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初海派京剧中的女性主义

2019-08-21刘欣

戏剧之家 2019年24期
关键词:女性解放戏曲

刘欣

【摘 要】京剧自1867年传入上海后,迅速风靡沪上。由于社会的需求以及在宽松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女伶”这一群体开始出现并登上城市戏曲舞台;大批女伶进入科班、戏校学艺,这为她们演出技艺的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而捧角者的出现,促进了女伶的成名,提高了其身价地位,彰显了女伶的主体性;报刊媒体的宣传报道对女伶的明星化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风气开通,社会观念的转变,促使社会大众对女伶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女伶也努力塑造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承担社会责任;女伶的出现及其演艺生活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是女权日兴的象征,是近代中国女性解放的先声,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女伶;戏曲;捧角者;明星化;女性解放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4-0011-03

一、社会需求和宽松开放的社会环境——女伶初现于城市戏曲舞台

在清末民初时期的上海,戏曲演出拥有着庞大的戏迷观众群体,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市井平民,无不流连于戏园、戏楼。看戏听曲对于他们已不仅是娱乐消遣,而更多是为了寻求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戏曲舞台上一贯的男性演员,已不再能激起观众的热情,剧场经营者为了招徕、吸引顾客,让女伶登台演剧,以女性的形象美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于是民众对女伶演戏趋之若鹜,以求声色之娱,此种享乐之风迅疾风靡沪上,“红氍贴地,翠袖场(扬)风,绕梁喝月之声,拨雨撩云之态,足使见者悦目,闻者荡心……名园宴客,绮席飞觞,非得女伶点缀其间几不足以尽兴。”①许多观众为了一览女伶风采,围绕女伶自觉形成一个观众群,他们也许为看戏、看演出而去,也许两者兼而有之。

女伶邁入戏曲舞台,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清末民初女子通过工作实现经济独立及男女社交公开等社会观念的变革有必然的关系。而上海城市的发展和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也为广大女性接触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女伶这一群体在上海出现,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当时的中国正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被迫开埠通商,女性解放思想、男女平等观念最先传入上海,西方先进的文明冲击着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而随着上海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中的市民阶层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精神的享乐。由此,促进了城市娱乐业的兴盛。休闲娱乐、看戏听曲成了工作之余不可或缺的生活组成部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戏园、戏楼逐渐兴盛起来,女伶也开始出现在京剧戏曲舞台上。

“女伶”作为一种职业,是民众需求和在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共同产生的。“艺员演剧,以本身艺术,博取大众欣赏,换得物质供给;观剧者以金钱代价,换取精神上享受,双方固立于平等立场。”②所以“女伶”的出现象征着妇女解放,改变了戏曲舞台上一直以来“男演女”的旧例,促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变革和创新。同时激起了大众对女伶的关注,提高了她们的社会地位。

二、大批优秀女伶的演艺生活——女伶进入科班、戏校学艺

早期的女伶是通过拜师学艺来学戏唱曲。清末民初,一批规模较大、专门培养戏曲演员的科班相继出现。早期的女科班,只招纳女学生,还没有冲破“男女大妨”的禁锢。1930年,在北平开办了“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它是20世纪戏曲改良思潮催生的产物。自从中华戏校开办以后,培养了许多民国时期的戏曲人才。“过去旧科班都是只收男的,后来有了只收女的女科班。男女合校,中华戏校算是头一份儿。”③正如一首竹枝词所言“科班旧说富连成,戏曲今添女学生。”④中华戏校培养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只要具备一定条件,有培养前途,就会被重视而加以栽培。

民国时期,许多女性进入科班或戏校学艺,同时京剧界有名气的男伶也敢于打破旧的规章制度接收女徒弟,这种现象说明整个社会以及戏曲界对女性的成见和蔑视开始有所改善。不管女伶学艺的过程多么困难,但女伶的出现确实引起了民国后“女伶肇兴,盛极一时。男伶浸衰,阴盛阳衰”⑤的现象。戏校的培养和名师的传授提高了女伶这一群体的演出技艺,为优秀女伶的出现创造了必要条件。完全由女伶组成的坤班盛极一时。

三、女伶主体性的彰显——女伶与捧角者

女伶的成名大多是捧出来的。于是,随着京剧的盛行,捧角就应运而生。当京剧班社中的“名角制”产生后,一些名角儿就受到广大戏迷的追捧。捧角者经常以吟诗作赋、听戏叫好、应酬交际、投资赞助、上号菊选等方式去“捧”自己喜欢的艺人。捧角者的社会背景十分复杂,他们多为官僚政客、富商名贾、文人绅士、权贵子弟以及帮会中人等。对于声势显赫的达官显贵,他们视捧角为一种高尚娱乐,捧角成为其闲暇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显贵名流把“捧角”作为彰显他们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一种手段;文人雅士以捧角来附庸风雅,寄情戏曲,解忧抒怀;普通民众视捧角聊以自娱。捧角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所有人都投入到捧角这一娱乐大潮中。

在报刊媒体兴盛之前,艺人成名走红主要靠捧角者力捧。如果女伶能受到名士名流、文人的青睐,就能提高名气、抬高身价,进而成名走红。“如果角色登台,无人叫好的话,则没有苗头,难乎其为名伶了。”⑥著名海派京剧女演员章遏云就曾明言:“一个演员能成名,与名士、作家们是分不开的。”⑦袁克文的赞扬和称颂就促成了章遏云的成功出名⑧。

捧角是在商业氛围中产生的,逐渐成为戏曲娱乐文化的一部分,捧角者的出现间接促进了女伶的成名,提高了女伶的名气声望,抬高了女伶的身价和地位,彰显了女伶的主体性,为女性的解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女伶的明星化——报刊媒体的宣传报道

民国时期的新闻报刊业发展迅速,在上海相继出现了《申报》《新闻报》等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报纸刊物。这些新闻报刊机构和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在戏曲演出的近代转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报刊可以向人们传递戏曲作品、戏评等戏曲信息。广大民众通过报纸了解到戏曲舞台上的各种演出信息。报刊的出现,打破了以往艺人、戏曲作品、演出信息仅靠口耳相传的宣传方式。报刊媒体对女伶的大力刊登和宣传报道,导致了女伶的明星化。这中间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内容上,从最初的戏曲演出广告到剧评,发展到后来的专页、开辟专刊报道;从戏曲信息刊登在综合性报纸上到专门戏曲刊物的出现;不管是对于女伶台上表演还是台下生活,以及对于他们道德的评价,女伶生活中的轶闻趣事等,报刊媒体都试图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女伶的恋爱、婚姻和家庭,她们的衣着打扮、奇闻趣事,乃至一言一行,一喜一怒等都成了广大民众关注和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在某种程度上,报刊媒体这样做是为了吸引读者,是对商业利益追求的表现。因此,报刊媒体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不可避免地出现低俗的内容,从而导致政府当局屡次禁止演剧的局面出现。但不管是迎合观众,还是为了商业利益,报刊媒体对女伶的全方位报道说明了当时的人民对女伶群体的关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对女伶演剧的追捧和喜爱,报刊媒体的宣传报道对女伶的明星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五、风气开通,男女平等——社会大众对于女伶形象看法的转变

“一般人对于女伶的看法,除了真正的捧角者外,其余的人对于这班卖艺的女子,没有一个不存在轻蔑的思想。”⑨大众不认可女伶的演技,认为她们在演出效果上不如男伶;另一方面是对于女伶人格的质疑,认为女伶唱戏演剧有伤风化。

在民国时期,女伶地位低下,被视同于妓女,女伶的演技被屡屡诟病,被评为“不入流”。正如一位剧评家所说“在下好谈戏,尤喜作关于戏剧的文字,但是从来不谈女伶,因为女伶,实在另是一工,不能拿看戏的眼光来评论,所以也就不必浪费笔墨了。”⑩许多剧评家认为女伶没有接受过正宗、系统的科班和演技训练,唱腔、嗓音等天生条件方面不如男伶。女伶“对于艺术上,只以点到应景为能事,绝无深刻动人之工夫,故观坤伶剧,只可作一消遣,并不能鼓起人之兴致” ?。而女伶的成名也主要靠捧角者,这些捧场的观众大多喜欢女伶的外貌或者为了私下结交女伶。擅于交际的女伶甚至花钱买一班捧角者,捧角者对于他们要捧的女伶闻声喝彩,尽力鼓吹,同时把捧红伶人视作他们的一种娱乐方式。女伶的走红一半仗着脸子,一半由捧角家口里竞相吹捧。剧艺的好坏是次要的,社会大众把她们的成名走红完全归功于演戏之外的因素。总之,女伶获得追捧“皆非捧其艺,不过他是各坤角就是了” ?。

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这种现象有了很大的转变。许多德高望重、技艺精湛的男艺人敢于突破陈规,收女伶为徒。通过接受名师的传授,大大提高了女伶的演技和唱功。从1920年之后,一批新的坤伶代表,如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开始走红,他们接受过正规的戏曲表演训练,而且学艺期间勤学苦练,刻苦钻研。夜以继日的训练让她们的演出技艺大为提高。“自来坤角之戏,歌不以律,舞不以节,驰懈泄沓,多不足观然近年名角辈出,俨然与当世名伶互争雄长矣” ?。女伶表演技艺的提高,也与当时民国政府允许男女合演有很大程度的关系。黄育馥学者曾说,除了女性进入科班或戏校接受专业的学习训练,技艺精湛的男伶敢于打破传统收女弟子为徒外,男女合演也是一个促进女伶演技提高的重要因素。女伶登台,打破了禁止女性进入戏台和戏房演戏的迷信风气,同时也打破了戏曲舞台上长期“以男扮女”的局面。1909年上海丹凤茶园开始实行男女合演,在通告中告知此举为“开通风气”,男女合演正是体现并实践着男女平等。而在当时的社会中掀起的关于男女艺人优劣的讨论,更能反映出民国时期社会大众对于传统“女不如男”刻板思想的转变。男女平等、男女具有相同能力的观念逐渐被社会所认可。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盛行,女子须三从四德,在家庭内从属于丈夫,社会地位低下。传统社会对于女性有诸多压迫和束缚,比如要求妇女缠足,不希望女性抛头露面,女性的职责就是相夫教子,恪守妇道,从一而终。而女伶的出现,本身就打破了这些传统和束缚,她们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获得了经济独立。男女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进一步促进了女性的解放。

六、女伶社会地位的提高与女性解放

女伶努力通过提升自身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着力塑造出才华横溢、品行高尚的社会形象。具有新思想的剧评家和戏迷文人也把他们笔下的女伶刻画成爱国上进、多才多艺的美好形象。多才多艺的“才女”形象的首要特质就是能书善画。“所有伶人,无论男女,欲要成名,于其歌唱之外,尤须工书善绘,潮流所趋,大有非此不能走红之势。一般伶人,皆于研究戏剧之暇,以书画作消遣” ?。女伶不断完善自己以及社会大众对于女伶形象的重新构建,提高了其社會地位。她们尝试着从整个社会对于女伶愚昧无知的传统定位中挣脱出来,投身于慈善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扮演着积极向上的社会角色,从而体现出女伶这一群体乐善好施、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良好形象,由此引起整个社会和民众对于女伶的好感和赞叹。

女伶举行慈善义演,筹集善款为灾荒助赈,身上肩负着启示、教导民众的任务,这是时代在进步和变革过程中赋予她们的责任和使命。女伶和整个演剧界,经常在社会上发起筹款义演赈灾,种种举动能够唤起大众的慈善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赢得民众对自身的尊敬。1909年六七月繁华社等就组织伶界女艺人在丹凤茶园举行大规模义演,为甘肃灾荒助赈。字林西报曾经报道:著名中国女伶40人在英租界大马路市厅演剧补助华洋公会,筹集赈款。?由此可见,在社会进步思潮的熏陶下,女伶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将自身命运同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已经朦胧地意识到自身解放和社会的关系。

七、结语

清末民初,女伶重新现身戏曲舞台,带给观众极大的新鲜感和视觉冲击。虽然对于她们的演出褒贬不一,在社会上引起了诸多争议,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观念的开放,女伶群体逐渐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欢迎,这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伴随着报刊媒体的报道,女伶成了公众人物,被公众关注和凝视,女伶也努力提升自己,通过报刊等新型媒介,在公众和舆论中塑造自己才艺俱佳、品行端正、德行高尚的社会形象,彰显自己的主体性意识。女伶的培养、女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京剧界内部男伶招收女弟子、允许男女合演以及男女艺人同台演剧或竞争等的发展,还有对京剧剧目的改良——“新剧”中对女性的美化、对自由的追逐和对爱情的歌颂等。这些变化是受到当时社会上提倡男女平等,男女社交公开,提倡发展女子教育,鼓励女性就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倡婚姻自主和恋爱自由等开放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这一时期社会历史的转型发展在京剧界的投影。

于是,女伶的出现被认为是社会的开放和进步,是女权日益兴起的一种表现。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女伶群体的壮大,其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逐渐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接受。这种以往全部由男人组成的戏曲娱乐业,女伶的出现和登台即证明了她们在戏曲这个行业中已占有了一席之地。这个行业的兴起也为女子提供了一条新的就业渠道。有了职业,就有经济收入,经济收入的多少决定了女性在家庭以及在整个社会的地位,使她们不再从属依附于男性,从而才能真正实现女性的独立和解放。所以女伶的出现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一种表征。要想真正做到女性解放,男女平等,达到其人格独立,则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注释:

①英租界谕禁女伶[N].申报,1890-01-27.

②广圃.艺员演剧应重信用戒骄惰[N].北平半月剧刊,第14期,1937-03-16.

③王金璐.回忆中华戏曲学校.京剧谈往录[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年.第67页.

④朱醉云,雷梦水等.首都杂咏.中华竹枝词一[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11页.

⑤非禅.剧场杂话[N].晨钟,1918-08-02.

⑥黄裳.旧戏新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8页.

⑦章遏云著,沈苇窗编.章遏云自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第73页.

⑧王忠和.袁克文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38页.

⑨南腔北调[N].大公报,1930-05-01.

⑩垂云阁主.女伶旧话[N].戏剧月刊,第3卷第12期,1932.

?秦公武.坤伶红运之起源[N].北平剧世界月刊,第1期,1937-04-01.

?新天津副刊.第一册,第92页.

?竹村.男伶化之雪艳琴[N].北洋画报,1929-07-20.

?尺园旧主.名伶之书画热[N].北洋画报,1933-08-12.

?西报记女伶演剧助赈事[N].申报,1907-01-07.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志.上海卷[M].中国ISBN中心,1996.

[2]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3]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4]葛元煦.沪游杂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海上漱石生.上海戏园变迁志[J].戏剧月刊,1928.

[6]徐剑雄.京剧与晚清上海社会[J].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

[7]徐剑雄.晚清上海女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女性解放戏曲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西方女性政治家的柔性魅力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的女性主义与女性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