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与孕母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019-08-22于嘉王竹颖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年16期
关键词:胎龄孕妇新生儿

于嘉,王竹颖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维生素D作为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之一,除经典的钙磷调节作用外,还与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糖尿病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相关[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黑龙江地区的孕妇及其娩出新生儿静脉血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助更好地了解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与孕母血中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待产的孕妇及其娩出新生儿各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孕周37~42周; ②单胎。排除标准:①甲状旁腺功能障碍、肝肾疾病; ②先天畸形、窒息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1.2 方法

分别采集孕母产前、新生儿出生后72 h内静脉血各3 ml,由专业检验科人员应用意大利索灵公司的LIAISONCL 22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水平。

1.3 诊断标准

1.3.1 成人25(OH)D<20 ng/ml为维生素D缺乏;20~30 ng/ml为维生素D不足。

1.3.2 儿童25(OH)D<15 ng/ml为维生素D缺乏;15~20 ng/ml为维生素D不足;>20 ng/ml为适宜的维生素D水平[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法,绘制ROC曲线,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

新生儿静脉血25(OH)D平均为(13.96± 6.09)ng/ml。其中,47例(58.75%)存在维生素D缺乏,22例(27.50%)存在维生素D不足,11例(13.75%)维生素D水平适宜。

2.2 新生儿25(OH)D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80例新生儿中,男孩50例,女孩30例;胎龄37~41周加2 d;出生体重1 855~5 700 g,平均(3 307±571)g;顺产22例(27.5%),剖宫产58例(72.5%)。新生儿25(OH)D水平不同胎龄、分娩方式、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生体重、季节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维生素D水平高于体重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夏秋季节出生的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高于冬春季节。见表1。

表1 新生儿不同影响因素的25(OH)D水平比较

2.3 孕母孕晚期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

孕母产前25(OH)D平均为(14.54±7.17)ng/ml。 其中,61例(76.25%)存在维生素D缺乏,17例(21.25%)存在维生素D不足,仅2例(2.50%)维生素D水平充足。

2.4 新生儿25(OH)D与孕母25(OH)D水平的关系

孕母静脉血25(OH)D为(14.54±7.17)nmol/L, 新生儿静脉血25(OH)D为(13.96±6.09)nmol/L。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s=0.824,P=0.000)。

用孕母静脉血25(OH)D预测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ROC曲线下面积0.902(95% CI:0.832,0.972)。以孕母25(OH)D水平4.75 ng/ml为界值,对应的敏感性为97.9%(95% CI:0.607,0.838),特异性为71.4%(95% CI:0.655,0.981)。

图1 孕母静脉血25(OH)D预测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的ROC曲线

3 讨论

孕母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自身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感染、剖宫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产后抑郁等疾病,同时也可增加子代新生儿患低钙血症、佝偻病、宫内发育迟缓、湿疹、哮喘、I型糖尿病及认知行为障碍等疾病的风险[3]。25(OH)D是血液中维生素D的主要稳定形式,测定该指标可有效反应体内维生素D水平。胎儿通过胎盘转运,由母体获得维生素D,但由于胎盘屏障的存在,胎儿及新生儿与孕母血中维生素D水平存在差异,两者的相关性还不十分清楚。

亚洲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地区[4]。在我国中南地区,孕妇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发生率>80%[5],而北方尤著,甚至>90%[6]。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与孕母维生素D水平相关,两者的水平低于正常水平。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达到86%,而孕母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高达97%。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黑龙江作为东北边陲省份,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孕妇户外活动和光照时间相对少,经皮肤合成维生素D不足;②饮食结构中缺乏海鱼、奶制品、瘦肉及蛋黄等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③孕期未合理补充维生素D制剂。

对于新生儿与孕母维生素D水平之间的关系,庄学玲[5]、吴嘉婴[7]、王晨[8]及管利荣[9]等研究显示,两者呈正相关,本研究亦证实如此。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可高于或低于孕母水平,这可能与胎盘转运、屏障功能有关[10]。测定孕母维生素D水平,可帮助判断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态。

综上所述,黑龙江地区孕妇及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普遍偏低,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与孕母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测定孕母维生素D水平,可帮助判断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态。孕妇应积极预防维生素D缺乏,如增加户外光照时间、合理补充维生素D,以减少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保障新生儿的 健康。

猜你喜欢

胎龄孕妇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78例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征研究进展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