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话》(100)

2019-08-21

北广人物 2019年32期
关键词:土话外地人评书

《北京话》作者刘一达

外地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人,认为北京话好听不好说,也不好学,所以,有些南方人在北京住了几十年,也不会说北京话,乡音未改。

其实,北京话并不难学,只要您真心想学,没有学不会的。咱们前边说过,许多欧美人,甚至非洲人,在北京生活五六年,就能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现在小学中学都学普通话,有普通话打底儿,您甭再捋舌头,学说北京话就不用皱眉头了。

话又说回来,即便您是纯北京人,也并不是与生俱来一张嘴就能说北京话,虽然有一定的语言环境,但您不留心学,也照样口儿生。

老北京人为什么都能说一口娴熟的北京话呢?也是一点点积累而成的,除了有语言交流的大环境以外,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是老人们的口传,家里如果是老北京,那么,您不用找人学,自然就会说北京土话。因为您从小耳濡目染,长辈们每天都说的土话,还用专门去学吗?当然生活在胡同大杂院,见天跟街坊四邻的老北京们生活在一起,听多了,自然也就会说北京土话了。

二是从评书、相声、大鼓、小品、琴书等曲艺节目,京剧、评剧等戏曲以及影视中,也能学到很多北京土话。这些北方的文艺形式,在道白、念白以及评书的口语方面,基本上用的是北京话,或者是经过加工的普通话。有些流行语也是从电影和电视剧,以及小品的经典台词这儿来的。

三是从文学作品中,学习北京话,文学作品主要指小说,他们对传播北京土话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曹雪芹的《红楼梦》、老舍的《茶馆》、《骆驼祥子》等京味儿作家的文学作品里,有大量的老北京土话,如《红楼梦》里的“这程子”(这阵子)、“排插儿”(也叫“排叉儿”,油炸的薄脆)、“刚口”、“硬朗’、“鼓捣”、“抓(读chua)子儿”、“隔肢”(也写成咯吱,挠人腋下使之发痒)、“歪了腿”、“鲫瓜儿”(鲫鱼)、“胡沁”(胡说)、“颠儿”(走)、“爬拉”(扒拉)、“展样”等等。

这些方言土语,冷不丁一看或一听,可能会犯蒙,您得慢慢儿去体会。什么时候咂摸出味儿了,您自然就会把它放嘴边儿上了。

插图李滨声

北京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是一个移民城市,又是首都,所以北京话的应用性非常广。外地人初来北京,也许觉得北京土话听不太懂,但如果在北京踏踏实实生活几年以后,跟北京人的语言交流的时间长了,您不但能听懂北京话,而且自己也跟着说了。当然,还是那句话:您得真心学。

猜你喜欢

土话外地人评书
浅谈评书的艺术特色
蒙养山房评书法
shock of THE NEW
永州市蓝山县竹管寺土话亲属称谓探析
语言现象,千变万化——析贺州等地土话现象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湘南濒危土话的程度分级及其性质
村里的外地人
村里的外地人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