茶园占比为57.98%。总体来看,成都市茶园土壤酸碱度较适宜,符合优质高产茶园土壤pH值的比例为41.06%,整体较适宜茶树生长,偏酸土壤比例较大,生产中应注意调酸。

表2 成都市茶园土壤pH值及各等级分布频率

2.2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的重要来源。由于它具有胶体特性,能吸附较多的阳离子,因而使土壤具有保肥性和缓冲性,还能使土壤形成疏松结构,从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表3可见,全市两个主要茶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值为丰富水平,变异系数大于10%,属于中等变异。蒲江县茶园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相对较高,为35.45g/kg,其中99.16%的茶园土壤属于丰富水平,0.84%属于适宜水平;邛崃市茶园土壤均值为21.01%,96.53%茶园土壤有机质为丰富和适宜水平,3.47%茶园土壤有机质缺乏,应注意这部分土壤的培肥改良,适当增施有机肥。总体来看,成都市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较高,98.1%的茶园土壤有机质属于适宜和丰富水平。

表3 成都市茶园土壤有机质及各等级分布频率

2.3 土壤全氮

氮是茶叶生长必需的三大元素之一,是蛋白质的主要构成元素,对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全市土壤全氮含量范围0.43~4.42g/kg,平均值大于1.0g/kg,属于丰富水平,变异程度为中等变异。蒲江县茶园土壤全氮均值相对较高,93.28%茶园土壤全氮处于丰富水平,2.52%茶园土壤属于适宜水平,4.20%的茶园土壤全氮缺乏;邛崃市茶园土壤全氮均值为1.38g/kg,处于丰富、适合、缺乏水平的比例依次为76.39%、15.97%和7.64%。整体来看,全市主要茶园土壤全氮水平较高,93.92%的茶园土壤全氮属于适宜和丰富范围,实际生产中可以适当控制氮肥的用量。

表4 成都市茶园土壤全氮及各等级分布频率

3 讨论

成都市主要茶叶生产功能区土壤存在明显的偏酸现象,其可能原因:一是由于种茶区域处于平原山地过渡地带的丘陵区域,降水量较大,较强的淋溶作用导致土壤中盐基离子大量流失,交换性氢、铝大量增加;二是高氮肥投入及不合理施用,NH4+在土壤中经硝化作用释放H+,加速土壤酸化;三是由于茶树本身为富铝作物,修枝后其残体释放的铝离子会富集到土壤中,加剧土壤酸化;四是茶树为多年生木本植物,长期种植单一植物,带走的盐基离子得不到充分补充,导致土壤离子失衡、pH值降低[8-9]。

生产中可通过以下方式适当调酸,第一应避免施用酸性肥料和过量施用氮肥,如氯化铵、硫酸铵和过磷酸钙等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第二可通过施用碱性肥料或碱性物质如石灰、白云石粉或生物质炭等,逐步调节茶园土壤酸碱度;第三是修枝后清理植物残体,一方面可避免铝富集,另一方面避免植株残体本身携带的病害进入土壤[10]。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主要茶区土壤偏酸现象明显,碳氮含量水平高,实际生产中,应注意“调酸、控氮”。成都市主要茶园土壤pH值范围为3.66~7.45,其中符合优质高效高产茶叶茶园标准的占41.06%,有58.17%的茶园土壤pH值小于4.5,不利于茶树的优良生长。茶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水平较高,其中98.1%的茶园土壤有机质属于适宜和丰富水平,93.92%的茶园土壤全氮属于适宜和丰富范围。

猜你喜欢

邛崃市蒲江县全氮
蒲江县提升服务效能 打造“暖心医保”
蒲江县:创新实施推进举措 就业创业实现新突破
蒲江县医保局以三项举措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文旅融合背景下邛崃市文创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蒲江县医保局稳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邛崃市农村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邛崃市茶马古道保护研究初探
煤矸石山上不同种植年限和生长期香根草各部位全氮含量及其分配比例的比较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黒垆土有机质和全氮分布规律的影响
套种绿肥对土壤养分、团聚性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